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灯珠实验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0-06-25
幼儿园案例分析:灯珠实验
到了大班,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平时,他们能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换水杯、排桌椅、开灯、关灯等,其中孩子对灯产生了比较大的好奇,时常会问:“为什么开关开了灯就亮了,开关关了灯就灭掉了?”虽然对电感兴趣,但不了解其原理,因此我希望借助本套材料丰富孩子对电路的认识。
活动前思考:
1、对材料的分析:
材料包括电池、不同形状的电线(有长方形、正方形、T形等)、灯珠、风扇、喇叭、开关以及配套的说明书。
玩法是按照配套的说明书进行电路的连接,让电珠亮起来,从易到复杂,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孩子解读说明书、观察、模仿等能力。
特点: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
2、困惑:
材料一次性投放还是选择性投放?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能得到哪些认知?还有没有更好的玩法?等等。
3、理论支持:
1)皮亚杰曾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2)材料的投放要有目的性:大班关于电的探索活动有许多,其中有“电池大家族”、“有趣的电动玩具”、“小电珠亮了”等等,结合这些活动的目标进行思考。
3)投放层层递进的材料,激发孩子探索欲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序的投放材料可以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在对投放的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摆弄过程中,积极思考,向自己提出新的挑战,想出新材料的新玩法,这样的过程能让孩子发展智力,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4、行为:
1)分析该材料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能够与孩子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
2)创设层层递进的闯关游戏,让孩子在闯关的过程中,丰富自己对电路的知识。
第一关:让灯珠亮起来
投放材料:电池、若干电线、灯珠一个。
已有经验:知道电池、电线和灯珠的名称、外形及其作用。
提问:怎样连接才能使小灯珠亮起来?
核心经验:了解“让灯珠亮起来”的基本条件——电池、电线、灯珠,缺一不可。
实录1:
吴俊侃、吴金鹏两位小朋友带着问题开始了今天的区域活动。
“这个电线旁边有口,这个电线旁边有插的东西,插在一起,可以把两个电线连起来了。”“小灯珠这里也有。”他们在摸索的过程中,渐渐知道了把这三种材料连在一起的方法。
可是,他们第一次连好之后的结果是失败的,因为没有注意到电路的“闭合”,电池的正负极没有连在一条电路中,于是我引导他们: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电线、小灯珠,但是走到这里的时候,怎么样?路没有了,断掉了。那怎么办?把它们连起来。在知道了电路要连成一个“圈”之后,他们又开始了操作。过了一会儿,他们跑过来和我说:“老师,我们连好了,但是小灯珠还是不亮呀?为什么?”
我一看,真的没有亮,连的电路没有问题,打开电池盒一看,原来问题出在两节电池的安装方向。安装过程中,他们观察到了电池盒上的正负极符号,但没有看到电池盒里的正负极符号,它们是相反的,因此导致了实验的失败。
于是他们对电池重新进行了安装,这一次他们终于成功了。
在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他们兴高采烈得向其他孩子介绍了自己的成果,并且大家一起将今天连接的电路图尝试进行了记录。
分析:
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第一,知道了闭合电路才能让灯珠亮起来。
第二,知道了电池的正确安装方法。
第三,初步学会电路图的记录方法。
第四,孩子对该材料产生了探索兴趣,目的意识增强,活动中乐意大胆探索、积极思考。
调整:
投放更多形状的电线。
实录2:
活动前,我的提问:“今天老师又带来了许多不同形状的电线,如果用它们来连接小灯珠,小灯珠会不会亮呢?”于是孩子们根据上一次活动得到的经验进行连接,结果发现这些电线虽然形状不同了,但都能让小灯珠亮起来。
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不同形状的电线虽然形状不同,但其实是一样的,是可以相互代替的。
通过几次的区域活动后,预期目标(了解“让灯珠亮起来”的基本条件——电池、电线、灯珠)已达到,于是我继续增加观察的内容,让观察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促进孩子活动经验的不断深化。
第二关:让2个灯珠亮起来
投放材料:电池、电线、灯珠2个。
提问:你能让两个小灯珠亮起来吗?
核心经验:了解不同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实录1:
杨钰婷、邱喆两位小朋友带着问题开始了今天的区域活动。
过了一会儿,他们便对我说:“老师,我们成功了。”“你们可真厉害,那还有没有其他的连接方法呢?你们也去试试看,好吗?”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操作,连接的电路也都能使2个灯泡亮起来。
分析: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基本都能发现并掌握,但是对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孩子们比较难发现,如何引导他们往这个方面去思考呢?
行为:
我出示了两张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在活动开始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知道两者区别后,让他们再次操作进行验证。
实录2:
活动前,我问到:“这里有两张电路图,它们一样吗?不同在什么地方?”
有个孩子说“电线形状不一样。”
“还有吗?”
由于出示的电路图比较明显,很快有的孩子就说到了:“第一张是2个灯泡连在一起的,第2张是2个灯泡分开的,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
我接着问:“2个灯泡一个连在上面,一个连在下面,最后它们会不会亮呀?你们去试试看,好吗?”
于是,他们便跃跃欲试得看着示意图再次进行操作,并且得出了结果:这样分开连接也能让2个灯泡亮起来。
这样,孩子们对电路的连接方法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分析:
1、学会对发光小电珠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孩子的发散思维得到提高,能用多种方法让小电珠亮起来,对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初步掌握,尤其是串联电路。
2、观察发现、同伴间的商量、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兴趣有些下降,已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
行为:
新问题的提出,新材料的投放。
第三关:你能让亮得的灯灭掉吗?
投放材料:电池、电线、灯珠2个、开关。
提问:你能让亮着的两个小灯珠灭掉吗?
核心经验:了解开关的作用。
实录1:
活动开始,我问他们:“前几次,我们已经知道让2个灯泡都亮起来的方法了,现在你能让亮着的两个小灯珠都灭掉吗?有什么好办法?”
有的孩子说:“老师,直接拔掉,把灯珠拔下来,灯珠就不亮了。”
“嗯,这是一个方法,那除了拔,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孩子们就比较茫然了。
于是,我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很神奇的东西,请你们也把它连进电路里,看看小灯珠会发生什么事情?”
区域活动中,孩子对我说“老师,它可以动的,像开关一样的。”
“嗯,它就是开关,可以调节,那你还发现什么了秘密吗?”
“我还发现红色的按钮向这边调,灯都亮了,但是向那边调,灯就都不亮了。”
“你说的真好。那你是把开关连在哪里的?”
“我是连在电池和第一个灯泡中间的。”
“那如果把开关连在其他地方,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呢?”
分析:
“想像”、“猜想”是孩子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提问“将开关连进电路,小灯珠会发生什么事情?”“开关连在其他地方,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呢?”孩子们就会想会不同吗?可能会灭掉?可能灯珠还是亮得?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一定要弄个明白,于是他们便会积极地投入到“探索发现”活动中去。
实录2:
于是杨洋尝试改变开关的位置,连在2个灯泡之间,连在两个电线之间等等,但出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获得经验: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的变化不影响结果。
实录3:
在上次活动中,我发现孩子比较习惯用串联的方法进行连接,并联的连接几乎没有,于是今天,我在活动前提醒了一下他们:“如果把2个灯珠分开连,再把这个开关连进去,这样小灯珠会不会灭掉呀?”
过了一会儿,吴金鹏跑过来和我说:“老师,你看,2个灯分开连,这样调开关,也能让两个灯灭掉的。”
于是,我接着对他说:“那你其他地方连过了吗?2个灯珠是不是都会灭掉?”
“应该一样的。”
“真的一样吗?你去试试看吧。”
他马上把原来的拆掉,重新装,可是他拆完了装,装完了拆,试了好几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老师,是一样的,都灭掉了。”
分析:
1、在探索过程中,渐渐养成遇到困难不放弃,继续探索的精神。
2、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的变化不影响结果。但在并联电路中,开关位置的变化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了让孩子能感知到这一点,于是我便创设了第四关。
第四关:你能让一个灯泡亮一个灯泡灭吗?
投放材料:电池、电线、灯珠2个、开关。
提问:你能让一个灯泡亮一个灯泡灭吗?
核心经验:继续探索开关的连接位置,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不同。
上次活动结束后,我拿着他连接好的电路,问其他孩子,“开关还能连在哪里?”他们说了很多,最后总结出4个可以连的地方。
于是,我请吴金鹏明天再去试试看。
实录:
第二天,他在原来的电路图上进行了调整,把开关连在了昨天讨论得出的地方,尝试了几次,结果发现有两次是两个灯都灭的,但有一次是一个灯灭,另外一个灯,无论把开关调到哪边,都是亮的。
他非常惊讶,便问我原因,于是我在区域讲评时结合记录表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其他孩子,让他们观察记录表,问问他们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发生?在这过程中,我重点引导他们观察两个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是不同的,一个电路图是开关和一个灯珠连在一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另一个电路图是开关没有和任何一个灯珠连在一条路上,而是单独连在了外面,那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验总结:
第一,串联电路中的开关能控制电路中的所有灯珠。
第二,并联电路中的开关会发生不同的现象,如果开关和灯珠连在一条路上,那么开关只能控制和它连在一起的灯珠,另外一个不能控制,如果灯珠单独连在了外面,那么能控制两个灯珠。
分析:
活动中发现,两条总结出的经验,对很多孩子来说,无论是理解还是运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下一关中不作过多的要求。
第五关:你能让更多的灯珠亮吗?
投放材料:电池、电线、灯珠若干、开关若干。
提问:你能让更多的灯珠亮吗?
核心经验:巩固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实录:
当孩子们发现灯珠实验的材料中多了好几个灯泡之后,他们可开心了,都想把它们连进电路,让它们都亮起来,于是我投放了第5张记录表格:
日期
学号
你用了几个灯珠?
怎么连?(路线图)
日期
|
学号
|
你用了几个灯珠?
|
怎么连?(路线图)
|
灯亮了吗?
|
|
|
|
|
|
|
|
|
|
|
|
|
|
|
|
灯亮了吗?
“老师,我连成了。你看,3个灯泡都亮了。”“老师,我也是。”我一看,真的成功了,有3个灯珠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我立刻表扬了他们,并请他们将自己如何连的电路图记录下来。
分析:1、孩子们已经对串联、并联的电路连接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
2、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探索兴趣提高,积极动脑,通过操作不断得出新的电路连接,动手实验能力提高。
第六关:制作小台灯 ——延伸活动
玩法:请孩子们尝试利用废旧材料,如纸杯、易拉罐等,结合灯珠材料,制作小台灯。
编辑:elain
- 相关博文:
- 案例分析:有趣的鸭子星星糖阅读人气:1830
- 小班案例分析:安全驾驶 低调含香阅读人气:2221
- 一个胆小孩子的案例分析欢惜儿阅读人气:2330
- 小班案例分析:尝尝我做的菜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767
- 案例分析快乐如疯阅读人气:1675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案例分...mengmeng阅读人气: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