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树立父母的威信
作者:陈红霞 来源:《幼教博览》2009.09 上传时间:2009-11-05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而家长的话却当“耳边风”呢?
其实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严与威信的问题。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最信任的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社会经验的丰富、价值观的生成,父母亲的形象会在孩子心中发生变化。在此阶段,如果家长不注重自身修养,教育方法不得当,过于权威甚至使用体罚等等,那么孩子尽管“人小”,却“心明”。他们认为,不能从父母亲那儿获得引导和力量,会从心里对父母产生排斥和对立,不信任、不尊重家长,从行为上与父母亲背道而驰。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怎能沟通?家庭教育怎能如愿?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树立父母的威信呢?
明确家庭地位
在孩子成长的需求中,除了生理、安全等需要外,有一个更重要的社会化需求,即被尊重的需要。我们不要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好似自己的附属品,想怎样就怎样,这种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孩子是家庭中重要的成员,他有被承认、被肯定的欲望。当你把他当作一块宝石,那他就会熠熠生辉,如你把他当作一块泥巴,那他最多只能糊上墙壁。
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家中来了客人,家长是不会把孩子郑重介绍给客人的,总认为小孩子吗,没必要,一边玩去。所以我们的孩子见了生人,性格内向的忸忸怩怩、不见世面;性格外向的捣乱、胡闹、瞎折腾,希望引起客人的注意,弄得家长难堪,客人尴尬。事后家长免不了怪罪孩子,孩子能从心底服气吗?能接受家长的训话吗?假如说我们在客人要来之前,就和孩子沟通:作为主人我们要怎样和客人打招呼,怎样热情招待客人,怎样做个文明、礼貌、人见人爱的孩子……那么我想孩子接下来的表现一定会为你挣足面子,客人对孩子由衷的赞赏,会加深巩固孩子正确的待客意识和行为;你对孩子及时的肯定、鼓励,会让孩子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下次家里来人,他会表现得更好,教育进入良性循环。你对孩子的重视与尊重,会换来孩子对你的敬重,家长的威信自然生成,下次你说什么他都愿意听。因为,他明白听爸爸妈妈的话没错的。
做到言而有信
不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愿意付出极大代价,但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却往往疏忽。如因为某些原因,对孩子进行承诺:比如,去哪里玩啦;买什么东西给他等等,却并不能兑现。也许是随口而出,转头即忘;也许认为小孩子么,当时骗骗而已,过后他可能忘了,也不会在意的。
事实上,父母千万不要糊弄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亲说话不算数。你的失信,会让你的威信大打折扣。孩子以后会从心底里对父母亲不以为然,因为你是不守信用的人,你的教育也将失去威力。他不会对你言听计从,你不是他应该尊敬、信任的人,而且他对别人也会言而无信,这可是长辈言传身教的结果啊!
所以说,在孩子面前说话也得谨慎,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就是当时不能兑现,也要跟孩子沟通清楚,推迟时间也必须尽快兑现承诺。让孩子从小明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感受父母亲的负责任、守信用,从内心敬畏父母、感谢父母、爱戴父母。言而有信的父母会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和爱,也会使孩子更相信父母的话,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讲究相互平等
记得有一首陶行知写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我们大人总以为孩子是小不点,能懂什么呀?所以说话做事根本不把他们当回事,或者就是以大人的权威命令要求孩子,剥夺了孩子许多的权利。
对待孩子,家长首先要有一个概念,孩子自从生下来,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自然界生存,就具备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人格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也不例外。现代的教育要求家长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交流、沟通,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动作行为来提醒家长:你与孩子是平等的,不是高高在上的。
但是光身体形态上的平等只是表面上的平等,我们更追求的是心灵上的平等。我们要像对待同事、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孩子。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多么通情达理,多么善解人意,多么富有爱心。而且一个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成员间相互平等的沟通,更能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也更能了解父母的想法,体谅父母的苦心,接受家长的真诚的教育,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善于适当妥协
生活中,父母亲不是绝对的权威,那么有时适当的妥协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向孩子妥协得讲究艺术,无条件的妥协肯定不行,那等于向孩子投降。长此以往,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以为,自己的需求就应该满足。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向孩子妥协,不能看到孩子哭闹、撒娇,心肠一软,或者不知如何是好,就答应了孩子,满足了愿望,这样下去,更是后患无穷。那怎样向孩子妥协又不降低自己的威信呢?“妥协有条件,威信自然成”。我和四岁的女儿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在此共享。
女儿上小班时,幼儿园旁边新建了一大型商场,里面的电摇马是女儿最喜欢的,每次去商场一上电马就下不来了。那天下午我接她离园,我们开始了对话。
女儿:“妈妈,我想去××商场玩。”
妈妈:“今天不行,妈妈回家还有事呢!”(我知道她的心思,有意拒绝。)
女儿:“就玩一会儿。”(女儿露出恳求的目光,可怜兮兮的。)
妈妈:“嗯……那去玩什么呢?”(我明知故问。)
女儿:“坐电马吧。”(她来了精神。)
妈妈:“可是,妈妈今天没带钱”(我这儿说谎了,理解万岁。)
女儿:“你包里有钱。”(确实我包里有一沓钱呢!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她看到了,真厉害哦!)
妈妈:“这钱是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交给幼儿园帮小朋友买书的钱,我们是不可以乱花的,如果今天花了,妈妈就要拿工资赔的,怎么办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她,小孩子都特别在意爸爸妈妈的工资耶!)
女儿:“那……就去坐电梯吧,这个不要钱的。”(她先妥协了,还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
妈妈:“行,那我们今天就去玩电梯吧!小孩子说话可要算数哟,不然下次妈妈就不带你来了”(我妥协了,也交待了纪律。)
女儿:“好吧!”(女儿的小脸上写满了快乐。)
我带着女儿饶有兴趣地上、下电梯,一圈一圈。当我提醒女儿说我们可以回家了吧,她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我们都很快乐。其间,我没有命令、强迫,我们彼此间特别融洽地沟通,非常平等、友善地相互妥协,建立起良好的母女关系,以致现在我女儿都特别愿意跟我交心,视我为最好的朋友,这难道不是威信的力量吗?
赏罚要有分寸
现代教育提倡赏识教育,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我当然没有异议。但我认为不管什么事情都得把握好一个尺度,不能偏离轨道,一味的赏识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益处。好孩子不完全是夸出来的,必要的惩罚绝对有好处,就看我们家长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赏罚。
对于不同的孩子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事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有位教育专家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绝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心理虐待,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孩子明白事理、承担责任。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不可任着自己的性子大发脾气,或破口大骂、恶言损语、乃至拳脚相加。如此这般,实在是不称职的父母,有损自己的形象,极大地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我们应该就事论事,与孩子分析缘由,讲明道理,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寻求积极的形式去弥补、改正。
聪明的家长在惩罚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冷静;不轻易责怪孩子;实施“惩罚”时,一定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惩罚”能让孩子明白:我是一个好孩子,好孩子错了该受惩罚,接受惩罚是为了更好地长大。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是超强的。
注重自身修养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家长:自己粗言秽语,却怪孩子没礼貌;自己打牌搓麻将,却让孩子用功学习;自己对长辈恶言相加,却要求孩子孝顺父母;过马路见到没人,就闯红灯;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如入无人之境;大声喧哗,不顾左右;乘坐公共汽车,抢占座位……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过一句话:“家庭教育对父母而言,首先是自我教育。”要想教育好孩子,在孩子心中有威信,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你们正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对孩子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盼子成龙,盼女成凤”,不惜花费心思和精力创造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只把眼光放在孩子的智力和成绩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说“人才”,必须先成“人”,而后再成“才”,光有才的人不能称之为“人才”。因此,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品德、习惯和健康心灵的滋养。那么要教育孩子,家长必须有这个资格,自身具备很好的素质和修养,你在孩子面前才有说服力,你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你的教育才有影响力。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工程,绝非强迫命令所为,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必须不断学习,提升素质和修养,理性地规范日常行为,以自身人格魅力的力量,教育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教,这绝对是真理。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浅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海豚201阅读人气:1895
-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做到什么?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533
- 家庭教育中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314
- 多元智能如何走进家庭教育的实...慧辉子阅读人气:1789
- 如何树立自己的园长威信影行天使阅读人气:127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0
- [园长管理]如何抓好教学反思和常规教育?杨梅阅读人气:1348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8
- [教师工作]如何利用“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枫叶红阅读人气:2757
- [业务管理]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Zippo阅读人气: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