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另一道风景

作者:谢淑美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2-26
由于工作的原因,使得我更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国的绘本,同时也能了解到各种不同的教养理念,这些经验让我在教养两个女儿——豆芽和蝴蝶时,有了许多反思及观察体验。
很多爸爸妈妈都很注重绘本中故事的情节,对绘本阅读有一种“特效药心理”。比如,喜欢在孩子犯错时,拿出针对他做错事的主题进行说故事感化运动,孩子自然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了,时间一久,一见绘本或者妈妈要讲故事了,可能会先问:“妈妈,今天我又做错了什么吗?不然你怎么又要对我讲故事啦?”故事太说教,往往令孩子失去了阅读喜好。
如果不把阅读绘本当作那么有目的的事,随性自在地与孩子共读,一起分享阅读的趣味,便会发现为孩子选择绘本的题材可以有很多,几乎任何议题都可以拿来和孩子讨论,收获反而更多呢。比如,我讲故事的时机是这样的:孩子高兴时,我会说一个冒险、有趣的故事;孩子沮丧、没精神时,我会轻轻地念一段小品文作为安慰;夜晚临睡前,我喜欢念首诗助眠。我希望孩子想起故事时,心底脑海尽是和妈妈共享的美好温馨记忆。而且我很少在故事说完后问她们记忆性的问题,而主要是和孩子们对话,我说我对故事的感触及思考点,孩子们也可以自由自在地说说她们的想法。倾听和鼓励,会令孩子愈来愈愿意表达和分享。
或许是这样长大的吧,豆芽和蝴蝶都很爱看书。现在,很多时候的夜晚,我们总是人手各捧一册书,静静地读,也相互为伴。我想,这便是我最幸福的家庭时光。
那么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是不是绘本阅读就这样“放任自流”了呢?当然不是,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出版的一些绘本,谈谈在绘本阅读教育中我个人更看重的一些方面。
 
艺术教育
 
在华人的世界里,教育一向是偏重智育的,而对艺术方面的教育明显不足。愈是学校不甚重视的,也就意味着可能会是教育里很欠缺的,因此我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自然要使上更多的力气去补足。艺术教育对我来说,便是这个意义。
在绘本里,图画占了很大一部分,对图像的理解与欣赏便是一种很直接的艺术教育。很多图画造诣高深的精彩绘本反而不太着墨于情节的曲折离奇上,因此,很可惜地被读者忽略了。
看绘本应该是图和文同时进行,才算是一个完整的阅读体验。但是受限于视觉焦点,要同时看图和文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幼儿初期的阅读经验中,我们很推崇亲子共读,家长读文字,孩子看图画。
我曾经出版过一本韩文绘本,名为《动物们的裁缝师》。
这是一本赏心悦目的图画书,翻开它,你一定会被美丽的画面和色彩所吸引。再仔细一瞧,一张张图竟是由各种不同的大自然素材所创造的,极富创意,有海中的贝壳、各种不同的植物叶子、花瓣、果实……
读着文字,看着图画,这才明白原来天空的鸟儿、深海和浅海的鱼儿、原野及山里的动物和小昆虫,都有他们梦想已久的漂亮衣裳。大家知道森林里住着一位很爱做衣服的裁缝师,于是全跑来请裁缝师为他们制作漂亮的衣裳。
这是一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情节,却美得像画一样的绘本。透过这样的绘本欣赏,属于大自然的美便不知不觉深植于孩子内心。这一类绘本的力量,着实不能小看,它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的美学素养,因此即便不具备市场价值,我们仍坚持出版,因为我们希望透过绘本的图画尽早打开孩子欣赏美的心灵。
 
情绪教育
 
我选择出版绘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绘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说话。
孩子是弱势群体,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机会向大人说出心中真正的想法,有时说了也不被重视。所以,我很希望透过绘本让孩子表达心声,同时有机会让家长理解孩子的需要。
比如,时常有孩子哭闹或发脾气时,大人总认为是胡闹,只一声令喝:“不准哭!不要胡闹!”却少有人去理解孩子的心意。
《家有生气小恐龙》就是一本很有趣的小书,讲一个小男生和妈妈闹脾气的过程,从一个孩子的观点诠释他的生气情绪,以及一连串微妙的心情变化。
故事一开始就是孩子又被妈妈教训了,因而感到身体里有一股生气的能量,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像要喷出来。孩子于是变成了一只喷火的恐龙,他开始到处搞破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所有玩具都弄坏……
恐龙开始喷出许多恶毒的话来发泄,完全没办法冷静思考。
“本来嘛,恐龙本来就不会思考呀!”孩子心里如是想。
恐龙开始六亲不认,连以前最喜欢的泰迪熊、玩具通通都不喜欢了。
“本来嘛,恐龙本来就没有朋友呀!”孩子心里如是想。
恐龙也不接受安抚,爸爸妈妈想抱抱他也不行。
“本来嘛,恐龙可是很大的、很强壮的,要抱,可没那么容易!”孩子心里如是想。
恐龙也不吃硬的,连爸爸妈妈生气大骂他,他也听不进去。
“本来嘛,恐龙本来就听不懂人说的话!”孩子心里如是想。
小恐龙觉得很伤心、很无助,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开始用力地哭,他的怒火终于被浇熄了,他又变回那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了。大人问他,到底为什么要那么生气呢?男孩这会儿也忘了自己是为什么而生气,他只知道,自己一定是有很好很好的理由,才会变成一只生气的小恐龙!
最有趣的是,这本书读者从头到尾根本不知道小孩到底为了什么和妈妈争执。
整本书都是小孩在讲他自己生气时的反应和过程,以及内心感受,完完整整地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哭闹时的内心独白。
请问,有多少父母曾经如此细腻地去感受,去教孩子“什么是生气、如果生气了又该如何化解”呢?这就是情绪教育。
本书作者借着孩子的投射心理,也就是这只爱生气、到处捣乱的小恐龙,来表达孩子期待自己生气时的所作所为都能够被理解。而父母呢?或许除了给予孩子适当管教之外,也应该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也有表达生气情绪的权利与方式。毕竟,快乐时手舞足蹈,生气时宣泄情绪也是很自然的,不是吗?
 
趣味互动
 
下面再来谈点轻松的。绘本除了可以像前面谈到的可供阅读、欣赏之外,有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有趣的活动。譬如,举一个我和孩子一起“吃”的例子,是的,吃绘本!
看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可爱又好玩的小书,书名是《要什么有什么面包店》。故事是讲狐狸面包师父和他的好帮手小老鼠,每天都要一大早起床做面包,他们先把面粉倒进大碗里,再放入所有材料,然后仔细地揉面团。揉啊揉啊,一边唱歌一边揉面团,特别好玩!最吸引孩子的应该是狐狸面包师父和他的好帮手小老鼠是可以为客人量身订做面包的:蛇小姐想要可以带去参加宴会的面包;剌猬妈妈想要可以让爱吵架的儿子相亲相爱,一起吃的面包;地鼠画家想要可以促进食欲的面包……不管客人要什么,狐狸面包师父都能让每个客人心满意足地离开。
看完这本可爱的书之后,蝴蝶也要求我和她一起亲手做一条蛇小姐那种“扭呀扭呀的蛇面包”。找了一个下午,我们依书上的配方,动手做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蛇面包。
这是最后的成品,看起来是不是色香味俱全?
由此可见,尽可能地想像绘本可以带给孩子和家庭的亲子乐趣,绝不仅止于故事而已!
 
编辑:cicy

上一篇:资源共享:从“韩流”到“汉风”

下一篇:想解决问题,先处理孩子的情绪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