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研究
作者:陶玉凤 来源: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4-01-16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幼儿成长为合格的世界公民,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早期幼儿多元文化教育。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融合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美。
回族是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而宁夏回族自治区就是中国的回族之乡,拥有回族人口l52万,许多孩子、教师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祖辈就是回族之家。但通过调查却发现,我们的孩子对回族的宗教、生活习俗、传统美德等了解甚少,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回族,领略穆斯林风情的多姿多彩,感受回族文化的魅力,这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增强幼儿民族意识,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个民族及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本文在教育生态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瑞吉欧教育理念,结合主题探究活动规律,建构具有生态系统与生态学框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法,立足于幼儿实际,实施回族文化教育的研究,以培养幼儿早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回族文化主题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初步萌发幼儿热爱民族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幼儿将来成为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一代新人,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提高教师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二)研究问题
1.探索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回族文化主题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
2.探索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探索在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
(三)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宁大幼儿园小一班和中一班的幼儿各30名,年龄均在3~4岁半左右。中一班为实验班,中四班为对比班。两个班在入园时是按照性别和年龄平均分班的,中一班和中四班的教师年龄结构和能力基本是一致的,并且这两个班的教师一直未有变动,所以两个班的幼儿在中班开始的水平基本是一致的。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研究综合运用观察记录分析法、社会实践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将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课题组拟订的《幼儿回族文化主题教育研究》——《走进回族》幼儿发展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运用X2检验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情感表现、行为表现、认知能力及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方面,实验班与对比班有极其显著差异,这说明课题研究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提高了幼儿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增强了幼儿爱父母、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感和责任感,养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艺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二)初步建构了具有整合性、发展性、适宜性的幼儿生态主题活动
在教育生态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首先结合主题探究活动规律,建构具有生态系统与生态学框架的,为幼儿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选择了具有一定组织力、概括力、生命力与具有一定包容性、伸展性、生成性、开放性的生态式《走进回族》主题,再以《走进回族》为小、中、大班总的教育主题,在这个总的主题的统领下,根据幼儿各年龄段认知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置换或调整主题内容,形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生态式主题网络,即小班主题——《香喷喷的回族饮食》、中班主题——《漂亮的回族服饰》、大班主题——《悠悠回乡情》,以此推进幼儿生态主题教育的深入发展。
1.建立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生态主题教育目标。
课题研究把着眼于未来和现阶段教育相结合,将总的教育目标和生态专项主题教育目标相结合,在对幼儿进行《走进回族》生态主题教育中落实课题研究总目标,并将课题研究总目标作为相对稳定的方向性目标,在相对稳定的方向性目标的统领下,预设不断调整的各年龄段生态式主题教育活动层次目标。
(1)小班《香喷喷的回族饮食》主题预设教育目标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回族饮食特点,懂得尊重回族习惯。
态度目标:喜欢回族饮食,体味、感受回族饮食的风味和特色。
能力目标:初步能用说、唱、跳等表征形式,表现回族人饮食生活的特点。
知识目标:知道回族特色饮食名称,简单了解回族人的饮食习惯。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用团、压、搓及简单绘画等技能,表现回族特色面食,并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
(2)中班《漂亮的回族服饰》主题预设教育目标.
情感和态度目标:欣赏回族服饰,喜爱并尊重回族的生活方式,与回族小朋友和睦相处。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态度目标:了解回族人的服饰特点和风俗习惯。
技能目标:学习用语言、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回族服饰的特点。
(3)大班《悠悠回乡情)》主题预设教育目标
情感目标:知道宁夏是回族比较聚集的地方,喜欢回族,热爱家乡。
态度目标:主动了解回族风土人情,懂得尊重回族人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主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观察、创造等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回族的生活习惯,了解回族建筑、文化、体育、音乐的特点及风俗习惯等。
技能目标:学习用语言、动作、歌唱等多种表征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回族的风土人情。
2.选择、改编、预设具有层次性的生态式主题活动内容。
在选择民族文化教育主题内容时,力求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离幼儿生活最近的、具有可行性和有利于幼儿形成有意经验的回族文化主题内容,把好主题内容的来源。我园课题组教师改编和创编了多个回族故事、诗歌、体育游戏等活动内容。比如,创编了《甜甜的盖碗茶》、《回回娃》等诗歌,《摘枸杞》、《快乐的回族娃》等韵律活动,及《花儿与少年》和《生活多美好》等舞蹈、回族武术、回族体育游戏和回族民间体育游戏等。改编了故事《穆罕默德的故事》、《汤瓶的传说》。这些内容经过改编或创编不但易于幼儿接受,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为建构我园园本课程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3.丰富了回族文化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研究实践中总结积累了有利于开展幼儿回族文化艺术教育的多种形式和方法,包括情景创设法、参观和社会实践法、调查法、游戏法、探索发现法、操作记录法和节日主题法。
首先,通过在班级室内布置回族人物生活、服饰、建筑等图片、照片,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穿上回族服饰,身临其境感受回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创造性地表现回族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民族文化情境,丰富幼儿的感受。
其次,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和社会实践。如在大班进行《悠悠回乡情》主题教育活动中,组织幼儿参观了具有典型的浓郁回族特色的永宁县“纳家户村”,孩子们亲自观赏了回族特色建筑标志——清真寺,了解清真寺的结构特点以及“三堂一院”的外型和功能。在参观活动中,寺上的阿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答了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对回族的感性认识,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交往等多种能力。
再次,采用调查法和记录法,让幼儿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了解和记录回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例如,在认识回族姓氏活动中,组织大班幼儿调查父母单位回族叔叔阿姨、社区回族人和幼儿园回族员工的姓氏。不但了解了回族的姓氏文化,而且也让幼儿了解了记录和统计的简单方法。再如,在制作回族八宝茶的区域活动中,幼儿边配料、边记录八宝茶的种类名称、数量等等,将科学与数学等教育形式有机结合。
此外,还采用游戏法和主题节日法。例如,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捏一捏、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跳一跳、唱一唱等游戏方法,获得关于回族的认识经验。再如,在户外活动时,跟幼儿一起做不受场地、环境限制的拔腰、踏脚等饶有兴趣的回族体育游戏;利用回族节日对幼儿进行回族文化艺术教育,使幼儿在浓郁的回族文化艺术氛围的感染熏陶中得到教育。
4.提高了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首先,提高了教师创设能动的教育环境的能力。教师首先加强了对“环境育人观”的认识,注重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让幼儿在材料的搜集、整理、和摆放等活动中学习,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根据幼儿认知需要以及主题的进展分块创设小环境的能力。比如大班《悠悠回乡情》环境创设随着主题的进展,在幼儿活动室把关于体育、音乐、美术、文学以及在小中班进行过的饮食、服饰图片、照片以及幼儿的各种表征内容张贴或摆放。
其次,提高了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活动区的能力。在小班创设了与主题适应的回族娃娃家、回族美食加工厂(捏泥、图色)、回族饮食一条街等。中班活动区有制作区:回回帽、回族服饰;回族舞蹈表演区;美术区:能干的回族娃娃、装饰回族服饰。大班的活动区有制作区:清真寺、盖碗、八宝茶(包含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统计八宝茶的配料);回族歌舞区;回族民间游戏区:《掰手腕》《拔腰》《黑白棋》《踏脚》《狼吃娃》(俗称“捉鳖”)等等。
再次,提高了教师学习观察、理解、引导、分析幼儿的能力,以及主动为幼儿学习创造能动活动过程的自觉性。在对幼儿回族文化艺术主题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认真践行杜威的“做中学”、瑞吉欧等教育理念,学习聆听幼儿的声音,学习启发孩子的智慧,学习支持孩子的行为,学习与孩子的对话,学习分享孩子的情感。教师积极采用多元化的观察方法,有文字、图表、照片、录像、主题档案袋等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提高了教师评价幼儿、反思研究、拓展主题以及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实验班的年轻教师,自觉地学习运用课题教育理念,理解、支持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去“同化”外部世界,理解孩子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方式,允许幼儿自己去探索世界,去自由的表达和表现,修正自己过去急于告诉幼儿答案的做法,自觉改变观念,学习、提高运用“发现法”、“诱导法”、“困难法”、“解决法”等教育方法的能力;学习聆听和幼儿对话的能力;学习观察、发现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的能力等等。
最后,提高了教师开展主题教育的能力,帮助教师提高较好地处理预成和生成的关系的能力。在生态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同一个主题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不断拓展活动,生成新的活动内容。
5.发挥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观念,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每学期的家长会,园长亲自参加,并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对家长进行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家幼园地”、活动网络图和活动成果展示图,让家长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向家长推荐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书籍,及时交流课题主题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孩子的表现情况,使家长了解课题研究内容、方法,明确研究的教育价值。由于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不再单枪匹马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是有许多家长积极参与到课题活动中,比如,有的家长利用自己职业之便,主动帮助教师提供资料、录像带、教具等,有的家长为幼儿提供废旧材料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还有的家长来园为幼儿上课,为引发幼儿探索学习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使每个主题的开展富有较强的实效性。
摘编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21~25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早期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好处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339
-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意义和感受蝴蝶王子阅读人气:1141
- 汶川地震灾后心理辅导--- ...gege阅读人气:1691
- 沈心燕教育研究思想研讨会gege阅读人气:1086
- 沈心燕教育研究思想研讨会gege阅读人气:93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0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8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chengxine阅读人气:4383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教给孩子什么?阅读人气: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