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玩中生智

作者:金丽萍  来源: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运河第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2-11

    今年,我园代表余杭区参加了杭州市“幼儿园游戏视频案例研讨活动”。我们的观察内容是医院、理发店、建构区、娃娃家,观察对象是中班幼儿,观察时间为45分钟。
    我们把观察点聚焦在幼儿自我解决问题与矛盾冲突上。因为,在自主游戏中,孩子需要与许多同伴互动,难免遇到困难与矛盾冲突,如,争抢玩具,争玩一个角色,还会出现因材料缺少而导致游戏受阻以及有人捣乱、违反规则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怕孩子不能应对,就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式来帮助孩子规避这些问题。殊不知,当我们一次次地将矛盾冲突、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看到孩子“和谐共处”时,我们丢失了大量让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契机。
    为了让我们有足够的胸怀不再把孩子间的矛盾冲突和问题视为坏事,并且能泰然处之,为了让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幼儿间的矛盾和问题,并且引发适切的教育,我们确立了两个观察目标:第一,发现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探究幼儿解决矛盾与问题背后的价值。我们提取了以下三个关键事件进行观察解读,以此来达成观察目标。
    事件一:一波三折造二楼(地点——建构区,人物——小紫)
    小紫手持两根相同的木条竖放在地上搭房子,见右侧木条倒了,小紫拿起倒下的木条左右来回转动,她不断调整木条的角度,重新摆放平稳,但两秒钟不到,木条又倒了。木条倒在左侧木条旁,两木条呈“L”状。
    小紫又拿了两根相同的木条,在原有的基础上搭立体的房子框架。一根竖放在右侧,一根放在上面,摆放在上面的木条由于太短而掉落在了地上。于是,小紫将两侧的木条一起向中间移动以缩短距离,再将掉落的木条放在上面,这次木条平稳地放在上面了,一层楼基本完成,但几秒钟后又倒塌了,她扶起、搭好再倒塌,如此反复两次后才基本稳定。
    当小紫在此基础上搭建二楼时,房子又倒了三次,于是小紫选择放弃。但过了一分钟左右,小紫又重回原地,并将房子倒塌时掉落在地上的两根木条并拢作为地基。这样地基的宽度比原先增加了一倍,竖放的两根木条稳稳竖立在地基上.二楼终于搭建完成,总共用时8分20秒。
    分析解读
    我们观察到小紫一直在调整方法做同一件事情,表明幼儿在游戏中愿意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的,并且在此过程中不停地观察、判断、尝试。而多次的自我调整与尝试也使小紫得到了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小紫在搭建二楼的整个过程中三次遇到木条无法平稳竖立的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表明游戏具有一种自发练习的功能,也证明了重复性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一个明显特点,更印证了好玩的游戏可以让幼儿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开展下去,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在悄然形成。可见,游戏中的学习对幼儿发展具有长远效应。
    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一定是学习。正如小紫在建构游戏中的自我探索与自我调整,这种自发的无意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而实现的。为此,我们必须给孩子探索的空间与机会,并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助推幼儿的自我建构与发展。
     事件二:执着看眼科(地点——医院,人物——绿衣男孩)
    “医院”游戏进行了10分钟后,绿衣男孩走进眼科。“医生”问:“你要体检吗?”她看了一眼绿衣男孩后说:“你没有病历卡。”绿衣男孩走到等候区等候,中途共有5个孩子来做检查,其中有两次轮到绿衣男孩了,却都因他没有病历卡被“医生”拒绝。等了5分钟后,绿衣男孩离开眼科跑到“理发店”理发,又去“娃娃家”吃饭。14分钟后,看到眼科没有病人了,桌上正好有空白病历卡,他就拿了一本病历卡再次去眼科检查,这次终于如愿了。
    分析解读
    在这个事件中,绿衣男孩表现出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他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因为“医生”三番两次的拒绝而放弃游戏,而是选择暂时离开,然后寻找机会继续游戏。这种自我调控能力有利于他未来成为一个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幼儿的许多社会学习是在游戏中发生的。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一起游戏,在互动中学习交往、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在游戏中出现困难就急着介入,从而导致孩子错失自我解决问题的良机。我们要时刻谨记游戏中的指导是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的,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尊重,只要没有危险,就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顺应其自我成长。
    事件三:争抢电脑事件(地点——娃娃家,人物——黄衣女孩、粉衣女孩、红衣男孩)
    黄衣女孩在娃娃家玩电脑,来了粉衣女孩,她就把电脑让给了粉衣女孩。过了两分钟,红衣男孩冲进来说:“玩电脑?给我玩。”红衣男孩未经粉衣女孩同意就抢走了鼠标,当他还要去拿键盘的时候,粉衣女孩用双手抱住键盘说:“不行!不行!”然后拿起键盘去找黄衣女孩。她们头碰头嘀咕了不到一分钟,粉衣女孩便回来对红衣男孩说:“我们一起玩吧。”两人笑着开始玩电脑。
    分析解读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也就是说,游戏往往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每个幼儿都在他们自己的水平上玩。在该案例中,当红衣男孩抢电脑的时候,粉衣女孩迅速用肢体动作保卫电脑,这是中班幼儿的典型表现。但她能在黄衣女孩的建议下大方地对红衣男孩说“我们一起玩吧”,这体现了皮亚杰关于“游戏是一种同化行为”的观点。幼儿往往更乐意接受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伙伴的建议。所以,此时的“一起玩”显得格外美妙,幼儿自己创造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契机。
    为了实现自己的游戏意愿,幼儿总是想法设法运用各种策略自己去解决问题。正因如此,教师应观察和分析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尽量让幼儿自主解决矛盾和问题,增长智慧。
编辑:cicy

 

上一篇:游戏环节案例分析:他们也在游戏吗

下一篇:案例分析:重复的意义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