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中的“连环扣”问题与对策
作者:郑静平 来源:成都市锦江区三幼树基福幼园 上传时间:2014-09-25
园本教研,终极目的是促进幼儿生机勃勃的发展。因此,任何的研究须根植于幼儿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土壤。但反思日常教研,这个根扎得不牢,甚至有所偏离。
一、现象与分新
【案例一】
教师:研究活动中有幼儿,常态行为中缺幼儿。
教研中,某老师讲:瑞瑞是班上最调皮的小朋友,所以,家长们不让孩子跟他玩。其实,我发现瑞瑞很渴望和小朋友一起玩。但瑞瑞和小朋友交往,一遇纠纷,就拳打脚踢,小朋友不和他玩,好孤独喔,而他需要理解,更需要我们培养其良好的交往习惯。
现实中,瑞瑞又打人了,老师问清楚了原因,就让瑞瑞到旁边反思。瑞瑞开始还有一点难过,过了一会儿就不那么难过了,一个人玩起来了。最后,大家都指着瑞瑞说:“看,这个坏蛋又干坏事了”。瑞瑞冷淡地看了一下他们,然后翻了一下眼睛,那几个小朋友赶快就散了。
此案例显示:教师在研究中有对幼儿心灵的关注和理解,但在常态教育行为中,对幼儿的心灵感受漠然,理解和尊重幼儿成了口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与实践“两张皮”。
【案例二】
管理者:指导内容中有策略,指导思维中缺幼儿。
教研中,某老师讲到班上的庆庆小朋友非常特别,规则意识强,但控制能力差,不知怎么办。当时,指导者的第一反应是如何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的解决给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此案例显示,指导者没有基于幼儿发展个性,引导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真正地解读幼儿,懂得幼儿,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策略,调整行为。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维方式导致指导“隔着一层”。
分析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在研究与实践中,教师对幼儿的认识停留在书本和经验信息层面,缺乏自身的真实体验和感悟;对幼儿关怀停留在“明理”的层面,缺乏关怀的行动;对幼儿行为的引导停留在泛化的层面,缺乏问题针对性。
而指导者,对教师的研究停留在“怎么做”的技术层面,缺乏对教师“为什么这样做”的思想引领,忽略引导教师把握幼儿生命成长中的阶段性规律,深入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心智状态与个性特征。教师的研究重心移位和管理者的指导弱位,形成“两个层面的连环扣问题”,最终导致园本教研的根基不牢,效果不佳。
二、思考与对策
现从教研管理与指导的角度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园本教研根基不牢的“连环扣”问题。
(一)厘清教研管理和指导者的角色价值
管理者“授人以鱼”的指导,虽能提供给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但这种给予的策略,对教师而言,缺乏自我生长性。这样,运用起来不可能得心应手,久而久之,教师还会惰于思考,失去研究的自主性。
管理者如何施以“授人以渔”的指导?首先,须厘清自身在研究中的角色价值,明确指导的着力点和作用发挥不是仅仅提供解决教育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更在于和教师一道探讨教育的规律,体悟教育的价值,分享教育的智慧,增强研究的能力。
从这点出发,进一步理顺管理者与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关系,是共同研究问题,探讨策略的合作同伴关系。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管理者的指导,应尊重教师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做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伯乐”,做点燃教师教育智慧的那盏灯。
(二)引导教师解读幼儿,读懂幼儿
教育是从辨析和真正解读儿童开始的,作为指导者,当设立几个关键性点位,引导教师解读儿童,懂得儿童,使教师对儿童的认识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
引导教师在常态中研究幼儿:引导教师去“主观化”,到真实的情景中去研究幼儿。真实的情景是多变的,同时也是客观的。在教师对真实情景的讲述中,管理者可以发现教师讲述的价值,从而帮助教师客观真实地了解儿童。
引导教师多角度研究幼儿:引导教师去“片面化”,全面研究幼儿,解读幼儿,避免研究的片段截取,以偏概全,而是结合儿童的各种表现综合地分析,从而得出更正确的归因。
引导教师移情换位——引导教师去“成人化”,心灵换位,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尽可能地用幼儿心理学来解释幼儿的行为,研究幼儿的情感,而非以成人的情感体验和意愿辨析幼儿的心灵,解读幼儿的行为。
(三)帮助教师树立增强研究的自主与自信
在园本教研中,管理者和指导者放心和放手,才能让教师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增强研究的自主与自信。
自由言说的相互分享:交流言语的自由度影响着研究的氛围和深度,那种少数人说多数人听,共同收获的只是“那位老师的经验”。为了打破一言堂的研究格局,我园赋予老师们研究的自主权,建立起“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分享规则。例如,在幼儿美术创意活动的系列研究中,老师们相互分享对儿童创意美术活动育人价值的认识,儿童美术创意的表现方式的认识。由于规则指向分享,所以一改往日沉闷的氛围,大家敢说了,有说的了,会说了。分享,激活了行动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做法与经验,同时也产生了问题与困惑。在集中研究时,大家亮相做法,说长道短,结果发现,他人的做法比我的好,他人的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大家共同自觉地将研究推向深入。
挑战难度的“草根主持”:研究活动的主持人,由教师推选的教研组长、副组长担任。最初,主持人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尴尬的局面,例如:如何收、放讨论主题,如何将问题引向深入,如何理性梳理和归纳认识,如何机智地处理问题生成,等等。尽管,一开始,主持人面对这些显得捉襟见肘,但他们最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经过多次实战性训练和管理者的指导,主持调控能力增强,逐渐得心应手。
这样的“草根主持”使得教师们参加教研的积极性高涨,同时迫使主持人努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能力,优化教育行为,为老师们做好示范。
赏识加挑刺的“大众点评”: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都会请两名教师针对参研者做“2+2”两条优点、两条不足的点评,点评内容:教研形式、思考深度、观点表达、问题解决以及PPT制作。点评人员由教师轮流担任,虽然有挑战性,但能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大家乐于参与,而被点评的教师也乐于接受。
也许,这不是理想中的高质量教研,但却是教师自主自信走向高质量研究的过程。看着老师们欢快地奔向教研室,你来我往的言说,面红耳赤的争执,共同彻悟的应和,我想,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根植于儿童成长与发展土壤的真教研。
原载《教育科学论坛》(成都).2014.3.76~77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谈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秋水依叶阅读人气:1288
- 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猪猪熊阅读人气:1184
- 有关园本教研中行政的参与问题哆啦A梦阅读人气:1597
-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心理等方面出...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587
-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存在的问题...sky的微笑阅读人气:130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园本教研晕阅读人气:772
- [教师工作]春季幼儿护理要注意哪些问题花语阅读人气:784
- [园长管理]开展园本培训的内容紫嫣阅读人气:2769
- [园长管理]语言活动如何提高问题的针对性...雪阅读人气:1495
- [园长管理]关于孩子之间冲突的问题该怎么...宝爹阅读人气: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