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教育与活动

作者:王丹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  上传时间:2013-03-0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其中,音乐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做好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为更好地实施《专业标准》,在音乐教育领域,教师需要转变思路,加强专业修养,从单一的学科教育理念转变为与幼儿一日生活相适应的“大”音乐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加强幼儿音乐学习的感性基础和增加幼儿接触音乐的体验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与美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入园和离园
 
入园和离园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主要时间。入园时,要选用活泼、优美的音乐,减轻幼儿早起入园的紧张感和暂时离开家长的焦虑感,对即将开始的一日生活充满期待。如《幸福拍手歌》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4/4拍,旋律活泼、风趣而富有朝气。前三句是逐音升高的模拟递进式结构,结尾新颖、简单。大家围坐成一圈,教师将歌词的适当部分替换成已经来园的幼儿的名字,然后带领幼儿按照歌词做拍手、跺脚、拍肩、拍腿的动作。
离园时,包括教师与小朋友说再见,小朋友互相说再见,教师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等环节,适合选用抒情、优美的音乐,如《再见歌》、《小步舞曲》等等,可以使幼儿的情绪较为平稳地等待家长,有序地整理东西。
 
二、晨练和户外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的户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音乐律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增强幼儿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调动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这个环节适合选择动感较强、节奏感鲜明的律动音乐,并结合集体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
如配合音乐《健身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随歌词提示做动作,唱到“转转脖子”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脖子;唱到“往上往上快长高”时,做双臂伸展或跳跃动作;也可以创编新歌词做动作,如歌词可改为“我的皮球我拍拍,我的皮球我拍拍,前也拍拍后也拍,左也拍拍右也拍”。
 
三、进餐和睡眠
 
幼儿园的进餐环节,除了要提供有足够营养的食物,还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进餐前需要平稳、明朗的音乐,让幼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会引起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不振。由于进餐时速度不宜过快,所以过于欢快的音乐也是不适合的。
午睡前是幼儿听故事和音乐的时间,幼儿常常在奇趣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中进入梦乡。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除了给幼儿盖好被子,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教师应选择有一定故事情节的音乐进行播放,音乐有童话感,能够让幼儿产生美好的想像,有利于睡眠。慢速音乐和经典童话类音乐故事比较适合这段时间播放。
在起床环节,幼儿刚刚从睡梦中醒来,通常动作比较缓慢,整个状态处在半梦半醒之间。所以,为尽快让幼儿清醒,进行下一个环节活动,需要通过节奏感较强的、活泼欢快的起床音乐来进行辅助。进行曲音乐和动感活泼的音乐比较适合,不宜经常更换,以培养幼儿听觉上的熟悉感。
 
四、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转换,是非正式的、闲散的,自由活泼的。利用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有助于不同环节的顺利过渡。
1.运用不同节奏的音乐,提醒幼儿调整身心活动的节奏。
过渡环节的设置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而且满足了幼儿日常身心活动有节奏更替的需要。这两种情况在日常的教学中既彼此区别,又互相交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适当采用不同节奏的音乐,调整时间的设置,寻找两种节奏转换的契机,在尊重幼儿身心的同时也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如在语言活动与户外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可以采用活泼欢快的音乐调动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做好动静转换的准备,也可以采用《健身操》等歌曲,利用歌词提示幼儿活动内容的转换。
2.利用半开放的音乐活动,给幼儿自由的空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处处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相对其它环节而言,是一个较松散、自由的环节,也是一些意外事件易发的环节。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半开放的音乐活动,让幼儿能在有序过渡中体验自由。
比如,音乐律动活动《跟我做》 (歌词如下)。幼儿用稳定的节拍来说儿歌、做动作,动作和语言是有序的;但在“轻轻拍”、“重重拍”、“慢慢慢慢拍”、“快拍”的部分,可以自由发挥,任意做动作,互相模仿。这个过渡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于不同音乐元素变化的感知和理解力,在活动中体验模仿的乐趣,还能够让幼儿自由发挥及与人配合。   
《跟我做》歌词
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轻轻拍,跟着我来轻轻拍;
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重重拍,跟着我来重重拍;
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慢慢慢慢拍,跟着我来慢慢慢慢慢慢拍;
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做,跟着我来快拍,跟着我来快拍。
3.营造宽松的环境,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如果要取得真正的效果,必须在课程上追随幼儿的自然发展历程而不是超越它。”音乐活动能够建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部动力机制,将他律转变为自律,培养幼儿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够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幼儿活动的需要,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利用过渡环节进行自主的游戏和学习,而且还能释放心理能量,有利于幼儿的自主自律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五、活动区
 
音乐教育的有关内容也可以有机渗透在幼儿园形式多样的活动区中。例如,角色游戏区“小剧场”中,幼儿可以复习音乐集体活动中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即兴的音乐创造表演;“音乐角”、“表演区”中,幼儿可以利用乐器、唱片以及道具进行自发的音乐探索活动;建筑区中,幼儿也可以开展适当的音乐活动。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创设专门的音乐区角来进行音乐活动。比如,广州市某幼儿园将音乐活动区与富有探索、挑战性的躯体运动内容联系起来,改变了音乐区原本设置过于女性化的情况;设计能吸引男幼儿参与的音乐活动内容,比如体现力量感的自制爵士鼓等。
我们建议把音乐区角设置在相对宽敞的公共空间,避免拥挤和影响其他区域。比如,小班的幼儿喜欢学唱歌,尤其对那些富有戏剧色彩、情绪热烈的歌曲感兴趣,会反复跟唱。他们也会试着用一两种打击乐器演奏出不同的节奏。虽然节奏并不准确合拍,但是这表明他们已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行表达。所以,在音乐区角的设置上,应注意对幼儿安全及生理保健方面的考虑,活动区环境尽量宽松。
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适度。过多的指导不利于幼儿活动的生成,甚至会破坏幼儿的游戏。同样,过少的指导也不利于幼儿提升经验。所以,在音乐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主体的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催化剂”或学习共同体的角色。
另外,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幼儿的内在需要和感受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活动,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支持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激发他们进一步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如“打鼓的幼儿很棒,能一下一下地敲打,如果下次能用“棒棒糖”一样大的眼睛看着观众来表演,就更棒啦!”
 
六、集体教育活动
 
目前,音乐教育实际已经渗透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和语言、数学、科学、美术、健康等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音乐教育资源,将歌唱、律动、游戏、表演、即兴音乐创作等活动内容,运用在主题活动以及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善于寻找不同领域教育活动之间的关联,探索领域整合的突破口,将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使各种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活动中,可以融入探索声音的大小、打击乐器的分类等内容;在美术活动中,可以融入听音乐画画等内容;在语言活动中,可以融入音乐剧表演、音乐故事吟诵等内容。
比如,将音乐律动“找朋友”加入礼仪活动中,让幼儿在与老师、幼儿的歌曲对答中掌握基本的节奏型,如“××”,“×××”等,了解声音的强与弱。
音乐与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整合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自然合成一个整体。
比如,将古诗词音乐《咏鹅》运用在语言活动中,增强教学效果。这首音乐作品采用五声调式的傣族风格曲调,辅以锣鼓配器,表现孩子眼中鹅的可爱姿态。由于考虑到幼儿的特点,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内,没有过大的跳进,因此曲调简单、清新,而且琅琅上口。在语言活动中的导入环节,可以播放《咏鹅》的音乐,教师随乐朗诵诗歌,讲述诗歌的内容。通过音乐导入,语言活动可以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当教师随音乐朗诵诗歌时,幼儿能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进行诗词朗诵会,进行诗词对答、配乐朗诵等活动。
 
七、音乐会
 
幼儿园通常会在节日安排各类音乐表演和娱乐活动。在这类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参与,不仅可以参与表演,担任主持人,而且可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发起者,讨论确定表演节目。在节日的气氛中,幼儿更容易体验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例如,幼儿园的亲子音乐会既是幼儿园音乐会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家园有效合作的教育形式之一。幼儿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哪怕进入幼儿园生活学习,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认可。亲子音乐会是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家园合作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能够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加强亲子交流,加深亲子感情,深受家长的喜爱。
 
编辑:cicy   转载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杂志
 

上一篇:运用艺术同构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策略

下一篇:情境体验音乐教学法初探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