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这样做——以美术活动“机器人上岗”为例

作者:李慰宜 张晨华  来源:长宁区民办东展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6-24
常常有年轻教师问我:“怎样处理美术和其他领域的关系?”“怎样妥善安排集体和区域美术活动的关系?”“怎样运用绘画、纸工、泥工、制作等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我曾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领域、内容、形式等方面加以整合就行。可是在教育现场我发现,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以下以美术活动“机器人上岗”为例,具体谈谈幼儿美术活动可以怎么做。之所以将题目定为“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说明既然有这样的做法,就一定有那样的做法,而我所介绍的教学心得只是我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我在设计美术活动时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所选的题材要与幼儿的生活有关。虽然题材从幼儿生活中来,但不能只是重复生活现象,还要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只有从原本司空见惯却不曾关注的事物中发现新鲜的内容,才能让幼儿产生不断探索的欲望,由此萌发创造美的热情。第二,活动要能给予幼儿无限创造的机会。艺术的最大价值就是创造,既然是创造就会涉及操作技能,技能是为了方便幼儿更好地表达,必须以简单又能吸引幼儿为原则。为了提高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无论是表现的内容或手段都不能一成不变,还要顾及幼儿现有的经验和能力,逐步推进。
基于这两个原则,在设计“机器人上岗”耐,我为该活动制订了两个目标:第一,了解机器人是科学家的发明,在现代生活中成为了人类的好帮手。该内容源自中班主题“我们的身体”中的散文诗《机器兵》,在学习这首散文诗时,幼儿对机器人非常好奇,他们一方面觉得吃饭、穿衣等不需要机器人来帮忙,一方面又对为什么还需要机器人帮忙感到困惑和不解,可见这正是一个幼儿有所了解又充满好奇的题材。第二,尝试运用各种图形拼装,制作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机器人的形象既与人相仿,又是可变化的,故事画面中三个造型各不相同的机器兵,便于幼儿感知它们的形体结构,用常见几何图形拼搭变化,符合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水平。
根据活动目标,我确定了实施本次活动的基本原则为:1.关注兴趣点:好奇、好玩、好看;2.突破挑战点:低起点、多变化、有惊喜;3.捕捉闪光点:凸显创造才能;4.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干预。需要注意的是,我制订的这两个目标并不是一个活动的即时目标,而是需要经过逐步推进的过程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两个目标的落点不完全只是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还包含着激发幼儿对机器人关注和了解的兴趣。我将通过以下三个阶段的活动,逐渐达成目标。
 
阶段一:拼拼搭搭机器人
 
●活动材料
1.各种发条机器人玩具。
2.图形积木块、百变积塑。
●活动环节
1.尝试让发条机器人活动起来,观察机器人的外形,了解它们的功能。
2.用图形积木块拼搭平面机器人,用百变积塑拼搭立体机器人。
●观察记录
幼儿虽然喜欢机器人,但缺少关于机器人的经验,我并不急于让幼儿画机器人,而是先为幼儿挑选了一些形态不同的发条机器人,每个幼儿都感到新奇,立刻操作起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后,我又提供了图形积木块和百变积塑,让幼儿进行拼搭。
百变积塑只有四种类型的积塑块,仅用十块以内的积塑就能拼搭出一般物体的造型,比较方便幼儿把握。我先拼搭了一个简单、一个稍复杂的机器人模型,以便幼儿借鉴。个别幼儿立刻就模仿拼搭出了复杂的机器人模型,还有些幼儿热衷于制作有功能的机器人,如吸尘机器人、溜冰教练机器人……幼儿在边拼搭边议论的过程中渐渐明白,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的工作,减轻人的负担等。
 
阶段二:机器人修理厂
 
●活动材料
1.记号笔、圆点贴纸。
2.画有各种不完整机器人的画纸。
●活动环节
1.任选一张画有不完整机器人的画纸,让幼儿补充添画成完整的图像。
2.将圆点贴纸贴在机器人活动的部位。
●观察记录
经过第一阶段的活动,幼儿对机器人的功能有了较多的新认识,积累了许多直接经验,但是幼儿拼搭的那些机器人在造型上还比较单调,于是我找来了许多机器人的造型图,做成不完整的机器人画纸,启发幼儿试着“修理机器人”。画纸上的提示给了幼儿诸多启发,他们边对照,边添画,画面上出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幼儿在添画的过程中体会到,机器人与人相仿,但是机器人的每个部位都可以变形。
最初,年龄稍大的幼儿在使用圆点贴纸时,利用前一阶段习得的经验,用圆点贴纸替代螺丝,贴在机器人可以活动的连接部位。年龄较小的幼儿只是将贴纸作为装饰物,看到大年龄幼儿的作品后,也开始仿效。
 
阶段三:机器人上岗
 
●活动材料
1.黑色底板纸、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金银色卡纸、金银笔、剪刀。
2.圆形、方形、星形的铆钉,小锤子,铁盒盖等。
●活动环节
1.选择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金银色卡纸,剪成自己所需要的图形,在黑色卡纸上拼搭成机器人的基本外形。
2.对照机器人玩具,利用小的金银色卡纸和边角料,为机器人添加表示各种功能的附件。
3.用锤子敲打铆钉,固定在表示活动的部位。
4.用金银笔添加背景,表示机器人上岗了。
●观察记录
在四个环节中,最具挑战的是剪图形。我们分析了各种图形后,决定为幼儿提供的纸均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引导幼儿学着将长方形折叠后,剪成所需要的正方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甚至圆形。幼儿不但剪出各种图形,而且还有很多形状的变化。他们所做的“机器人消防员”“机器人武警”“报时机器人”等,让我们看到了幼儿无穷的创造力。
通过这个美术活动,我想告诉年轻教师这样几点心得:
第一,将目标确定得更弹性一点。教师在制订教育目标时,虽然也会注意前后活动的适度递进,并给幼儿留出一些空间,但由于受到集体教学的时间限制,总不能顾及全体幼儿,而“机器人上岗”用了两个多星期,由浅入深地逐渐推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教学环境就更宽松,教师就有机会关注更多的幼儿,幼儿没了刚性要求的束缚,也学得更轻松了。
第二,将艺术活动和幼儿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一点。幼儿在活动中从关注机器人的外形到关注机器人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幼儿由机器人联想到录音电话、投币售货机、电子探测器……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变化更为敏感,体会到现代科技发展与生活紧密相连。
第三,让幼儿的学习方式更灵活一点。在集体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绘画,但也要让幼儿接触纸工、泥工、制作等多种形式。除了集体学习活动,还要采用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在一个活动中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剪图形拼出机器人”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因为这是一个大多数幼儿都没有接触的新方法,在最后用锤子敲打铆钉的环节,我又安排了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必要的辅助。
第四,让幼儿在艺术创造中更自信一点。自信是创造的前提,我们把“机器人上岗”分成三个时段,就是为了让幼儿逐步递进地认知内容和操作技能,使幼儿不至于“原地踏步”,并有能力主动把握更为丰富的方法去表现自己的创意。
这三个阶段不是割裂的,如有的幼儿从第一阶段到最后一个阶段,都可以使用图形积木块和百变积塑。三个阶段的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水平决定选择采用多少时间、增减哪些材料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哪个阶段,教师都必须给予幼儿不受成人干扰的创造空间。
 
编辑:cicy

上一篇:个案观察:孩子的需要≠教师的权力

下一篇:学会更科学地观察幼儿——以对小班幼儿愤怒情绪应对方式的观察为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