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图形找家”游戏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薛红艳  来源:  上传时间:2015-04-06

    又到了游戏活动的时间了,跟随着孩子,我来到了玩“图形找家”游戏的桌边,坐在一旁,开始了我静静地观察。
    观察记录
    桌子上放着一个大篮子和几个小篮子,大篮子放在桌子的中间。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小篮子分散摆在桌子的四周,每一个小篮子上都已经贴好了标记,包括图形标记和颜色标记。每个小篮子上贴的标记都不一样。
    豆豆冲到桌子旁边,拿起一个小篮子.为了靠大篮子近一点,他把整个身体趴到了桌子上,然后从大篮子里抓了满满一把图形,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都有,放到了自己的小篮子里。似乎是看到小篮子里还没有装满,他又到大篮子里抓了满满一把.为了多抓一点,他还使劲把大篮子拉到了自己面前,全然不顾别的小朋友的反对。看到小篮子里装满了图形宝宝。豆豆这才找了一把小椅子坐了下来。这时,他才注意到了小篮子上的标记——“红颜色标记和正方形标记”,稍稍想一想,他开始从篮子里把图形一个个往外翕。拿到了一个黄色的三角形,他转过头去,看到旁边兰兰的小篮子上的标记正是黄色和三角形,就高兴地把这个黄色的三角形放进兰兰的小篮子里。看到豆豆把图形放到了自己的篮子里,兰兰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呆呆地看着豆豆。豆豆一下子来劲了,在自己的小篮子里找起了黄色的三角形,一个劲地往兰兰的小篮子里放。这情形被军军看到了,他连忙向老师求救:“×老师,豆豆玩兰兰的小篮子了……”
    分析与思考
    组织游戏活动,材料的提供很重要,在这个小班的“图形找家”游戏中,老师为游戏的孩子每人准备了一个小篮子,要求孩子们根据小篮子上的标记寻找相应的图形。在孩子们游戏的时候,老师还进行了提醒:全找出来后再和旁边小朋友交换。这样的提醒是希望小朋友能进行多次游戏,根据不同的标记寻找不同的图形。
    不过孩子们可没有理解老师的意图,毕竟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更喜欢自顾自地摆弄材料,所以一直到游戏结束,他们手中的小篮子还是一开始就拿到的那个小篮子,也就是说,在整个游戏时间,他们只练习了寻找一种图形。从观察到的情形看,豆豆算是个很聪明的小朋友了,他知道把不同的图形放到不同标记的篮子里,可是因为受到老师提供材料的限制(每人只有一个小篮子),反而引起了他和小伙伴之间的争执。这也让老师预设的游戏目标从“根据不同的标记寻找不同的图形”变成了“根据一个标记寻找一类图形”,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
    因为所有的图形都放在一个大篮子中。每个小朋友都要从这个篮子里拿图形。长方形的桌子,有的小朋友的小手够不到,就把篮子拉到自己身边,可这样一来,对面的小朋友也拿不到了。就这样,大篮子拉来拉去,不时会因为大篮子的位置而引起小朋友间的争执,这样的过程减弱了不少游戏的有效性。
    调整与完善
    1.游戏材料的提供要考虑到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所以需要丰富“图形找家”游戏的材料,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如有的篮子中可装两三种图形,以适合低一些水平幼儿操作;有的篮子可放四五种图形以适合高水平的幼儿操作。
    2.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游戏的形式进行改变,丰富一位幼儿的操作材料,可以增加大篮子的数量,避免幼儿间的相互干扰和争抢。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开发区裕春幼儿园)
摘自:《学前教育》2015.01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教师个案观察:此时悠悠,彼时我

下一篇:幼儿教师观察记录:试一试,你能行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