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
作者:辛宏伟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传时间:2014-06-04
文学语汇是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语和词的总汇。它是文学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文学语言的构成要素。文学语汇对幼儿早期文学语言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和主题,同时它还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材料。然而对教师而言,要帮助幼儿获得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并非易事。为此,我们对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内涵与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支持策略。
一、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内涵及发展阶段
依据文学语汇所包含的内容、幼儿文学作品的特征以及幼儿理解与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从词语、语句以及修辞手法三个层面来构建幼儿文学语汇学习的核心经验。
(一)词语经验
词语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部分,理解与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词语是文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要发展幼儿的文学语汇能力,首先要让幼儿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其次是要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并能逐步运用获得的文学词语进行创意表达。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上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喜欢听成人诵读儿歌,能感知不同词语构造出的语音效果,如在听成人念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时,能感知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中的词语变化所带来的流畅而生动的音韵效果:在倾听文学作品时,能凭借在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去理解作品中对应的词语;在讲述或日常生活中,能逐渐学习使用文学作品中表示人或物的名词、动词、象声词等。
2.稳定阶段:愿意大声朗读有汉语押韵规则的儿歌和儿童诗,能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自己不懂的新词.如根据上下文内容来猜测童话《鸭子骑车记》中“疯狂”“打赌”“一摇一摆”等词语的意思;尝试用作品中的修饰性词语进行表达,如一个4岁男孩讲述在海洋馆看到各种鱼的情景时用到了童话故事《我是彩虹鱼》中的“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等词语。
3.拓展阶段:能初步理解表现人物特征、情节发展或主题的关键性词语的含义,如童话故事《最奇妙的蛋》里的“最奇妙”“最完美”“最大”“最不可思议”等词语;愿意尝试用获得的各类文学词语进行仿编,体会创造新的语言音韵效果的快乐。
(二)语句经验
理解复杂的汉语句法结构和熟练地使用这些句法结构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学习句法结构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与成人的交谈,二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语句是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联的一组词构成的。相对而言,文学作品给幼儿提供的语言句式更为丰富,也更为规范。幼儿能从中感受汉语词序(也称“语序”,是汉语中的一种主要语法手段,具体指语言里词语组合的次序)排列的规律,简单句子的构成方式以及由于词语顺序变化所带来的语言效果,并逐渐学习使用正确的语句进行表达。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上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能通过聆听的方式形成对词序排列的初步印象,并乐意模仿儿歌中有趣的语句,如当成人读儿歌《小板凳歪歪》中“小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的语句时,幼儿不仅能初步感受汉语中的词序,而且还会模仿。
2.稳定阶段:能逐步感知零星的词语组合成简单句子的方式,如感知儿童诗《月亮》中的语句;能感知作品中不同的词序可以构成不同的句型,如叙述式的陈述句、抒情的感叹句、存在疑惑的疑问句等;在感知文学作品语句形式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正确的语句形式进行表达。
3.拓展阶段:在接触多种文学样式的基础上,能逐渐感知不同体裁的作品所产生的不同的语境效果,如儿歌的音乐性、诗歌的含蓄隽永、散文的清新抒情、故事的生动有趣;伴随着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不断丰富,能尝试运用文学作品中简单的语句形式进行仿编和创意表达。如一个5岁的幼儿根据儿歌《什么弯弯》中的句式仿编出“什么弯弯在泥土里?蚯蚓弯弯在泥土里”的语句。
(三)修辞手法经验
修辞手法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具体指比喻、夸张、比拟、反复等。文学作品是幼儿学习修辞手法的重要媒介,修辞手法经验的获得有助于幼儿欣赏、理解文学语言,使幼儿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得到提升。幼儿在这一核心经验的发展上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文学作品,如运用反复手法的儿歌、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的童话故事、运用比喻手法的散文等会表现出喜爱之情,乐意倾听或自己吟诵;通过接触这些具有多种修辞手法的文学作品。为修辞手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2.稳定阶段:能借助已有经验去理解文学作品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尝试仿编,如要理解诗歌《月牙儿,一晃一晃》中的比喻手法,就需要具备与“冰灯”“菱角”相关的生活经验,一个中班幼儿在理解这首诗歌的基础上仿编出了“月牙儿,一晃一晃,我说那是秋千挂在天空上”的比喻句。
3.拓展阶段:随着修辞手法经验的不断丰富,能逐渐从仿编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过渡到仿编段落;在日常生活中,会尝试运用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描述人、物或景,如一个6岁的孩子看到晚上的满月时说“月亮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看到月牙时说“月亮弯弯的,像一艘小船”。
二、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发展的教育支持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而要促进幼儿文学欣赏能力的发展,首先要帮助幼儿跨越语汇方面的“藩篱”,这样幼儿才能一步步进入作品的想象世界,体验文学美的意境。在实践中,为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育支持策略。
(一)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词语、语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上独具匠心,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文学语言范例。有研究者发现(郑荔,2009),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注重文学语汇的使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合幼儿词语选择的特点,更加注重感知觉的经验,常用具体的形象替代形容词,语言动作感和色彩感鲜明。比如,一个6岁半的幼儿说:“我的后悔只有小蚂蚁那么大。”在这句话中,“小蚂蚁那么大”就是用具体的形象代替了形容词。第二,语言符合幼儿运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幼儿运用最多的修辞类型是比喻、拟人和夸张,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大量运用这三种修辞手法。第三,语言符合幼儿表达的特点,即浅显、易懂、口语化、形象生动、具有审美色彩。这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教师为幼儿选择文学作品的参考。
在幼儿早期,教师和家长应尽可能为幼儿选择多样的文学作品,进而丰富其文学语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阅读材料往往以童话故事为主,儿童诗、儿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较为少见。然而,这几类文学作品在语汇方面各具特色,童话中的语句带有鲜明的叙事特征,同时又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散文的词句具有优美抒情的特征;诗歌中,儿歌句式多样,儿童诗语词凝练。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有利于获得更为多样的文学语汇经验。
(二)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
虽然早期阅读活动的侧重点在于发展幼儿的前阅读、前书写和前识字等书面语言能力,但我们不难发现图画书的内容往往就是诗歌、故事、散文等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文学语汇学习的核心经验。比如,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晚上》的过程中,通过对图画书画面的观察、晚上发生的事情的解读,比较深刻地理解了晚上会发生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图画书中的语句“晚上,是星星和月亮捉迷藏的时候”,请幼儿说出“晚上,是星星和月亮——的时候”,并启发幼儿将句子说得长一些。幼儿说出了“晚上,是星星和月亮一起拍皮球、跳绳的时候”,从而获得了词语和语句经验。又如,图画书《风到哪里去了》中有这样的描写:“小男孩感到太阳覆盖在他们身上,就像一只瞌睡的猫趴在他们身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柔软。”教师可在幼儿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模仿并努力说出更多类似的词句。比如,“夜晚的月光像一床棉被,盖在我的身上,好柔软,好舒服”,“我兴奋地骑着新买的小自行车。感觉车轮都快要转飞了”。
(三)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促进幼儿
获得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机会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机会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首先,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师要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并且告诉幼儿“春天来了,小草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柳树发芽了,细长的枝条像妈妈的长发在风中飞扬”,以帮助幼儿积累文学语汇;也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春游、秋游等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理解与表达文学语汇做好铺垫。其次,在日常生活环节中增加一些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比如,多给幼儿一些在阅读区域自主阅读的时间,在吃点心前欣赏《饼干歌》,吃水果时欣赏散文《橘子花》,午睡前听听小故事。第三,组织日常的专题语言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小小故事会、我爱童谣、周末趣闻等专题语言活动,给幼儿创造更多运用文学语汇的机会。第四,利用生活中师幼之间的语言互动机会,有效提升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如果幼儿在联想或运用文学语汇进行表达时出现困难,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表达的范例。比如,幼儿在观察金鱼后想用一段话来描述金鱼,但一时想不出来,教师可以先示范,如“小金鱼像时装模特儿,穿着大纱裙在鱼缸里走来走去”,由此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幼儿从审美角度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文学词语与句式。例如,幼儿在表达自己很热时通常会说“我快热晕了”。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我爸爸》这本图画书描写爸爸又高又大时,说他看起来像栋大房子。那么你很热,究竟热到了什么程度?”幼儿可能会作出进一步的描述:“我身上的汗就像下雨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蒸包子的蒸笼里一样。”
(四)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
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时,应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征,将作品中的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体现在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中。
在活动目标的设计中,教师需要分析文学作品的语汇特征,同时结合幼儿文学语汇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文学语汇目标。比如,在大班《对比歌》的活动设计中,教师根据儿歌内容提炼出“反义词”和“‘一个……一个……’语句”这两个文学语汇经验。在这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两个系列活动的目标:第一次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尝试操作图片,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在理解反义词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反义词进行描述。第二次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运用反义词学习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发现“一个……一个……”的句式以及每句话中都有一对反义词;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仿编诗歌。
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教师也应考虑幼儿文学语汇的不同发展水平。幼儿文学作品的学习经历了“感知一理解一表达”的过程,幼儿文学语汇学习大致也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过程,即幼儿对于文学语汇的感知先于理解,理解又先于表达。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小猴穿鞋》的过程中,中班幼儿对于新词语“悄悄地、偷偷地、得意地、凶猛的、笑话”的学习,表现为首先在听故事时,结合已有的词汇、生活经验和上下文来猜测这些新词语的意思,接下来在图片、动作等辅助下理解这些新词语所表现的内容,而后在表演游戏中运用这些新词语。那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促进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呢?
1.丰富幼儿文学语汇的整体听觉感受。优秀文学作品包含丰富的语汇信息,而这些信息要依赖听觉才能进入幼儿的世界。因此,在发展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时要关注幼儿的听觉感受。教师可以采用录音磁带、多媒体播放或现场诵读等方式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例如,教师在朗诵《小草偷偷地笑》时可配以轻柔的钢琴曲,让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渐渐在幼儿的脑海中丰富起来,从而加深他们对作品语汇的体验,促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2.用多种方式增进幼儿对文学语汇的理解。在文学作品学习中,幼儿运用视觉和动作对他们理解文学语汇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师呈现画面时可以结合听觉信息,也可以结合提问,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语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感性经验,从而使他们更易理解作品中出现的新词语与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比如,在大班《橘子花》的散文欣赏活动中,通过观察橘子、摸一摸橘子、做橘子花的活动。幼儿形象地理解了作品中的“金黄的”“害羞的”等词语以及“像只小灯笼”“像小姑娘的手”等比喻。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文学语汇。在感知、理解文学作品的词语、语句以及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可以让幼儿通过口头语言、动作、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作品中语汇的理解和想象。比如,在大班《风姐姐来了》的学习活动中,在幼儿欣赏、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请幼儿用动作表演风姐姐来了时的情景,或者用绘画的方式画下想象中风姐姐来了会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让幼儿在同伴面前说一说自己想对风姐姐说的话。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教师的待...janis阅读人气:2964
- 对2-6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gege阅读人气:1694
- 指导家长创设家庭科学教育环境...丰台三幼赵燕茹阅读人气:2019
- 让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提...海豚201阅读人气:1355
- 幼儿珠心算学习的特点和指导策...402168521阅读人气:154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如何利用“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枫叶红阅读人气:2757
- [园长管理]新教师如何抓好大班幼儿的常规...紫晓阅读人气:2286
- [教师工作]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花语阅读人气:1033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0
- [业务管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有哪些...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