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请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作者:刘传凤  来源:江苏省海安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7-21
案例1
大班科学探索活动“磁铁”正在进行最后一个环节,老师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住。阳阳刚拿起手中的磁铁放到旁边小朋友的脸上,老师走过来大声斥责他:“你怎么这么调皮,快放下!”阳阳看着老师发怒的脸,怔住了。在这之后的探索中,他都不敢尝试,只是茫然地看着周围的同伴。
 
案例2
大班科学活动“沉浮”,孩子们正在探索怎样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他们很快发现了用盐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但他们还不满足,继续很专注地探索着,结果又发现,盐的多少与沉浮也有很大关系,还知道了悬浮。虽然探索的过程很慢,但是老师并没有打断孩子们的活动,只是在一旁悄悄地观察并给予适当指导。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小片段,但很显然,案例1中的老师没有了解孩子的真正意图,打断了孩子的探索,以“判官”的身份评判幼儿探究的对错;而案例2中的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孩子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自主去发现、去探索,充分发挥了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所谓安全的心理环境,顾名思义,是指建立一种不受束缚,不屈从于权威,孩子敢想、敢说,没有威胁、批评,且不同意见、想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特别强调要建立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为儿童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因为孩子只有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才能大胆探索,积极思维,踊跃表达。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创设这样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呢?
 
首先,在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力。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但有时这种探究却带有一定的“破坏性”。作为教师,要接纳和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的差异,支持和尊重幼儿。
 
案例:给青菜喝牛奶
吃点心时,有小朋友报告:“老师,宣宣给青菜喝牛奶!”我转身一看,宣宣挥动手上已空的牛奶杯,兴奋地对我说:“老师,妈妈说喝牛奶长个儿!”看着他天真烂漫的笑脸,我说:“那我们每天给一盆青菜喝牛奶,给一盆浇水,看看到底哪盆青菜长得快,好吗?”宣宣点点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很自信地给自己管理的青菜喝牛奶,并做观察记录。经过一星期的比较,宣宣在自己的实验中得出结论:青菜喝牛奶要死的,它更喜欢喝水。
 
面对孩子的错误,教师不是“大发雷霆”,而是鼓励幼儿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的做法不仅呵护了幼儿纯真、美好的心灵,而且满足了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愿望,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其次,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多交流、多探讨。
在活动中,幼儿会产生很多疑问,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都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作为老师,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除此之外,还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在“畅所欲言”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案例:下落更快
科学活动“落下来了”中,孩子提出问题“怎样让落得慢的更快落下?”我鼓励孩子自己动脑,自由探索。孩子们各自想着不同的办法,各抒己见,大胆想象,并操作验证。烨烨说:“我把盒子绑在羽毛上,羽毛比刚开始的时候下落快。”罗罗说:“我把纸团成一团,也比以前下落快了。”孩子们拿着记录表互相交流着实验的结果,明白了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面积和重量有关系。
面对孩子抛过来的球,老师没有回避,而是巧妙地接住,并打了个漂亮的回手——提供了安全的心理环境,还给了孩子。这样的回手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孩子们在接球——探索的同时,积极投入,提升了经验。
 
第三,让幼儿自主选择探究主题、探究方式和活动材料。
1.引导幼儿自主决定探究主题。
在一些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游离于活动之外,对老师确定的探究主题不感兴趣。因此,引导幼儿自主决定探究主题,老师才能从幼儿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他们积极探讨,让探究氛围更加健康、愉快。
 
案例:紫薇格格
一次午饭后,我带着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花园里散步,一棵开满紫红色小花的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花好美啊!”“它是什么花呢?”“它叫紫薇树,开的花叫紫薇花……”没等我说完,孩子们立时像炸开了锅,“它是不是还珠格格里的紫薇?”……我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观察紫薇花是怎样的,由此生成了“开满鲜花的树”“我为小树找伙伴”“树生长的环境”“绿色家园”等主题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生成活动的纵深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自己愿意探索的活动老师当然要给予支持,这也有利于建立友好、和谐的师幼关系,为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打下基础。
2.引导幼儿自主决定探究方式。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有权选择探究活动的方式,老师不可直接控制,而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环境中快乐地探索。
案例:小灯泡找朋友
在科学活动“小灯泡找朋友”中,我不提具体要求,而是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玩具怎么玩,有什么道理。孩子们主动探索,用纸记录下每一步方法,然后验证,哪一步对了就继续实验,哪一步错了就从头再来。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最后,完全由他们自己摸索出了这个玩具的玩法,也明白了其中的科学道理。
在探索过程中,老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为孩子提供了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内心是愉快的,行动是积极的,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孩子的多种智能活动才是最主动、最有效的。
3.让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
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并决定用材料来做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利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经验,更能给孩子一种不受约束,不同想法都能得到重视的心理支持。
 
案例:小灯泡找朋友
在科学活动“小灯泡找朋友”中,我准备了丰富的材料:电池、小灯泡、电线、包装绳、布条、毛线、记录板、记录笔等。在活动过程中,我还根据不同水平、不同特点幼儿的需要,对材料进行了调整、增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关系,明晰自己的探究过程。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有助于师幼之间感情的融洽,能使孩子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发现需求。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18期专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7~18个月婴幼儿操作性活动的设计

下一篇:让宝宝顺利度过恐惧心理!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