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活动中把握好“五坚持”

作者:朱媛媛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2-07
“三张广告纸是怎么落下来的?哪张纸落得最快?”听到老师的指令,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地操作起来,并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纸团是直的落下来的。”“‘纸丫’是一转一转扭下来的。”“纸片是像树叶一样飘下来的。”整节活动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孩子在玩撕纸片、丢纸头的游戏,老师没讲什么科学道理,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活动后都能在黑板上画出纸团、“纸丫”和纸片的降落曲线。
这个案例来源于在浙江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教育创新大会首个项目——“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会”上,上海徐则民老师执教的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徐老师较好地把握了“教”与“不教”之间的平衡,通过引导孩子在玩中比较纸片落下来的不同状态,让孩子们在玩一玩、说一说的过程中轻松地获得了经验,促进了孩子的主动发展。
如何组织好幼儿园的集体教学,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由此联想到最近观摩的几个活动,归纳其中许多好的做法,笔者认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好“五坚持”:
一、坚持活动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教育活动应当是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计划应立足于对幼儿的了解,预设的计划应当是富有弹性的,应当根据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随机调整,切不可苛求教育活动按预设方案一丝不苟地展开,一成不变地进行。
如:大班数学活动“6的加法”,环节一是“按标记找座位”,环节二是“根据每组男孩、女孩人数及总人数列出6的加法算式”。环节一开始后老师提出座位要求:共分三个小组,每组坐6个孩子;第一组座位标记是数字1和女孩标记,第二组座位标记是数字3和男孩标记,第三组座位标记是数字2和女孩标记。活动开始,老师引导孩子们分析了标记后发出指令:“请小朋友按标记找座位。”孩子们呼啦一下,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但每一组都和标记要求的坐法不同。
“呀!小朋友没有理解标记。”听课老师开始窃窃私语,并暗暗地为执教老师着急。很显然,孩子的行为表现打乱了教师的预设计划。
这时,执教老师不紧不慢地拿起第一组的标记牌:“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1个女小朋友。”“每组要求坐几个小朋友?”“6个小朋友。”“现在第一组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个女小朋友?”“6个小朋友,5个女小朋友、1个男小朋友。”“根据标记应该怎么坐呢?”“只留一个女小朋友,其他女小朋友离开。”没有小朋友离开座位,显然孩子都不想主动离开。“谁离开呢?要离开几个?”“石头剪子布,谁输谁离开。”“现在第一组中男小朋友坐得对不对?应该有几个?怎么办?”“应该坐5个男小朋友,还要再过来4个男小朋友。”就这样,在教师的有机引导和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孩子们按照标记要求调整好了座位。其间教师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调整预设计划、转移活动重点,使孩子们在自选座位——调整座位的师生互动过程中,不仅深刻地理解了加法的涵义,而且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减法的涵义,为学习减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教学具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直观的教学具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可操作的教学具为幼儿操作实践提供了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提供了支持性环境,能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如:语言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采用的故事书角色形象生动,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翻动,实用性、直观性、趣味性、操作性强;健康活动“我们的牙齿”,采用的幻灯片、动画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牙齿的生长过程,使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牢牢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科学活动“看谁落得快”,提供了纸片、纸球、纸盒、果奶瓶等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为孩子的自主探索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坚持方法、手段的游戏性和多样化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方法、手段应做到游戏性和多样化,这样才能为幼儿所喜爱并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主动活动。
如:语言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述了形象逼真的图画书上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小兔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的,大家学着小兔的样子做一做”,孩子们学着小兔的样子用模仿动作去测量“爱”,他们使劲伸长手臂“伸得不能再伸”,使劲踮起小脚“高得不能再高”;“你爱自己的爸爸吗?你有多爱自己的爸爸?你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孩子们自发地两两结伴拥抱在一起,并跟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一起用言语、动作忘情地表演起来。
四、坚持问题引导的指向性和开放性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提问来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和探索,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具有指向性和开放性。即指向幼儿的操作、探索与思考,能够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发幼儿想象,激发幼儿自由地表达。
如:数学活动“8的分合”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比较:这两份作业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种分法更好,为什么?这些作业中还有哪些问题,怎样帮助他?这一组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开放性,需要孩子仔细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并认真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尝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启发孩子思考,更重要的是将尊重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这一理念落到了实处。
五、坚持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活动中要注意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要有意识地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有效地引导孩子进行双边活动,让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实现有效互动。
这在数学活动“8的分合”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活动开始,幼儿通过自主操作活动“分豆和分棒”,取得了初步的分合经验;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分析归纳出8有几组分合,什么样的分法最简便、快捷。整个活动教师注意充分调动孩子的操作经验与大家共享,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达到了高潮。
徐则民老师的活动“一样的纸落下来会不一样吗”,通过“三张广告纸是怎么落下来的,哪张纸落得最快”的问题引入,然后提供相同的材料——纸,让孩子们在玩一玩、撕一撕、丢一丢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轻松地获得经验——相同的纸在改变了形状后有不同的降落曲线;接下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述说,是孩子们获得经验的淋漓展现,更是他们经验共享的绝佳时机,其间每个孩子获得的经验得以最大化,实现了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的有效互动。
编辑:cicy
 

上一篇:从“娃娃家”看托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互动方式

下一篇: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