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文章:家园共育新看点
作者: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6-05-25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1.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2.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3.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4.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不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走过场、实效性差等问题,出现了“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教师说得多,实际做的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的不良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还是脱离不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没有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2、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太了解,只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有数的几次教育活动达不到目的。4、幼儿园、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针对以上原因,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建立在家长需要基础上的家长工作。2、把搞好家园共育的切入点直接放在了幼儿身上。3、通过日常活动、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4、由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创设赏识的大环境。
一、 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案例1—“小贴画”:在刚入园的家长会上,我就用小贴画奖励孩子们的例子指导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得到的奖品,对孩子的成绩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您可以把它贴在当天的日历上保存起来,就像冠军保存奖杯、奖牌一样。表示对孩子的成绩很在意,激励孩子还想再次得到。”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家长主动反映说:“我和孩子已经攒了18个小贴画,如果孩子在家表现好,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孩子现在本事大了,开始评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有时他觉得我们表现好,还给我们奖励小贴画,真有趣。”“孩子现在可积极呢,你们老师真有办法,谢谢啊!”不仅如此,孩子们意外的认识了日历。老师每天点名时,很多孩子能包出当天的日期:某年某月星期几。
以往我们经常对家长讲:“要重视孩子的成绩,要多鼓励孩子”。但家长不知道怎样重视、怎样鼓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家长工作给予具体指导是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最需要的,也是幼儿园教师应尽的义务。我们让家长把小贴画贴在日历上,方法简单有趣,可操作性强。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认识了日历。家长即容易做到,又能从中得到启示。
其实,教师奖励孩子小贴画、五角星、小红花是常有的事。但一般情况下,教师认为奖励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至于是否给家长看、家长看了怎么办、与自己工作无关。如今我们增加“指导家长保存”这一环节,却无形中对家长的家教水平起到了启示与提高的作用。
二、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案例2—“幼儿作品展示壁”:一天,辛可颖小朋友带来她制作的沙画送给我们。我请她把沙画展示给大家看。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我拥抱着她说“你真棒!”,并把沙画郑重地贴在墙壁上。之后告诉小朋友们也可以学着做。第二天,有很多幼儿带来了不同图案的沙画,我都一一展示在墙壁上。有一天,辛可颖小朋友奶奶还告诉我,说她在家里制作时的认真劲、睡觉时都放在枕边、她是多么地看重自己的作品。当我把这件事以后告诉小朋友听时,小朋友们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种肯定与鼓励是我意料之外的,辛可颖更是一脸的自豪与满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有孩子带来在家与父母制作的各种小作品。墙壁上也经常会贴上各种作品,孩子与家长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在案例2中,我们让幼儿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表明我们对他们的作品非常重视,也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对作品的赞赏,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机会,足以让其他孩子羡慕不已。正因为这种对幼儿作品的重视与赞赏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积极性又感动了家长,带动了家长的参与。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绩让大家来分享,会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共鸣。因此,对于幼儿的成绩不能只是单纯欣赏,要让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孩子经常会带作品给老师看,以往我们总会说:“好,不错。”就随手处理了,而如今多了“请大家分享”这一环节,却可以大大提高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案例3—“展示时间”: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一点时间向家长表演刚刚学会的各种本领,如:儿歌、歌曲、手指游戏、音乐游戏,虽很不成熟,家长却看得有滋有味。家长纷纷说:“要不是亲眼看见,真不知孩子会这么多东西。”“还是在幼儿园好”“每天一到时间赶紧跑,生怕来晚了看不到”。许多家长还会主动抄下我们教的内容,回去进一步指导,或者与孩子一起在家玩幼儿园教的游戏。
不变的环境会让家长熟视无睹,而经常变化又反映教学内容的环境一定能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家长看到孩子的表演,就会激动。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我们抓住了家长这一心理,让家长尽可能多的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况,于是家长就会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实,利用一些节日、开放日展示幼儿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见形式,但这毕竟向家长展示得还太少。我们利用接送孩子的点滴时间,随时向家长展示最新的教育活动,让家长天天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是最真实可信的。不像以往只有在幼儿园组织演出等集体活动时才能见到孩子的表演。虽然我们只是多了“随机展示”这一环节,却让家长清楚地了解了幼儿每天在园的学习情况。了解的多了,自然也就参与了。
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四、
案例4—“神州五号” 剪报:一天早晨,周佳煊小朋友的奶奶带来“神州五号”的自制剪报说:“老师,这是昨天佳佳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原来他和爸爸看到了大班哥哥姐姐的剪报做的特别漂亮,所以也做了一张。于是全班孩子开始讨论“神五话题”。许多孩子都坚定地说:“以后我也要当宇航员。”以后的一段日子,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了许多有关神五的资料。每当家长带来信息和材料时,我们都会利用集体谈话时间表扬,请孩子带一朵小红花送给家长,以表示我们的感谢。之后家长总是积极配合各项活动并主动的提供他们认为对孩子有益的材料。许筱春的奶奶拿来了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拍摄的动物照片、王涛的爸爸拿来了香港海洋世界的照片等等。我们也经常会因此改变原教学计划而临时改为由家长提供、孩子喜欢的有益活动。
教师和家长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从案例4不难看出,家长已经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开始向我们提供教育信息,而我们又适时地抓住了教育契机,生成了教育活动。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吸引家长参与到了幼儿园的活动中,家长感受到因他们的参与使孩子的进步更明显,孩子明显的进步带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的积极参与又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了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三方互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性循环。
其实,家长提供信息在幼儿园也都会遇到。通常我们会说声:“谢谢”。但如今我们重视家长参与,把家长提供的信息转化成了教育内容,满足了家长的需要,让家长体会到了参与的成功。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虽然家园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受益,但反过来利用幼儿影响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效果是也非常好的。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平时的家长工作再细致一点,再深入一点,树立指导家长工作日常化的意识,营造相互赏识的班级环境,就一定能使家园共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 相关博文:
- 移动互联微时代 幼儿园服务演...园宝家园阅读人气:691
- 智慧树:打造家园共育新模式雨中散步阅读人气:704
- 用心灵赢得心灵—家园共育(2...永不放弃阅读人气:691
- 家园共育爱的使者阅读人气:1069
- 家园共育打造懂礼貌的乖宝宝幽幽雅兰阅读人气:91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大家的幼儿园给家长发短信,用...逍遥鱼阅读人气:4437
- [教师工作]家园联系册怎么写Alice阅读人气:4640
- [园长管理]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方式mengmeng阅读人气:1172
- [教师工作]如何发展家园互动朱墨阅读人气:1857
- [教师工作]怎样发表文章,为幼儿园做宣传treasure719阅读人气: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