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体验区学科知识游戏化
作者:张琳李晓莉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福怡苑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7-06-23
在我们幼儿园创建幼儿海洋博物馆的过程中,幼儿提出了许多问题:“海星生活在哪里?”“海龟生活在哪里?”“鲨鱼生活在哪里?”“他们都住在一起吗?”这些问题都指向不同海洋生物的生活区域。于是,我们带着幼儿的问题.联系到自然博物馆的海洋生物专家,收到专家送给我们的一张专业的海洋生物分层图。
看到这张图,我们犯了难,这么专业而复杂的海洋生物知识会适合幼儿吗?我们该怎么呈现给幼儿呢?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专门的教研活动,在反思、提问、讨论中,形成共同计划,并进一步进行实施和调整。
问题1学科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有价值吗
当我们抛出这个问题后,老师们针对要不要把海洋生物分层图的知识传递给幼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部分老师认为,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海洋生物分层图太复杂、抽象,这么抽象的知识根本不适合幼儿,对于幼儿的发展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其他老师却提出质疑:判断内容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价值,首先应该考虑是不是幼儿感兴趣的?幼儿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不是需要老师帮助幼儿解答?
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海洋生物分层图本身就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在前期开展的活动中,幼儿非常关注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状态,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很多问题:“小螃蟹吃什么?”“鲨鱼怎么便便?”“海星怎么睡觉?”“乌龟住在哪里?”“他们会不会打架呢?”可见,幼儿对海洋生物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强烈的认知欲望。老师需要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这种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海洋世界和学科学的兴趣。
因此,判断专业学科知识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应该结合考虑我们所面对的活生生的幼儿的自身兴趣、需要,而不是一味依据幼儿年龄特点,以一概全来做判断。
问题2幼儿如何学习学科知识
在老师们普遍认可海洋分层图对本园幼儿的发展价值后,我们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究竟如何让幼儿学习海洋生物分层图?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老师提出,可以组织一系列的集体教育活动,让幼儿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状态。
但是,很多老师非常不赞同这种方式,认为海洋生物分层图虽然对幼儿发展有价值,但是这些知识对幼儿来说确实非常复杂,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并没有直接联系,开展集体教育活动并不能帮助幼儿有效提升经验,也不会引发幼儿更多的探索性行为。
部分老师提出,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来自于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等外在动作,以及探究“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内在求知欲。例如,有的幼儿在看到海星模型的时候会摸一摸,然后问“海星怎么摸着扎扎的”;有的幼儿看到海洋标本的时候会惊喜地趴在玻璃瓶前,目不转睛地观察,也会问很多问题,比如“这些鱼是用什么泡着的”“这里面的鱼怎么不动啊”“这些鱼都死了吗”。只有幼儿真正看到、摸到,才会获得真实的体验,才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行为。
因此,学科知识尽量要转化为幼儿乐于参与、互动的趣味游戏。我们可以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的方式去学习海洋分层图,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又可以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
问题3如何使学科知识游戏化、操作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而玩具是幼儿游戏的有效载体。究竟如何把专业的海洋分层图转化为幼儿可玩、可操作的玩具,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海洋生物知识、获得经验,成为教师们研讨的新重点。
由于专家提供的海洋生物分层图有7层,很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完整呈现这7层,因为很多海洋生物幼儿并没有见过,不熟悉,可以选择性呈现,先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海洋生物,并保留它们生活的区域,如海星生活的浅海层,海龟生活的海洋中层,鲨鱼生活的深海层。
还有的老师提出,海洋分层情境区需要有情境性和互动性,便于幼儿的操作。但是如何体现情境性和互动性呢?
一位老师建议,可以做成立体的三层,模拟成真实的海洋场景,每一层放上相应的海洋动物。
这时,又有老师提问:“那我们做好了这样的分层,幼儿只能看吗?怎样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分层呢?”
经过讨论,老师们决定在情境体验区域设置问题,如“猜猜我在哪一层”。幼儿可以带着问题去操作和摆弄海洋生物,在操作和摆弄过程中,可以直观感受到海洋立体分层的结构以及海洋生物的习性。
之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了海洋情境体验区。在这个区域,幼儿可以通过看、摸、玩等多种方式,去体验海洋生物分层的立体结构,加深对海洋生物生活习性的认识,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更多的探究行为。
有的幼儿在体验了海洋情境区后,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鲨鱼能把乌龟吃掉吗?”“那鲨鱼能吃饱吗?”老师们鼓励幼儿回家去跟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看看海洋生物都吃什么,同时在班级中组织“谁能吃掉谁”的集体教育活动,加深了幼儿对海洋生态的认识。
通过研讨和实践,我们在平衡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过程中,找到了开展幼儿园博物教育的核心经验——将博物知识变成幼儿可看、可玩的游戏内容。除了海洋分层图,老师们还把幼儿感兴趣的海星、水母等海洋生物的生存情境,转化成适合幼儿体验的游戏区。例如,在幼儿园的楼道,我们为幼儿做巨型海星,幼儿能看、能摸、能玩;同时还设计了沙滩寻宝游戏,幼儿可以用工具在沙子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探索过程充满了惊喜。
总之,在幼儿园博物教育中,我们在尽量保持科学知识的严谨和准确的同时,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采取适合幼儿的游戏化、操作化方式,重视激发幼儿的持久兴趣和学习热情。
摘自:《学前教育》2017.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生活百科知识——人吃的饭到哪...wudaifeiyang阅读人气:969
- 少儿百科知识:为什么天空中的...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211
- 浅谈师德建设与最佳游戏氛围的...辉辉阅读人气:1375
- 少儿百科知识:怎样知道鸡蛋是...wudaifeiyang阅读人气:1123
- 小班幼儿游戏化的一日生活辉辉阅读人气:197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为什么要创设...不爱豆腐阅读人气:553
- [教师工作]区域游戏为什么要创设情境?mengmeng阅读人气:1630
- [教师工作]关于环境创设暖阳木槿阅读人气:1328
- [园长管理]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哈哈呵呵阅读人气:3102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