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孩子玩起来
作者:徐则民 来源: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3-17
有两位小班教师都发现幼儿手腕转动不灵活的问题,于是,她们在各自的活动区里设计了专门的活动来“发展幼儿手腕转动的灵活性”。两位教师仔细研磨活动方案,寻找活动材料,忙得不亦乐乎。
几天后,两种材料出现在各自班级的区角中。但幼儿的活动效果究竟如何呢?
A教师找来了废旧的报纸,要求小班幼儿将报纸卷成“棍”状。
B教师先在教室里拦出两条长长的跑道,设置好“起点”和“终点”标志;再找来两根长长的绳子(比跑道长一点),分别将绳子的一头系在两辆玩具小汽车的车头上,绳子的另一头则固定在卷筒纸的纸芯上。 B教师让两名幼儿先将各自的小汽车放置在跑道的“起点”处,人则站到“终点”处,然后两人同时开始转动纸芯,把绳子绕在纸芯上,并牵动着小汽车开向“终点”。谁的小汽车最先到达“终点”谁就获胜,获胜者还可得到一面小红旗。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两位教师都有目标意识,设计的活动也都有动作练习的内容,但不同的设计创意却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幼儿更喜欢哪一个游戏,相信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记得那天,A教师找来了几名幼儿,大家围坐在一起。 A教师亲力亲为,亲自示范,不断地鼓励幼儿卷报纸,还不时情绪激昂地提醒幼儿:“要卷得紧紧的……要用力卷哦……卷好以后我们拿到操场上去运动……”
五六分钟后,有的幼儿停下来东张西望,心儿已经悄悄地飞走了;有的幼儿则向教师表示“我不想玩了”:有的幼儿哭丧着脸求救“我不会”;而留下的几个幼儿则面无表情地重复着“卷”的动作。
尽管,我们可以理解教师设计活动时的良苦用心:尽管,我们能够大胆预见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幼儿在操场上挥舞着师幼共同制作的纸棍,乐此不疲地游戏着……但是,很显然,教师试图通过“卷报纸”来促进幼儿手腕转动能力的提高有“事倍功半”之嫌,因为对小班幼儿而言,要为“未来的快乐”做事先的准备,且不说这个目标和过程“单调又乏味”,显然他们有限的思维力尚远不能及。
B教师也在那天把她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投放到活动区。因为是新投放的材料,B教师便来到幼儿中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刚接触新材料时,B教师没有过多声张,而是招呼一名幼儿和她一起来比赛,可没一会儿工夫,B教师便被幼儿“挤出”了活动区。只见两名幼儿手里拽着各自的卷筒纸纸芯拼命地转动着,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快点!快点!再快点……”一旁观战的幼儿不由自主地高声喊着:“加油!加油!”一轮比赛结束,参赛的两名幼儿不服输赢,期望能“再来一次”,而一旁观战的幼儿则个个跃跃欲试……直到游戏时间结束,幼儿的参与热情始终高涨。他们兴奋地对小伙伴宣告自己的战果:“我赢了两次!”“我得到了三面小红旗!”“我们明天还来好吗?”这天的游戏活动时间,幼儿不需要教师,他们“想玩”“能玩”“会玩”“玩了还想玩”。
同样是有目标、有内容的活动设计,为什么有截然不同的情景和效果呢?我想,其中蕴涵着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即“提供材料≠游戏”。唯有“围绕目标,巧设玩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激发玩兴”。
当下,幼儿园有很多的教师都在勤勤恳恳、不知辛劳且尤其不敢懈怠地为幼儿制作着一份又一份的教玩具,但是,这样的付出却并没有让教师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感”,相反时不时地能听到一些诸如“太累了”“真烦啊”的抱怨。尤其当教师看到自己设计的活动内容得不到幼儿的认可,看到自己制作的“作品”被幼儿冷落时,难免心怀沮丧:“现在做幼儿园教师真难啊!”
我想,改变现状的最好良方还是在幼儿园教师自己手中。
如果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能更多地跳出自己的视角,多去思考一下“幼儿喜欢怎样的活动(游戏)过程和结果”这类问题,更多地去观察和发现能让幼儿痴迷热衷的活动(游戏)形式,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方式,更多地关注所设计的活动(游戏)过程是否具有童趣、能否给幼儿带来快乐,那么,教师就一定能从幼儿的快乐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成功。
“让孩子玩起来”应该成为教师设计活动(游戏)的动力,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实现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的教育理想。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丑...爱心大使阅读人气:4203
- 教师教育随笔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3770
- 教师教育随笔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3437
- 教师教育随笔:让晨间接待开启...▌.轻尘阅读人气:4606
- 幼儿教师如何教育自己孩子光脚丫阅读人气:278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如何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紫晓阅读人气:3088
- [教师工作]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让...mengmeng阅读人气:1813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教给孩子什么?阅读人气:1615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上岗证的考试内容是什...紫晓阅读人气:2436
- [园长管理]怎么样让老师体会到幼儿教师的...雪阅读人气: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