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阅 用情读——由图画书《漏》展开的系列活动
作者:沈颖洁 来源: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幼教办 上传时间:2010-03-02
在漆黑的夜晚,各怀心事的小偷和老虎都来王老汉家偷驴,可是,他们撞上了——“漏”!画家用童趣盎然的角色造型、细腻传神的笔触、动感十足的画面呈现了一出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原汁原味的中国图画书《漏》在众多泊来绘本中显得尤为珍贵。于是,我以人手一本的数量将《漏》投放到了图书角,期待能就此和孩子们展开一次中国民间故事的探索之旅。
漏——啥意思?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孩子们拿到书后都会边看边笑,但和孩子们一聊,却发现他们对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我决定带着孩子一同来理解故事。
在首次集体阅读中,我带着孩子们一同进入了这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民间故事。“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孩子们迅速进入了情境。快看,那大胖驴胖得那么显眼,难怪小偷和老虎要打它的主意;再看那小偷和老虎,神情与动态间都透出了各自的心理活动。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揣摩着故事角色的心理,既紧张又兴奋地期待着一场好戏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上演。…悉悉索索……’咦?什么声音?王老汉惊醒了。‘管他贼哩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当我用宋丹丹式的口吻讲完后一句老奶奶说的话时,我故意来了个停顿,环视四周,孩子们笑得很茫然。
“听明白了吗?还想再听一遍吗?”我故意卖了个关子,随即用那老奶奶的口吻放慢语速又讲了一遍,同时伴随着手中的漏沙演示。这一回孩子们反应过来了,“哦,原来是漏沙的漏,漏雨的漏啊。”“是呀,这半夜三更冷不丁地听到老奶奶的这句话,谁都会反应不过来的。你看你们听了第二遍算是明白了,可小偷和老虎明白了吗?”再引导幼儿仔细看那画面上的小偷和老虎,抓耳挠腮,翻着白眼,估计它们没听明白。“那么小偷和老虎心里想的‘漏’到底是个什么家伙呢?”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孩子们理解了,正是老奶奶这句话引出了一场误会,并随即演变成后面一系列戏剧性的故事。了解了个中蹊跷的孩子们看着故事中傻里傻气的老虎和小偷,越发感到有趣,也越发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小偷和老虎,因为他们已经理解“漏”在不同角色的心里有着不同的含义,而这就是故事的情趣所在。
就这样,在第一次集体阅读时,我把目标定位于先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因此我尽情地抖开关键包袱,理顺故事脉络,从而使孩子们畅快无阻地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漏—一有点意思!
阅读图画书《漏》就像是看一出情节跌宕的喜剧。当发现原本平淡普通的文字背后藏着有待发掘的奥妙时,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随之迸发。因此,第二次集体阅读时,我让孩子自主阅读,交流、分享各自对画面细节的理解,并将自己发现的小秘密变成问题来考考同伴。
问:“扉页上的碗是干什么用的?画家为什么要画一只大碗呢?”
答:“看看封底不就知道了。那碗是用来接漏下的雨水的呀。画家把碗画在扉页一定有道理的。”“看看这只碗,破了好几个缺口,但是还在派用场,说明老爷爷老奶奶生活不富裕。”
孩子们不放过图画书的每一个细节,扉页与封底上的大碗确实有着自问自答的含义,在形式结构上相映成趣,还传递出丰富的生活气息和故事的背景信息。我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观察与推理水平。
问:“这一张大大的跨页上为什么有三只老虎?”
答:“怎么会是三只老虎呢?当然是一只,它是先这样……再这样……然后又这样!这样看起来就像动画片一样!”
看来,孩子们对画面中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些静态的画面在他们头脑中已经转变成了动态的情景,伴随着想象与创造的阅读充满趣味禾口挑战。
问:“后来那头大胖驴到底有没有被偷走呀?”
答:“故事里没说,但是我知道。因为你看最后天亮了的那一页,窗户里明明还露出半截驴耳朵,说明小偷和老虎都没成功。”
孩子的洞察力让我叹服,图画书中的画面往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许多内容虽然没有详尽的文字表述,但画面中已埋下了许多值得探寻的伏笔。在质疑和释疑的问答过程中,孩子享受着自主阅读、主动发现的快乐。
读出喜剧昧
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画面效果,《漏》都透出一股浓浓的中国气息。经过前期的两次阅读,孩子们对这个故事愈发喜爱,也产生了进一步讲述、表演的愿望。于是我将第三次集体阅读定位在品味艺术风格、尝试生动演绎故事上。故事中有一段精彩的情节:小偷从树上落下,砸在了老虎背上,受惊的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连贯的画面充满了戏剧性,文字也简洁到了极致:“小偷脚下一软,‘妈呀,妈呀!’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岗。嘭嗵!一头撞在了大树上!”这么一小段文字和画面紧紧地抓住了孩子的心,孩子们看到这里总是异常兴奋,跃跃欲试。于是,我和孩子们重点讨论用怎样的语速来讲述。“慢一点,这样我们可以听得更清楚。”这个要求有点出乎意料,却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应孩子们的要求,慢条斯理地讲述起来。“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跑过了——驴背山——”,伴随着我不紧不慢的念白,孩子们笑了,他们感受到了紧张的情节与缓慢的语速之间的不和谐。我照样慢条斯理地念白,终于,有个男孩忍不住了:“老师,你还是快快念吧。不然太不过瘾了!”
“好,没问题!”我连忙运了口气,“小偷脚下一软,‘妈呀,妈呀!’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岗……”我连珠炮式的语速将紧张的氛围推至高潮,而孩子们的心似乎也提到了嗓子眼。“……嘭嗵!一头撞在了——大——树——上!”随着我铿锵有力、一字一顿的结尾,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一边鼓掌一边模仿起来。
有魅力的画面,有魅力的文字,还需要用有魅力的语言来演绎。我通过细腻地处理作品的语音、语调、语速来演绎作品,不仅能传递出作品的内涵,而且能让孩子深深地体会作品的意境。读出中国元素。
孩子们对这本书的表演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我们决定将它搬上“舞台”。演绎图画书的过程又恰好是一个帮助孩子再次品读书中的中国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的过程。
“什么是民间故事?就是很有名气的故事吗?”
——担任报幕员的女孩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民间故事就是从很早很早以前流传到现在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可能你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听你们的爷爷奶奶讲过,你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也可能听他们的爷爷奶奶讲过……从很早很早以前一直流传下来。等你们长大后,也可以讲给你们的小宝宝听,然后你们的小宝宝再讲给他们的小宝宝听,让这个故事一直一直流传下去,好吗?”多么有意思的文化传承,孩子们对那些祖辈们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充满了期待。而随即开展的调查“爷爷奶奶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再次拓展了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关注。
小偷:“漏?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听说过漏!”
老虎:“漏?我翻山越岭那么多年,还从来没听说过漏!”
——对语词敏感的孩子发现了其中的成语
排练对白了。剧中的老虎和小偷有着大致相同的对白,但是细节处又有变化。
“翻山越岭就是翻过了好多座山,爬过了好多山岭。走南闯北就是到过南边,到过北边,到过很多地方。咱们中国人很聪明,只用四个字就把意思说明白了。这里的‘翻山越岭’和‘走南闯北’是成语,以后我们上小学还会接触更多成语呢!”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们对学习成语的兴趣在悄悄萌发。
“雨怎么跑到屋子里面了,可不就漏了吗?”
——孩子们发现了中国汉字的精妙
绘制宣传海报了,孩子们建议参照绘本封面,用毛笔来书写剧名《漏》。摆上笔墨纸砚,孩子们看着我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这个字是三点水的偏旁,说明这个字和水有关。旁边‘尸’像一个屋顶,下面有个什么字?”孩子们猛地发现了一个秘密:“雨!雨怎么跑到屋子里面去了,可不就漏了吗?”我适时地赞叹:“中国人发明的汉字真有意思。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到时候可以学到更多的汉字哦。”相信带着这份对发明汉字的古人的崇敬之情,孩子们会更加关注奇妙的汉字。
图画书的品读如同一次旅行,每一次驻足远眺都会有新的欣喜。理解故事内涵,解读画面细节,诠释作品风格,赏析精妙语词,探寻文字奥秘……当我们心满意足地合上手中的图画书时,那些故事、那些画面、那些语言都已深深地留在心里,而一些幸福的种子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发芽。如果爱一本书,那就一遍一遍地用心阅、用情读吧!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中心幼儿园“安全教育月”系列...梦之约阅读人气:890
- 幼儿园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方案李老师阅读人气:1425
- 大三班英语节系列活动暨迎新年...彩色和弦阅读人气:2443
- 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爱的乐园阅读人气:1369
- 图画书活动设计:你看起来好像...快乐婆婆阅读人气:157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语言活动如何提高问题的针对性...雪阅读人气:1495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0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007
- [园长管理]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户...雪阅读人气:2503
- [园长管理]希望姐妹提供中秋节活动方案joie阅读人气: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