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玩具评价的思考
作者:郭碧蓉 来源:福建省惠安县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04-22
绩效考评出台后,老师们对保教工作的例行检查有了新的理解,工作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既让我们欣喜,也让我们担忧。欣喜的是,在短短的一个月里,老师们制作的教玩具数量比往年多一倍,对玩具外形美观的追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担忧的是,一场常态化的保教工作检查,正慢慢地演变成玩具制作的竞技场,竞争气氛紧张、激烈。聆听着老师们相互交流这次制作玩具所付出的心力、体力,看着老师们疲惫的眼神,我们进而思索检查方式的合理性。
一、问题的呈现与调整
这次区域玩具制作我们采用年级间互评的方式,即小、中、大年级教师错开评比。评比之后,被评为优等次班级的老师满心欢喜,被评为一般等次班级的老师则牢骚满腹。不服输的老师到区域玩具制作的优等次班级看评比现场,寻找“落第”原因,但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并不能消除老师们的质疑。
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提高老师们对玩具的研评水平呢?于是,我们决定让老师们对互评过的玩具重新做一次年级内的自评,要求老师自评时要认真审视、仔细检查,并作详细记录。因为老师们在检查时认真观察、分析比较,就能从细微中看到别班玩具制作的精到之处,从而在比对中肯定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对优等次班级的认可也就能发自内心。这一轮自评的结果和上次互评的结果基本一致,老师们对互评结果心服口服。
二、对问题的再思考
我们努力避免评价中的不公正因素,老师们似乎对互评结果也没有了异议,但这就能说明我们的评价机制是完善的吗?经认真思考,我们看到这样的评价方式背后还是有许多值得考量和探讨的问题:“这些玩具真的实用吗”、“需要这么多的玩具吗”、“评价玩具就能带出好的区域活动实施效果吗”等等。
而临近检查时,个别老师在带班时间赶制玩具,孩子们被放任“自己玩”;为体现玩具的丰富性,老师们把所有“家底”摆满玩具柜,玩具的丰富性被高度强调,年龄特征则被弱化了;更有甚者,个别老师在玩具检查后,就把玩具全部收起,怕的是孩子们用坏玩具,下次检查得重新做。这些又说明了什么?评价方式正在变味,是制作玩具重要,还是区域活动开展重要?是老师的评比重要,还是孩子的发展重要?
答案很明确。玩具评比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教育环境,区域活动具备这样的环境,而教师是这个环境的支持者。玩具评比能促进教师玩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得到物质保障。从这个角度思考,区域玩具评比是可取的,但为什么会变味呢?
究其原因,离开了区域活动具体的游戏环境和游戏主体评价玩具制作,玩具的数量和外形美观要求必然被放大,致使老师们为追逐玩具的数量和美观而透支体力。评价显现出了功利性,评价方式变味也是应然。区域活动应作为玩具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使评价机制更为合理。为此,我们需要跟进评价策略。
三、评价策略的跟进
玩具制作评比最终要回归到区域活动本身,在区域活动中坚持对玩具制作的后期跟进是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核心。我们从区域活动研析和跟进式指导两个方面着手,以帮助教师理解玩具制作的核心价值。
(一)开展区域活动研析
1.对玩具的实效性考察
玩具要在游戏环境中被游戏主体操作使用,其游戏功能才能得到正确判断;玩具的游戏功能要经过不断地跟进和调整,玩具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才能最大化。为此,我们让老师把参加评比的玩具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组织老师互相观摩,在区域活动中观察这些玩具的游戏功能,对玩具的教育实效性做出客观评价。观摩老师在表格中记录下孩子们操作玩具的信息,观摩后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老师们达成共识:孩子并不以玩具制作的复杂和精美程度选择玩具,玩具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的趣味性才是其选择玩具的主要标准。在区域活动背景下观察孩子操作玩具,老师们获得了玩具真实的游戏信息,针对这些信息提出了具体的调整设想,如对孩子们不喜欢的玩具查询原因,或是改良玩具设计,或是停止“再生产”。老师们对玩具的改良和调整的研析过程说明:玩具评比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老师完成了区域玩具制作的任务,玩具只有被投放到区域活动中,其发展价值才开始体现;实实在在地开展区域活动,并坚持对玩具的后期跟进是制作玩具的基本。
2.对幼儿的有效观察
对孩子需求的了解是玩具跟进的依据,依赖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有效观察。在区域活动研析中,我们要求观摩者对某个孩子的游戏行为做详细描述,并针对孩子的行为,谈谈孩子的游戏需求和玩具支持设想。
观察把老师带进孩子的游戏中,让老师获得了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为保证观察的有效性,老师可选取某个观察点,关注一个孩子或一个游戏组,或某个游戏问题,经历孩子游戏的整个过程。由此获得完整的游戏信息,并借此分析孩子的游戏需求,明确玩具调整、改进的方向。
3.对玩具制作的简易化
研析中,老师们提出了困惑:“孩子的玩具需求量那么大,在老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及时跟进区域材料?”“玩具的简易制作”成了老师们研析的焦点。首先要思考“哪些是孩子们必备的区域玩具(这些玩具一定要支持到位)”;其次,要细细推敲“其中哪些是可以简易制作,不需要过度装饰的(以孩子看得懂为标准)”。教师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备全、备齐区域材料,保证孩子的活动有足够的材料支持,这是简化玩具制作所追求的目标。玩具的简易制作能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跟进区域材料的速度。
4.对幼儿游戏热情的延续
观察让老师对玩具有了不同往昔的理解。老师们在研析中交流了这样的看法:游戏水平高的孩子需要的并不全是玩具,他们常常需要半成品材料,比如在建构区,可能需要茶叶罐、各种纸盒等。老师们发现,孩子们的需要并不难收集到,但是如果提供不及时,他们游戏探究的萌芽可能就“焉”了。幼儿游戏热情的延续是玩具制作后期跟进评价的可持续价值本位的体现。区域活动是朴素、真实的学习历程,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和琳琅满目的玩具。立足于观察,及时提供游戏材料延续孩子们的游戏热情,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玩具制作后期跟进评价,是在区域活动背景下考察玩具、研析孩子的更为有效的评价方式。后期跟进评价改变了老师的玩具评价观,转变了老师重视玩具评比而忽视区域活动开展的行为。
(二)实施区域活动跟进指导
区域活动观摩告一段落,而在自制玩具的支持下,班级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所进步,我们不得而知,评价体系再次出现了空白。管理者应对班级区域活动进行不间断地跟进评价和指导。
首先,要用欣赏式的指导,发现班级孩子游戏过程中的新创意,注意与老师交流的语言艺术,如“我看到了孩子们……这多么令人开心啊!”相信老师接下来的话语会是“我也看到了孩子们……他们还有……的新创意”。这样既分享了孩子发展的喜悦,也激励了老师的工作。其次,要分享想法,注意跟进指导的管理艺术。如以委婉、谦逊的方式提出的建议:“我有些想法,你看……这个办法可行吗?我们能不能这样……”既能说服教师,又能体现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指导水平。如果不能说服教师,就要反思所提建议是否合理可行。管理者应善于吸收一线教师的教学智慧,使自身在跟进中获得提升。最后,要有后期的跟进指导。管理者把游戏中的不足以商量的语气、建议的方式向老师提出,如“我们再试一试,下次,我再来看看……”,老师就能较愉快地接受并改进。当然,管理是需要延续性的,管理者下一次的跟进应当如约而来。
管理者以指导者的角色进入班级,与老师平等交流,交换意见,对区域活动进行跟进指导,督促教师及时调整、更新材料以跟进孩子的学习需要,使玩具制作有了持续性。变评价为跟进式指导,是评价形式的转换,缓解了僵硬的评价机制给教师带来的不必要的紧张感,营造了宽松的工作和管理氛围,也体现出评价机制的人文含蕴。
玩具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体现在评价过程由玩具评比拓展到区域活动的研析,再到区域活动跟进式指导,变评价为研析和跟进指导。评价的对象拓展了,评价的形式变化了,评价的性质转型了,实现了从玩具、教师、幼儿等不同层面,多角度地对区域活动的管理。因此,作为管理者,应理性分析一线老师的声音,始终把评价方式的最终受益者——孩子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以教师评价促进孩子的发展,以孩子受益的多少来决定教师评价方式的取舍。
- 相关博文:
- 管理者的思考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098
- 万圣节家长的思考?haiyuegu阅读人气:1440
- 对不起,引起的思考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211
-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中团队管理...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662
- 从一句引语开始的思考youjiaorenaa阅读人气:111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就只有指幼儿...小蝶阅读人气:1007
- [教师工作]幼儿园里都有哪些区域活动?我的心机阅读人气:452
- [园长管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为什么要创设...不爱豆腐阅读人气:553
- [教师工作]幼儿不知道爱惜玩具怎么办?莲阅读人气:938
- [业务管理]区域活动记忆cleaner阅读人气: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