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基于空间和材料的考虑

作者:张铃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本部园)  上传时间:2018-06-15

◆基于活动空间的考虑  

无论是混龄班级还是同龄班级,每一个活动区域的设置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幼儿园应该配备怎样的玩教具作了明确的规定。幼儿积木区的面积至少应达到这样的标准:3个人净活动面积均为1.1平方米。也就是说在积木区的创设方面,教师应该首先考量活动空间是否能够满足4个幼儿操作。就话题中的场景,个人认为之所以孩子之间会出现频繁的碰撞行为,更多的因素是空间不足的原因,因为建构活动本身会由于材料的体积、幼儿搭建的年龄特点而不同。中大班幼儿多以堆高、围拢、穿越为主,在高度上需要更多的立体空间。而小班幼儿因年龄特点决定,基本上以联结、延长为主,因此他们在建构中,需要的平面面积更大。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们一起搭建时,就会产生相互碰撞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混龄积木区的场地划分时要留给幼儿更大的空间。  

◆基于材料投放的考虑  

作为一名带混龄班十几年的老教师,我考虑比较多的是各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我班幼儿从3岁到6岁都有,因此材料投放决不能“一刀切”,教师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幼儿准备适合他们操作的材料。  

1.积木的块数。积木投放的块数应遵循《标准》,小班不少于100块、中班不少于150块、大班不少于200块;混龄班级应按照不少于200块的标准进行投放。  

2.积木的类型。教师不仅要投放适合中大班幼儿操作的各种型号、不同重量的木质积木,还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动作特点,投放一些大块的、适宜小班幼儿取放的、重量较轻的、颜色鲜艳的泡沫塑料积木。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年龄需求、自己能操作的活动材料,从而专注于自己的搭建创作。

摘自:《学前教育》2018.04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混”与“不混”

下一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游戏引导顺势而为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