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从大班歌曲《秋天多么美》的教学设计谈起
作者:吴邵萍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06-16
《秋天多么美》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俗称“统编教材”的《幼儿园教材·音乐·大班》中的一首经典歌曲。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但近年来,一般的音乐教学活动设计都相对更侧重于形式的新颖,而不太重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思维发展促进价值,因而往往容易使得听课者、评课者都被形式所迷惑,甚至执教者自身都被自己的形式所“淹没”,不知道自己想追求的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类似《秋天多么美》这样的经典教材现在少人问津,几乎已经被人忘却,以至于很多年轻教师不知道它怎么上,或根本不知道有此教材。
如何让“老课”焕发出“新意”呢?如何帮助幼儿提高思维的效率,让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所学习的材料?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如何通过歌曲学习推进幼儿的思维发展,让幼儿通过多段体歌曲的学习,尝试有依据地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过程中刚建立的新经验,不断给予幼儿挑战的刺激,调动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其主动地建构,进而学会歌曲,就成为我主要思考的核心。
01 通过激将法,给幼儿适宜的激励和挑战
利用挑战性来调动大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本活动中,教师就是通过有坡度的挑战,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真正实现由“他要”为“我要”,让幼儿通过认知挑战的不断成功来体会成就感。
歌曲《秋天多么美》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每一段的歌词都是文学性很强的书面语,再加之歌词的内容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认知经验作为理论基础,这些都给幼儿学习歌曲造成了障碍。如果只是按常规歌曲学习的方法,幼儿必然会无兴趣。而教师采取激将法:“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长、很难的曲子,我很担心你们学不会,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啊?”教师先将挑战性任务抛出,立刻激起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全体幼儿立即跃跃欲试地说:“什么歌呀?你赶快唱吧。”瞬间就使幼儿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
接着,教师继续用有些担心的情绪说:“那你们就试一试吧。看你们到底能不能学会?”这就更加激起了幼儿迎接挑战的欲望。
此时,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要求:“那我再唱一遍,你们验证一下刚才说的话在歌里是怎么说的,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吗?听听看,哪句在前,哪句在后面?你们能不能想出好办法很快学会这首歌呢?”
教师对于幼儿的挑战要求不断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动力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促使幼儿对于每一个环节产生了积极的验证期待。“歌里的话是怎么说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你们敢肯定吗?”“你们猜测一下,第二段和第一段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下面老师唱时,你们仔细听,和自己猜测的是否一样?”……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让孩子始终期待着:下面是什么?和自己猜测的一样吗?
02通过不带评价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展现自己的初步认识
本活动中,我注重让幼儿充分展现他们各自的已有经验,提供让幼儿通过对当下学习内容的理解来自己寻找答案和做出解释的机会。教师开始只是一个倾听者,接纳幼儿现有的水平,对于幼儿的解释不评价对或错,重点是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其利用各自原有的经验来解决当前面对的问题。然后,再立足于幼儿已有的思维水平,用问题促使幼儿自己产生疑惑,形成认知冲突,以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幼儿主动去寻找答案。
在本活动的开始环节,教师清唱完歌曲后,让幼儿谈谈自己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了歌里有“秋天多么美”,歌里有“来来”,有“桃花嘴巴裂开了”……
此时,幼儿说出的语言都是自己对秋天的原有认识,或是用自己熟悉的口头语言来谈歌曲的内容。虽然幼儿没有说出歌词的内容,但教师先接纳了幼儿的看法,其目的是了解幼儿在第一遍倾听后接受了多少信息,也鼓励了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知道的信息,无论其知道多少或回答正确与否,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知道歌词内容的成就感。因此,在幼儿发言后,教师不加评论地说:“哦,你听到的内容是这样的。还有谁听到了什么?”
在幼儿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已有经验后,教师再提问:“歌曲里说的话和你们说的话是一样的吗?你们能肯定吗?”这样就促使幼儿对自己原有的答案产生了怀疑,发现了问题,引起了争论,激起了幼儿主动要再听一遍歌曲的需求,在进一步倾听中主动寻找答案或验证自己的已有经验。
同时,教师还注意根据幼儿的说词来引导幼儿明确倾听中应注意辨别的具体内容和线索。如,有幼儿回答:“歌里有嘴巴裂开的。”教师接着问:“什么东西嘴巴裂开的呢?”有幼儿回答:“桃花嘴巴裂开了。”教师笑着问:“是桃花吗?”此时,有幼儿不敢肯定:“好像是吧?”其他幼儿说:“不是。”看到幼儿冥思苦想的样子,教师又问:“歌里到底是不是这样唱的呢?这次老师再唱一遍,请你们给老师一个肯定的答案,看你们谁能用歌里的话来告诉大家。”于是,幼儿跃跃欲试地齐声说好。
教师通过问题引起幼儿对自己现有经验的质疑,引起他们的思考,激起他们再进一步听歌曲验证的愿望,使其主动地去澄清——自己说的这句话在歌词里到底是怎么说的。
O3 通过高结构的问题,引导幼儿将学习材料结构化
《秋天多么美》有三段歌词,且每一段都有副歌部分。如果教师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逐段重复教,幼儿很快就会产生认知疲劳。因此,教师将歌曲结构化,将三段歌词归类成相同与不同两个部分,引导幼儿将关注点聚焦在歌曲结构的规律发现、总结和运用上。这就让这些规律——“相同”与“不同”始终成为幼儿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基础,成为后面假设、判断、推理的依据,幼儿不断调动刚学习的新经验以及用自己的思考来提出一个设想,经历对问题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在思考歌曲内容和结构的过程中,自然地和主动地学习了歌曲。
在学习第一段歌曲时,教师主要是帮助幼儿建立歌词内容组成的基本框架结构表象。教师通过清唱、提问以及画歌词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歌曲有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一共有四句,后面部分有三句,理解并记忆每一句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为与第二段的比较做好准备。
在学习第二段歌曲时,教师主要引导幼儿与第一段进行比较找规律。初步发现两段的前面四句中的第一句和后面三句完全相同,只有第二、三、四句的歌词不同,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歌曲的结构组成规律。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第二段时,教师通过清唱、提问、观察图画等方式,引导幼儿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新经验,吸引幼儿自觉地去倾听、观察,与第二段比较异同,建立歌曲组成的框架结构规律,为第三段的推理做好准备。
在学习第三段歌曲时,教师主要引导幼儿调动刚建立的歌曲组成规律进行推理。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二段图谱(棉花、水稻)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有依据地预测第三段可能唱的内容。教师提问:“它可能唱的是谁,它可能在什么地方和第一、第二段相同,什么地方和它们不同。”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推理第三段歌词内容“可能是什么”,引起幼儿进一步倾听和保持学习第三段歌曲的主动性。当幼儿猜测出内容后(在秋天收获的农作物有玉米、高梁、黄豆……),教师先说“有可能”,肯定他们的思维方向是正确的,然后再邀请幼儿自己通过倾听范唱来验证。当教师清唱第三段歌曲时,全体幼儿都非常迫切和专注地倾听,并在自觉地逐一验证自己的猜测。
综上所述,思维发展与学习歌曲不是彼此分离的两件事情。教师通过一系列以思维为基础的问题,推进幼儿的歌曲学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层层地提出新要求,调动幼儿强烈的学习渴求,不断地挑战幼儿听辨、记忆水平、想像联想及推理能力,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规定的任务之中,并采取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学习歌曲的过程就是幼儿不断挑战,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思维导向的教学设计程序引领下,幼儿在学习歌曲时不得不思考歌曲的内容和结构,从而能更好地记住学习材料。
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都是建立在以思维发展为导向的基础上的,教师的问题都是指向幼儿的思考。教师不断地激发幼儿迎接挑战的愿望,让幼儿认识到学习的要求,将教师的要求转化成幼儿自己内心的需求,促使幼儿自己在积极地去追求新的任务和努力完成新的任务。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大班音乐活动《秋天多么美》说...小珍阅读人气:1454
- 大班音乐活动:《秋天多么美》小珍阅读人气:1432
- 在石头创作活动中提高大班幼儿...风来云走阅读人气:1575
- 在生活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仙林奇境阅读人气:1298
- 家园合作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舞香摇曳阅读人气:151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新教师如何抓好大班幼儿的常规...紫晓阅读人气:2277
- [教师工作]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幼小衔接课...meili@xinqing阅读人气:4821
- [教师工作]求一份大班音乐公开课的教案小谢胖胖阅读人气:3154
- [教师工作]幼儿园小中大班上课时间为分别...李岚阅读人气:12787
- [教师工作]我是大班实习教师,如何开展幼...韦庆良阅读人气: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