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有效和有趣

作者:应彩云  来源: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8-07
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于是,有效教学便成了一线教师的专业追求。
渐渐地,我们发现:逻辑性较强的活动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还未下“眉头”,对活动趣味性的关注便又上“心头”。一些对教育负有强烈“使命感”的教师认为:教学只有有效,才不枉费自己的良苦用心,因此,应该追求绝对的有效。
在课堂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会自寻乐趣,如当教师讲故事讲到“小熊打了个喷嚏”时,孩子们往往不约而同地集体模仿“阿嚏——阿嚏——”起来;教师教孩子手工打结,男孩竟然将结打在前排女孩的后脑勺上,接着,便响起了“小兔子、长耳朵、跳跳跳”的童谣……其实,成人在冗长的会议中,有时也免不了会说个笑话、递个零食等。成人如此,更何况孩子。
由此,教师意识到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为孩子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一些教师免不了又在有效和有趣之间斟酌:有趣是需要的,但是否还是应该在有效的前提下考虑有趣呢?于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我们便严谨地在完成目标之余发现孩子的兴趣。
不久前我观摩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儿歌《鱼游》。该活动以“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为句型,引导中班孩子通过创编儿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口里唱着“两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三条小鱼水里游,手拉手地跳个舞”……情绪却有点低落。
我总觉得现场缺少点什么。
忽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幼教前辈李慰宜老师的口头禅:“好玩!”
对,缺的就是“好玩”!
我的徒弟何洁建议在这句儿歌后面再加一句“呦——呦——,在发愁”,将句型变成: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呦——呦——,在发愁。
短短的一句重复,将原本已朗朗上口的儿歌变成了节奏感灵活的时尚说唱。结果,孩子们创编儿歌的智慧,在“呦呦”声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激发。
因为发现了孩子的乐趣所在,教学便变得生动与完美。但是必须承认,教师可以把握教学的有效,却无法掌控活动的有趣。往往教师觉得好玩的,孩子却大多提不起精神。
一天,文文老师头上戴着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发夹进了中班教室,一个男孩皱着眉说:“你怎么这么搞笑的样子来上班啊!”我在一旁说:“这不是挺可爱的吗?”周围的几个男孩竟然一起摇头:“不!搞笑!”
可见,尽管我们努力地靠近,孩子们的心思我们还是未必全懂。
何洁对此却另有一番思考:我通常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里,寻找有效的教育契机,如看见孩子们嬉闹着玩“摸瞎”,我就会思考还可以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开心。
接着,何洁便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太阳和小鱼”。
这是一个太阳公公小时候的故事:顽皮的太阳宝宝落到海底睡觉去了,大地一片漆黑,人们想尽办法都没有把太阳宝宝请回天空。这时,一条小鱼游来了,它什么也看不见……
在接下来的活动环节中,孩子们开始帮助小鱼找太阳。
1.教师出示画面后问:“小鱼问太阳在哪里啊?”中班孩子群情激奋:“这里!这里!”“哪里啊?”教师装糊涂。“这里!”在无序的嚷嚷声中,孩子们开始知道要用空间方位词来表述才能说明白。
2.孩子们又开始嚷嚷:“往前……往后……”,扮演太阳宝宝的孩子一把扯下眼罩说:“你们一起说话,我怎么听得清啊?!”于是,孩子们决定由一个人来发指令。
3.一个孩子站在小鱼面前发指令,发现“向左……向右……”的表述仍然不准确。于是,孩子决定,在小鱼身上定个标志,这样便很容易明确方位。
4.小鱼的右手上多了一个发圈。这下,发指令者“向前……向有圈的那边走……向后一步……”,小鱼便很快成功地找到了太阳。
5.然后教师拿走了右手上的发圈。又一个发指令者便卷起小鱼的右衣袖说:“好!开始……朝右……”结果,孩子顺利地找到了太阳。
由此可见,只要教学目标合适,我们依然可以在孩子自发的活动中,步步为营地完成教学任务。活动现场,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我们觉得:对于孩子而言,有趣之下的有效教学,才更有意义。
但是,有一天,何洁坐到我的对面问:“我们这样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创设好玩的教学情景,如果以后没有好玩的情景,这些孩子是不是就不会有效学习了呢?”
显然这是一个悖论。如何看待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找寻答案吧!
编辑:cicy
 
 

上一篇:磁铁探秘——由幼儿疑问引出的探索活动

下一篇:放慢教学脚步,给教学来点“慢镜头”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