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你的孩子敢独处吗?

作者:杨志群  来源:《幼教博览》2009.11  上传时间:2009-12-14

 

小姑的儿子7岁,胆子特别小,一到晚上像个小猫一样,粘得父母脱不了身,让小姑夫妻俩很是苦恼。小姑向我请教,为何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晚上就敢一个人在家待着,是天生胆子大吗?其实,孩子晚上独处,这样一种勇敢行为的培养,是后天形成的。
循序渐进地延长孩子独处的时间
一开始训练孩子晚上独处的时间不要过长。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妈妈到隔壁房间去取东西,一分钟后就过来。”让孩子知道你离开的原因,和大约离开的时间,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过程,并使之形成习惯。等孩子适应以后,家长可逐渐延长孩子独处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渐渐让孩子能习惯一个人的空间。一个阶段后,家长可以借下楼倒垃圾,到超市买东西的机会,给孩子真正独处的时间和机会。等孩子能完全适应后,再逐渐延长“办事”时间,并使之形成习惯。
对孩子的勇敢行为“淡然处之”
家长每次从超市或散步回家,见到孩子的时候,不需要表现出特别的赞扬和肯定。要让孩子觉得,一个人晚上独处,并没有特别奇怪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有时我们夫妻俩会逐渐延长散步的时间,回家看到儿子把房间的所有灯都打开,我们也并不戳破孩子的“壮胆儿行为”,只是提醒儿子,怎么没有把客厅的灯关掉,开灯造成资源浪费多不好。就这样淡然处之,让孩子没有倾诉“开灯增强勇气”的借口。虽然表面上我们装得若无其事,但是第二次的外出时间就要相对减少一些,提醒孩子“爸爸妈妈就在楼下小区内散步”。或者是给孩子留一张名片,如果有事情可以打电话告诉父母,以免让孩子在再次害怕的时候,造成心理恐慌。而且,外出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在孩子产生再次恐惧之前就应该回到家,让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产生恐惧。这样重复几次以后,孩子便能顺利度过这段“危险时间段”。
少看恐怖电视和电影
恐怖电视和恐怖电影是孩子产生晚上“恐怖幻想”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家长应该尽量让孩子少看,或者是坚决不看这类影视作品。如果孩子真的看了,偶尔感到害怕,打电话央求父母回家“救援”的时候,家长此刻就要显得非常冷静和坚定,告诉孩子:“别怕,爸爸妈妈正在回家的路上,十分钟后就可以到家了。”这个所谓的十分钟,可以给儿子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孩子看着时钟上分针的缓慢运动,逐渐适应这一段对孩子来说,相对比较漫长的等待时间,如果可能的话,家长尽量在十分钟之间赶到家,让孩子体验到“十分钟还不到爸爸妈妈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等待结果产生的惊喜感受,从而忘却刚才的害怕和胆怯。
让孩子做一点“具体的事情”
孩子晚上独处时,最可怕的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做,瞎想引起恐惧。所以,给孩子安排一定的活动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让孩子单独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完成作业后可以自己看一小会儿电视,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看的故事书,添置一些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新玩具等,借此可以让孩子打发、消磨时间,让孩子能慢慢适应并开始享受自己的独处时间。当他能真正体验到父母不在时可以自己做主做事情、自己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充分享受这“独处”的绝妙好处的时候,相信,每个孩子都会非常喜欢父母为他们特意安排的“独处黄金时段”。
编辑:cicy
 

上一篇:沐浴书香 快乐成长

下一篇:曹云昌博士家教谈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