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阅读图画书自有其规律
作者:张鹏 来源: 上传时间:2014-07-07
从理解图画形象,到理解事件行动,再到角色状态理解——学前儿童阅读自有其规律。
研究表明,在10秒的绘本阅读时间之内,一张图片的注意时间是7秒钟上下,对于文字的注意时间是0.25秒到1.5秒,这是3岁到6岁孩子在读书时眼球运动的状态。如果你了解了这一秘密,还会嘟囔“为什么我的孩子看书一点也不仔细,一点也静不下心”吗?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林慧博士对学龄前儿童的阅读进行了长期研究,她建议家长们,不要放弃4到6岁学龄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别因为学龄前儿童阅读时注意力短暂的规律而感到沮丧。
学前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是口语、图画、文字等符号系统相互作用的多元模式意义建构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儿童最早接触到的书面阅读材料是图画故事书。图画故事书阅读为儿童提供了与图画、文字以及口头语言等不同符号系统产生互动的大量机会,是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在内的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重要活动情境。图画故事书中的图画与文字一样具有叙事的功能,是儿童理解故事内容的重要信息来源。眼动研究表明,不管是独自阅读还是亲子阅读,学前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图而非文字。
学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有规律
如何搭建一个框架来评估学前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此,李林慧做了尝试,借鉴国际范围有关儿童故事理解和图画理解的研究成果,她将原有的“故事语法”与“视觉语法”相结合,提出对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儿童对于图画形象的理解水平,分析儿童视觉阅读过程中图画建构意义发展状况;二是儿童对于事件行动的认知水平,考察儿童阅读图画书时能否连接不同图画形象并推理图画形象之间的关系;三是儿童对于图画书角色状态信息的捕获水平,了解儿童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对故事行动主体特征及状态变化理解情况。“如果儿童能理解图画书中的主要图画形象、事件行动和角色状态,就表明他能够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故事的整体内容,因而,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李林慧说。
《好饿的毛毛虫》是美国作家卡尔创作的经典儿童读物,这是一本“图画和文字都可以自己讲述故事”的图画书,图画和文字之间是对称的关系,即提供相同的信息,叙述同一个故事。这种图文关系下,以读图为主的学前儿童能够从图画中获得较为完整的理解,而不会受到识字水平的影响,有利于表现出图画故事书认知与理解的真实水平。
卵、毛毛虫、蝴蝶、月亮、叶子、太阳、苹果、梨、李子、草莓、桔子、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甜筒……在《好饿的毛毛虫》图画书中的图画形象约有32个,学前儿童对于图画形象的理解表现最好。图画书中体现的事件行动则包括躺、爬出来、找、吃、钻、变成等16个;角色状态包括小小的、又小又饿、痛、又肥又大、漂亮等11个。
研究主要通过对于孩子的眼神的路线追踪,3到6岁的儿童对于每张图片的集中注意的时间长度约为7秒上下,对于句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只有1秒不到。而对于图片的注意力的时间根据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是3岁和4岁的儿童,差异并不大。
但是对于句子部分,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非常明显的上升。从0.25秒到1秒半。
而且,研究还发现,孩子在看关键图片的时间远远超过对整个图画的关注程度。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儿童在各项上的理解得分的组间差异都非常显著,“这标志着4~6岁可能是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迅速发展的时期。例如,4岁到5岁儿童理解事件行动的能力迅速提高,开始接近于对图画形象的理解水平,这说明4~5岁可能是儿童阅读理解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于容易引起儿童关注的图画形象、由不同图画形象之间的关系直接表现的事件行动、由图画形象的大小及色彩等可直接观察到的信息表现的角色状态等有利于学前儿童阅读理解,是他们接受信息的容易之处。
那些不容易引起注意的图画形象、未由不同图画形象之间的关系直接表现,需要联系前后页图画信息进行理解的事件行动、与未关注和理解的图画形象相关的事件行动和角色状态,以及角色的内部心理状态等成为了儿童理解的难点。例如书中“毛毛虫”分别以三种形式出现,一是未出生时候的“卵”,二是毛毛虫,三是蝴蝶。对于占据整个页面的毛毛虫和色彩鲜艳的蝴蝶,学前儿童识别度很高。而对于颜色偏灰白、占据页面篇幅较小的“卵”,不少儿童并未发现。
遵循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规律指导阅读
目前,早期阅读活动在国内的幼儿园中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这些活动对于促进学前儿童的早期读写能力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呢?由于缺乏对学前儿童读写能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以及对学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关键经验的了解,许多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指向并不明确,要么过分强调识字而违背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规律,要么仅仅将图画书阅读作为促进儿童认知或社会性发展的载体或者手段,这些活动偏离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教育价值,在促进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有效性上大打折扣。“学前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能够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帮助教师合理、有效地设计与组织以促进幼儿阅读理解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早期阅读活动。”李林慧说。
其实,图画形象是图画建构故事意义的基本元素,直接代表物质世界中的人、事、物等对象,通过联系已有的生活和认知经验,儿童比较容易理解这种由图画直接表征的意义。对事件行动的理解则要求儿童综合来自不同图画形象的信息,对图画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而儿童在4岁以后整合图画信息、对图画进行推理的能力增强,因而其对事件行动的理解水平也迅速获得了提高。对角色状态的理解除了要求儿童能综合图画信息进行推理外,还需要儿童具有一定的心理理论能力,能够推断角色的心理状态。然而儿童在4~5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心理理论,识别和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水平有限,因而虽然4岁以后儿童角色状态的理解开始有较大进步,但其整体水平还是不高。
李林慧建议,依据3~6岁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在促进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教育和干预实践中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优先发展图画形象理解。在阅读活动中,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等轻松愉悦的互动,可激发儿童在书中搜索与观察图画形象的兴趣,帮助儿童学习用语言标签对图画形象命名,还可相应拓展儿童有关图画形象所表征对象的经验,为进一步理解事件行动和角色状态打下基础。
二是活动目标依图画形象理解、事件行动理解、角色状态理解的顺序递进。如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侧重发展对图画形象以及由图画形象之间的关系直接表现的事件行动的理解,4岁到5岁孩子可以侧重于发展对需要联系前后图画内容进行推理的事件行动以及角色外观状态的理解,而5岁以上孩子可以侧重于发展对角色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
三是分析儿童阅读难易点,活动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在阅读活动开展之前,家长、教师应仔细分析图画故事书内容,对书中的图画形象、事件行动和角色状态按理解难度进行分类,预计儿童可能自己理解的内容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难,以便合理安排活动各环节的顺序与比重,做到有的放矢地帮助儿童理解图画书内容。
原载《文汇报》20l3年lO月24日14版
原标题为:《学前儿童阅读自有其规律》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园教师儿童文学与图画书阅...elf333阅读人气:1258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静透尘埃阅读人气:1612
- 儿童阅读不能等待,儿童到底该...甜心巧克力阅读人气:867
- 图画书:小鼹鼠的故事快乐婆婆阅读人气:2006
- 图画书活动设计:你看起来好像...快乐婆婆阅读人气:158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9
- [园长管理]一所新的幼儿园开园,园长要做...杨梅阅读人气:7102
- [教师工作]孩子上小学前要学会什么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31
- [教师工作]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小蛋蛋阅读人气:3056
- [教师工作]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dingyanfei阅读人气: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