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蜂蜜水该谁喂?
作者:徐丽娟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体局教研室 上传时间:2013-06-23
进入秋高气爽的季节,班里年轻的家长普遍反映相似的问题:孩子出现诸如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无缘由地流鼻血、干咳、口腔热疮、便秘……种种不适让孩子和家长都不安生。让家长疑惑的是:孩子平时也喝不少水,可是症状也没有改善。小班的张老师也发现:刚开学不久的孩子们都多多少少地出现了类似的问题。面对出现的问题,老师们迅速采取了系列举措。
知识准备。听到家长的反映,张老师马上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园医,了解到孩子出现的状况是常说的“燥”,是因为刚入秋,夏天的余热还没有消失,秋季干燥的空气又使人体水分迅速流失,所以孩子们会感到皮肤干燥、便秘、口鼻干燥、易出鼻血等。园医建议,孩子出现秋燥,应少吃腥发、煎炸食品,多吃滋润食物,如蜂蜜、雪梨、萝卜汁、柑橘汁、荸荠、甘蔗等,可达到清肺润燥的效果。
行动跟进。有了之前的知识准备,得知食疗对孩子的“症状”有改善作用,趁着新学期初的家长会,张老师在班级保育工作措施里提出:针对孩子出现“秋燥”的情况,班级教师可以协助家长做好孩子的身体调养,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将蜂蜜带到幼儿园来,由老师每天中午为孩子调配饮用。家长对老师的做法给予了肯定,都认为老师有爱心、负责任,这么细微的事情都替家长考虑了,因此积极拥护,只有少数家长因自己孩子没有出现类似问题而未置可否。会上,尽管老师已经向家长告知幼儿园里有水果餐,但是部分热心的家长觉得孩子的胃口大,一次水果不够,自愿带第二餐水果。有的家长建议按学号顺序轮流让每家带些滋润的水果来,让老师分给孩子们吃。大多数家长客气地附和着,可是,仍有部分家长低头不出声。
第二天,学号是1号的孩子家长自觉地带着水果来了。接下来的几天,张老师的办公桌上也一连多了好几瓶蜂蜜,上面贴着某某某的名字,表明这瓶蜂蜜的主人。看得出,大部分家长很支持老师提出的措施,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
吃水果的时间如何安排?家长带来的水果是洗净削好的,不能放置太长时间,最好马上就吃掉。带水果来的孩子一直惦记着自己的水果,要当小组长进行分发,张老师就想着在哪个环节让小朋友分享比较合适,又不打乱班级的正常教学活动。好不容易安排孩子们吃了水果,马上又要吃点心,孩子们的肚子鼓鼓的,胃口也一直饱饱的。本来饭量就小的小班孩子,面对中饭,就有些纠结了。
调配蜂蜜水的工作量是否是老师能承担的?中午饭刚过,张老师刚从孩子们的餐桌上离开,来不及缓口气,就张罗着给需要的孩子调蜂蜜水了。因为蜂蜜粘稠,调匀需要时间,而且要调的不止一杯两杯,而是很多杯。加上孩子刚吃过饭,撑不下蜂蜜水也是自然,所以孩子饮用的时间拉长了。张老师又督促着孩子赶紧喝下,等几个孩子喝完水,饭后安静活动也基本上结束了,午休马上开始。
午睡时间的管理,增加了保育任务。由于午休前部分孩子喝了蜂蜜水,体内水分还未排光,午休还没多久,几个孩子嚷着要上厕所。如此这般,午休室里一下子不得安宁,扰乱了孩子们的休息。老师忙着照顾孩子进出,少数需要安抚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安抚,开始有情绪了。老师忙了这头忙那头,顾此失彼,显得有些疲惫。
从整个事件看来,张老师本着“热心服务孩子、服务家长”的原则,勤勤恳恳地做好工作,可是,工作开展没多久,感觉有些“好心办坏事”了。透析案例看问题形成的原因,老师可以多几个反问。
每个家长都赞成此做法吗?老师能为家长提供科学参考意见和建议,对于促进家长养育行为和方法的提高很有帮助,张老师的做法如此周到,表面上很细致人微,但是,是否能讨得每位家长的认可和赞成?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养育孩子的方法,轮流带水果虽然不是什么烦事,但是被分配的感觉总是差了一点。再者,家长稍作考虑就可以知道,增加了工作量的老师对孩子的照顾还能保质保量吗?
每个孩子都需要这样的服务吗?当部分孩子享受老师的照顾时,其他的孩子会作何感想?对于身体表现正常或家长在家已经做好调养的孩子来说,再吃水果或者蜂蜜已经没有必要。但是,面对老师照顾其他同伴而疏于对自己的关注时,孩子自然会感觉失落,这样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孩子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教师能承受更多的工作量吗?我们看到,在整个秋燥季节,教师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忙于这多出来的水果餐,午餐后的调制蜂蜜水更加扰乱了孩子午休前安静活动的组织,试想,在人手紧张的班级管理中,老师显然是疲惫的。
对家长能起到教育引领的作用吗?从表面上看,老师为了孩子的身体考虑,承担了细致入微的照顾,工作可谓周到。但实际上,很多年轻家长本身就缺乏教养孩子的经验,如果老师主动承担了照顾孩子的一切工作,那会促使年轻的家长养成依赖心理。以后凡是碰到问题就直接找老师解决,自己不思考不动手,老师的包揽代办丝毫起不到对家长的教育引领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关于家园合作中强调,老师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对幼儿实施教育保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家长的教育引领作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方法,保证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针对问题的出现,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引导,促进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
1.丰富知识,更新教养理念
保育过程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个案,教师可针对个别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解决;如果出现了普遍性的问题,则需要引起家长的普遍关注。在案例中,张老师的做法很及时周到,先到园医处了解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家长会、宣传平台等让家长知晓。关于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机会和途径告诉家长,丰富家长的教养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将应对措施告知家长,提醒家长重视和关注。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知识、树立教育权威和影响力,是获得家长信赖、确保做好家长教育引领的前提。
2.改变形式,促进教养实践
面对问题,需要有积极的行动跟进,除了幼儿园教师要积极行动外,更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教师可化整为零,将家长能配合的部分落实到各家完成,不仅能保证完成质量,更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案例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每位孩子在家的饮食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出现问题的幼儿设计饮食习惯表,由家长负责科学调养孩子的饮食并进行记录。完成得好的幼儿,每周将获得老师的良好评价,老师的肯定会促进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同时,养育孩子是家长的重要职责,家长在家的全力配合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意识,也促进家长掌握正确的养育方法,积累育儿经验,提高家庭养育质量。
3.互助合作,确保教养效果
根据问题的普遍性,教师还要适当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将问题的解决渗透到日常的教育引导中。如每天用图示法记录幼儿饮水量,观察幼儿小便颜色,掌握幼儿身体内水分含量,并注意保持教室寝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另外,组织户外活动加强幼儿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能力,及时关注温度变化,增减衣服等。通过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引导,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高教养效果的有力举措。
4.建立平台,创新教养品质
家长在亲力亲为的育儿过程中会碰到问题,自然也会有良好的解决办法,其中不乏育儿妙招。为了给同班家长提个醒,避免其他孩子遭遇同样的麻烦,或者为有同样问题的家长献计献策提供参考,教师可以创设“关注孩子健康”的交流平台,让家长相互沟通探讨,共享育儿妙招。畅通的交流也成为家长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渠道。
在家园共育中,优质保教质量的内涵不再是保姆式的一味辛苦承担、包办代替。教育幼儿是家园共同的任务,教师要善于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力量,促进工作质量。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理论,夯实教育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积极发动家长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教养合力,才能获得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与促进家长教育能力提高的双赢效果。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资源共享: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女人善变阅读人气:3210
- 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gege阅读人气:1552
- 共享区域开放一杯浓咖啡阅读人气:1149
- 共享区开放(二)一杯浓咖啡阅读人气:1259
- 《阳澄湖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活...树叶沙沙阅读人气: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