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作者:毛治平 杨雄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1-18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前,重庆团队开始了对幼儿“学习故事”的尝试与探索,部分幼儿园已经踏上了探索如何将“学习故事”的理念和实践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旅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虽有先行者对“学习故事”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幼儿园及教师对于“学习故事”知之甚少或者存在理解误区。为了让更多幼儿园和教师真正理解学习故事、用好学习故事,编辑部从本期开始将推出专题策划或专栏,从背景介绍、区域推进、园所实践、一线故事等视角,对学习故事进行解读,努力让学习故事真正走进幼儿园,走进每位幼儿教师的教育生活。
学习故事:源于新西兰《Te Wh a riki》的叙事性评价方式
毛治平
在新西兰幼儿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叙事性评价方式——学习故事,近年来在国际幼教界评价颇高,并在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很多幼儿园中推广。随着新西兰和中国幼教界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故事”也受到了中国幼教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学习故事”是一种用叙事的形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其核心理念来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 a riki》。
《Te wh a riki》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包容、合作、研究和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学习故事的撰写也是与包容、合作、研究和学习有关,撰写学习故事是一个倾听儿童和所有人声音的过程,是一个儿童、教师、家长合作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关注、支持、分享儿童学习的过程。学习故事属于儿童,属于老师,属于家长,属于每一个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人。
《Te wh a riki》和学习故事引导新西兰的幼儿教师们从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理解儿童、理解学习、理解发展,引导他们认识到转变是在参与过程中发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参与文化实践、使用文化性工具实现的。这些思想上的转变也带来了实践层面的转变。例如,将每天的教学实践从完成预设教学计划的过程,转变成在一日生活所有环节中不断“注意一识别一回应”儿童学习兴趣和需要的过程。
《Te wh a riki》:是新西兰一系列幼儿教育改革和社会大讨论的产物,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框架是开放的。
“Te wh a riki”这个词来自毛利语,意为“编织而成的草席”——把新西兰国家幼教大纲比喻成“编织而成的草席”,喻示着,它是为所有儿童、家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而存在的,它可供所有人“站立坐卧”。作为“草席编织者”——教师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和创造草席图案。“编织的过程”——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可长可短,没有完结、没有固定的边缘。
第二,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大纲颠覆了过去的儿童观、幼教观。
《Te wh a riki》正文的第一段明确提出了新西兰幼教工作者的理想宣言。
“此课程是建立在以下理想宣言上的: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这段话是《Tewh a riki》的心脏,也是所有新西兰幼教工作者的理想,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实践者。他们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状态应该是积极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是为终生发展做准备的,而不是狭义地为进入小学而准备。
第三,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倡导蛛网式课程模式。
世界范围内,小学课程基本是进阶式的,传统的幼教课程重视的是为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做准备。新西兰幼教工作者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宣言,颠覆了这些传统理念,在《Te Wh a riki》中提出了四大教育原理和五大发展线索交织的新课程模式,类似蛛网的编织结构。大纲重视儿童成为终生学习者所需要的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把课程发展视为一个倾听和尊重每一个人的声音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参与讨论以及“编织草席”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每一个人”不仅包括专家,也包括所有的幼儿教师、家长、儿童,还有社会各阶层、各类群体。
《Te Wh a riki》提出了四大教育原理。
赋予力量(Empowerment/Whaka—mana):幼儿教育课程赋予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力量。
整体发展(Holistic Development/Kotahitanga):幼儿教育课程体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
家庭和社区(Family and Commu—nity/Wh a nau Tangata):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系(Relationships/Ng a Honon—ga):儿童在与他人、所处环境和事物间建立的互动和互惠关系中学习。
这四大教育原理被视为“编织草席”必需的材料,它们需要和儿童发展的五大线索以及相应的各领域发展目标编织在一起,这样才能织成一张可供所有人站立的草席。在《Te Wh a riki》中,儿童发展的五大线索主要描述的是儿童的学习、发展的状态和感受,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健康(Welling—being/Mana Atu—a):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保护和促进。
归属感(Belonging/Mana Whenua):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有归属感。
贡献(Contribution/Mana Tanga—ta):学习机会是公平的,每个儿童的贡献都受到重视。
沟通(Communication/Mana Reo):儿童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中的语言和符号系统得到促进和保护。
探索(Exploration/Mana Aot uroa):儿童在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学习。
《Te Wh a riki》期待着教师们将四大教育原理与五大发展线索和目标编织到幼儿机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允许幼教机构和教师们在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如果说《Te Wh a rir-ki》是一张供所有新西兰儿童、家长和教师站立的“草席”的话,那么,每一个幼教机构每天所编织的就是一张符合自己机构、所在社区和家庭、所有儿童和教师群体特点的“草席”,一张有独特图案、供自己机构中所有成员(儿童、家长、教师)站立的“草席”。换句话说,《TeWh a riki》不是一种对具体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的课程。它是一个课程框架,期待每个幼教机构创造出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特点的课程。
《Te Wh a riki》颁布之初,新西兰政府就意识到,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式是《Te Wh a riki》能否真正在幼教机构中实施的关键。新西兰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也认识到,评价不是测试,而是与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他们认为,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建立在对儿童进行“客观”观察基础上的评价方式。教师需要做的是去倾听,倾听儿童的心声。于是,以《Te Wh a riki》编纂者之一Margaret(iarr教授为首的团队开始寻找一种对儿童进行学习评价的方式,一种能体现《Te Wh a riki》的四大教育原理(赋予力量、整体发展、家庭和社区、关系)的评价方式。“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就是Mar—garet Can 教授在课程研发过程中的灵感。
《Te Wh a riki》的核心教育理念受到了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一文化发展理论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强调儿童是在与周围的人、环境和事件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的,认为学习是复杂的,也是情境性的。Margaret Carr教授研究后发现,故事可以捕捉学习的复杂性,包括对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力等内容的捕捉;它可以体现学习的情境性,能将学习的社会性特征与认知、学习效果结合在一起;还能融入儿童的声音,能强调儿童参与和文化。于是,她提出用“学习故事”这种方式来记录、评价和支持儿童的学习。
本文整理自周菁、温迪·李《走进“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
part2 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学习故事:在“哇时刻”寻找幼儿成长曲线——专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贯彻《指南》,学习故事研习”项目专家组组长周菁杨雄
《幼教金刊》: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学习故事?它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孩子在老师眼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让老师们的工作状态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呢?
周菁:首先,“学习故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价值观和理念上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在一篇篇“学习故事”中又有可能体现出《指南》期待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直观形象地展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而非线性的”等理念。因此,学习故事有可能成为贯彻落实《指南》的一种手段,一个“抓手”(只是老师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手段和“抓手”中的一个)。其次,“学习故事”倡导的核心儿童观是——每一个儿童从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在这一儿童观的引领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找差距、找不足式”的评价视角,转变成“找优点、找长处式”欣赏和接纳的评价视角,以及随之发生的观察焦点和解读内容上的转变。也就是说,教师在一个个故事里,不仅要让儿童看到~个“有能力、有自信”的自己,还能感受到在这个学习环境里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会被满足,自己的心声会被听到,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实现。自己也是这个公平的学习环境中有价值的一员。这可能就是学习故事的魅力和“魔法”所在。
《幼教金刊》:“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评价方法,那么,它到底评价的是什么?而评价的目的又是什么?
周菁: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种评价不是评判式的,不在于找差距,而在于理解、认可和接纳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其次,它重在识别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的和能做的,收集孩子在学(玩)什么、为什么学(玩)、怎么学(玩)等方面的信息,为创设环境、投放学习材料、设计教学资源、组织各类活动等提供依据。同时,它还在于发现孩子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周围的
人、地方和同伴的。例如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技能、策略、动机、情感和心智倾向,这些信息可以为教师如何与孩子沟通和互动提供依据。再次,它能拉近儿童、教师、家长间的距离,是促进儿童、教师、家长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和情感纽带。也就是说,学习故事提倡在不断“注意一识别一回应”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和拓展孩子的学习,发展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建构起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分享学习的喜悦,并为学习和成长欢呼喝彩!
《幼教金刊》:当老师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捕捉“哇时刻”的时候,有的老师会发现“哇时刻”随处可见,孩子们似乎总是会带给老师惊喜;但也有一些老师说看不到“哇时刻”,或者很难找到“哇时刻”。那么,“哇时刻”到底在哪里呢?
周菁:我认为“哇时刻”应该存在于广义的、开放的和共享的课程里。教师可能首先需要反思自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课程是否有让“哇时刻”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让儿童能够更多地主导自己的学习,如何让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儿童多元化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如何让学习和探究能够在积极的关系中得以持续。“哇时刻”会在教师转变课程观、儿童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幼儿园的学习环境逐渐开放和丰富,以及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平等和尊重的过程中悄然出现。
《幼教金刊》:您前面提到的“注意一识别一回应”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如果教师识别得不好,可能导致回应遇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教师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周菁:识别是教师对幼儿当时的心理解读,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存在好坏、对错,最糟糕的结果无非就是教师的回应没得到孩子的认可。这个时候,老师们不要因此而沮丧,而要继续去“注意”,看看孩子为什么不回应你,他在回应什么?他到底在做什么?到底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再去识别和回应。也可以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共同进行“注意一识别—回应”),并一直用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真实地、多视角地呈现和解读孩子的学习过程,就有可能越来越明白他行为背后的想法,越来越走近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幼教金刊》: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都在尝试着写“学习故事”,您认为撰写“学习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何来撰写“学习故事”呢?
周菁:“学习故事”的撰写是与包容、合作、研究和学习有关,撰写学习故事是一个倾听儿童和所有人声音的过程,是一个儿童、教师、家长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关注、支持、分享儿童学习的过程。学习故事属于儿童,属于家长,属于老师,属于每一个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人。所以,撰写“学习故事”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孩子的不足,为孩子制定“补缺”的方案,进而“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游戏;而是为了懂孩子,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懂他的所思所想,建立和孩子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然后再思考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一个“学习故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注意—识别一回应”,注意是对儿童学习的观察,一般是用故事和照片呈现。识别是教师对学习的分析、评价和反思,如“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中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关于××,我今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回应是教师为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制定的计划,如“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支持、促进和拓展儿童的学习”。
同时,一个“学习故事”还可以呈现家长和儿童的声音。学习故事不仅将教师的视线聚焦在每一个儿童身上,记录那些学习过程中让老师心中感到“哇”的时刻或“魔法时刻”,那些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引导教师们讨论儿童的学习,对教和学进行反思,为支持儿童学习制定计划;还通过阅读和回顾那些充满”魔法“的学习时刻,让儿童参与自我评价,并和家庭成员分享信息和经验,使它成为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幼教金刊》:您认为“学习故事”与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记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周菁:“学习故事”与一股意义上的观察记录有相似之处,但也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首先,学习故事是为了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所进行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测评。因此,它是形成性的,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是课程的一部分。
其次,“学习故事”是在日常教有教学情境中所做的观察,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哇时刻”或“魔法时刻”,关注的是儿童“能做的”(Can do)、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儿童“不能做的”、欠缺的地方。在这些“哇时刻”里,儿童展示出一个或几个《re wh a riki》所重视的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勇气、信任、坚持、自信、责任。
再次,教师的计划和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的方法、策略和内容是建立在分析所观察到的与儿童学习有关的信息的基础上的。
“学习故事”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仅是一种学习评价的手段,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与儿童一起工作的方式,那就是:教学始于观察儿童的学习(注意),然后尽力去分析和理解它(识别),然后好好地利用我们所识别到的信息来有效地计划和支持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回应)。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11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dwx123阅读人气:1413
-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dibuwei阅读人气:926
-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tiger7618阅读人气:1335
- 成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XTOTO阅读人气:3736
- 孩子的笑容, 可能就是抚平我...甜蜜蜜、幼教阅读人气:91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老师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64
- [教师工作]小孩子的东西总不见怎么回事惊叹号!阅读人气:379
- [教师工作]所谓孩子的起跑线,什么样的线...心灵之窗@爱阅读人气:1403
- [教师工作]中班的特别孩子的教育方法小白阅读人气:1581
- [园长管理]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撒撒娇阅读人气: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