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语言“亮”起来
作者:张国娟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4-0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尊重、准确、生动、机智、幽默和独特的特点。教师只有适时、灵活和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幼儿的心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充满智慧和魅力的语言,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像蜜糖一样粘住孩子的心。但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总是习惯于一味地为幼儿简单叫好,一堂课下来,“你真棒”、“真了不起”“不错”、“好的”……不绝于耳。幼儿固然需要鼓励,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缺乏针对性与目的性的表扬,非但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的误区。那么,如何让教师的教学语言“亮”起来?
尊重
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因此教师在评价时,不管是语气、语调、眼神、微笑,还是每一个肢体语言,都真切而热情地向幼儿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孩子,你是最棒的。这种情感性评价,营造了一个宽松而又自信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幼儿的闪光点,哪怕幼儿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如:“你表演得像极了,可爱的大卫!”“这个句子真好听!”“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都可以成为小科学家啦!”即使他们的发言实在没有值得夸奖的词句,也可以夸夸他们“声音响亮!”“真大方!”“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进步真大!”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幼儿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自己的细微进步,共同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教师鼓励的言语、期待的目光,就像一股无穷的动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在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激励自我,大胆表达。
准确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语言一定要准确而又得体,做到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既肯定幼儿表现的出色之处,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或纠正。“你说得很对,但如果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你看,智敏可会倾听了,能听明白班里小朋友说的话。”“读得真好听!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像乌鲁了。来,宝贝试一试吧。”“你讲得对,老师听清楚了,请你再说得慢一些,让全班的孩子都能听清楚”……教师的听辨能力要非常强,能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而有效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幼儿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幼儿明白在倾听、发音和音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使他们的回答或朗读一次比一次好。
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学会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幼儿如沐春风,课堂生机勃勃。就拿回答问题后教师的评价语来讲,老师一定要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在一次教学现场《春雨的色彩》中,欣赏第一段后教师提问:春雨像一条条线,你觉得春雨还像什么?教师对孩子回答的评价片段:“你真会动脑筋,想的和别人不一样。”“你观察到的春雨是一滴一滴,真棒,给你一个大拇指。”“一片一片,你一定看到过,雨下得很大连成了片。”“像面条,这个说法真有趣啊!”……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孩子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受激励呢?孩子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
机智
作为幼儿,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有时会出现跑题的现象。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幼儿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幼儿的正确回答。优秀的老师可以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幼儿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例如,当老师把“一个爸爸加一个妈妈等于几”的问题抛给孩子时,一个孩子说:“等于二”。幼儿哗然。老师微笑着示意幼儿安静下来:“你们别急,她肯定有原因,只是没说完!”接着又对那位孩子说:“你为什么说等于二,请你告诉我好吗?”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说:“爸爸出车祸没了,所以只剩下我和妈妈啦!”老师看到孩子那苦涩的神情,连忙说:“虽然你没有了爸爸,但奶奶和妈妈喜欢你;老师和全班小朋友都喜欢你。”孩子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语化解了幼儿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幼儿受伤的心灵。
有时候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获得意外的收获。例如,老师说到蔬菜时,告诉孩子们,“昨天晚上我翻了很多书,查看了什么是蔬菜。”说到书,孩子们的话匣子又打开了,“老师,你读什么书呀?”“我家有好多书。”“我有孙悟空的书。”“我最喜欢看书了”……孩子们对书的兴趣让活动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老师也没有强行制止谈论,而是引导他们,“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老师也非常喜欢看书,因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书都可以告诉我们。”
幽默
教学幽默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教师的内涵与应变能力。它能缓解紧张的气氛,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放松,在笑声与顿悟中牢记知识、受到教育。
我们幼儿园的茅老师是幽默语言的传播者,她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一次上《家乡的酒瓶》时,茅老师请孩子来表演酒瓶的样子。孩子们因为太兴奋了,在表演酒瓶的时候差点摔倒。聪明的茅老师没有去指责孩子,而是连忙蹲下去挡住孩子失重的身体,并说:“这酒瓶太高兴了,都手舞足蹈了,竟然跑到桌子下来了。我得接住她,否则就破了。”孩子们开心地笑了。那个幼儿不由自主地说:“茅老师,谢谢你!”茅老师幽默地插了一句:“以后可不能太调皮了,要不会‘摔破’。了,爷爷就喝不到酒了。”大家笑得更欢了。这孩子害羞地吐了一下舌头,连忙改口说:“遵命,茅老师。”之后,所有上来的幼儿表演得特别卖力,没有一个孩子因太兴奋而摔倒,孩子们开心极了。
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和才能积累的结果。茅老师适时的诙谐幽默不仅可以打破课堂内紧张的局面,而且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它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幼关系充满了和谐与情趣。
独特
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声语和体态语的有机结合,富有艺术感染力;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活动流程,巧妙应对。教学课堂中,老师一会儿翘起大拇指,一会儿抱抱幼儿,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幼儿握手,祝贺幼儿的精彩回答。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例如有一次,一个幼儿在说有关春天的句子,说得很不错,而此时刚好一只蝴蝶从窗外飞进来,于是老师就借题发挥:“你说得多好,看,就连蝴蝶也赶来倾听你讲述春天里有趣的事情!”那个幼儿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幼儿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力争得到老师别具匠心的奖赏,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其实,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确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因为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幼儿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幼儿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让我们的教学语言“亮”起来,真正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助推器!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小一班二月份语言教学内容wudaifeiyang阅读人气:751
- 小一班二月份语言教学内容~Teacher~阅读人气:634
- 关于孤独症儿童教学中的指令性...听力语言苗苗班阅读人气:1074
- 语言近期教学内容~Teacher~阅读人气:503
- 让语言区“活”起来―读“宋庆...萧萧月阅读人气:126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语言活动如何提高问题的针对性...雪阅读人气:1498
- [教师工作]幼儿园是否应该开展识字教学?...娟子老师阅读人气:1908
- [园长管理]如何抓好教学反思和常规教育?杨梅阅读人气:1354
- [园长管理]如何提高园长的语言技能以及沟...阅读人气:1197
- [园长管理]优秀教学主任是怎么练成的?小蝶阅读人气: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