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难忘的“关键事件”

作者:尹金娥  来源: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4-16

    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一些“关键事件”,也许它让人感动,也许让人感怀甚至于痛心,但正是这些看似平淡的桩桩小事,让我们在反思、质疑、改变中逐步获得专业成长。
    回想1989年,我怀着欣喜,像雀儿一样投入到幼教工作中,仿佛是昨天的事,一晃,25年过去了,我从一名生涩的教师成为了一名有专业精神和研究意识的教师。每当追忆自己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时,除了感叹自己赶上了幼儿教育逐步走向规范的步伐,还有几件“小事”总会浮上心头,也许这就是专家所言的“成长关键事件。”
    其实我不懂孩子的心
    刚刚上班的我,总希望孩子能够喜欢自己,但是却常因“威信扫地”饱尝挫败感。老教师一个眼神就能让孩子们秩序井然,而我却要费很大的力气来维持秩序,我甚至怀疑孩子们是故意捣蛋,欺负我这个新手。但有件事,却让我觉得自己似乎哪里错了。
    当时班级里添置了一个新鱼缸,几条彩色的小鱼游在绿绿的水草间,非常好看。我一直以为鱼缸是用来观赏的,所以把它放在了三角架上。孩子们看到鱼缸非常兴奋,抬着头,相互挤着看,还有人伸手去扒,太危险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把鱼缸放到了桌子上,让孩子观察小鱼都有什么颜色的、是怎样游泳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根本不用我维持秩序,他们还经常提出问题。这时我意识到,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而是我这个新手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对于班级出现的新鲜事物,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他们肯定捣蛋。我以为用眼睛看看就可以了,可他们渴望的是动手摸一摸、鼻子闻一闻、和同伴说一说。这如当下流行的一首歌《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一样,其实我不懂孩子的心。
我把这件事记下来,成为了我的第一篇教育笔记,它让我懂得了孩子的学习与成人不同,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学习,只有遵循了孩子的特点,才可能获得孩子的配合。就这样,我一路观察孩子的表现进行记录,逐渐地理解了书本上所解释的幼儿特点,工作也逐渐得心应手。翻开自己的教育笔记,我发现记录孩子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我到底忽略了什么
    工作第二年,我开始带大班,自以为工作不错,在园里的各项活动中,我们班都表现很不错,班级里大多数孩子发展都很好,家长对我的工作也很认可。直到有一天,我班一个男孩子的姐姐,一个上小学的小姑娘问我:“我弟弟表现怎么样?”我头脑里一片空白,这个男孩子在我的心里一点印象也没有,好像不调皮,也不爱讲话,很乖巧,没有什么特点……于是,我灵机一动:“他各方面都还不错……”就这样,我搪塞了过去。大约一个月以后,这个小姐姐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这次我依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可以反馈给她。这时我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到底忽略了什么?”我的脑子里,要么是表现优秀的孩子,要么是调皮的孩子,而独独没有那些发展中等的、没有多少特点的孩子。我安慰自己也许大家都是这样,可这些孩子也是孩子,对于整个家庭来说也是唯一的,他们的发展不直该被我们所忽视。这件事促使我从关注两头的孩子开始转向关注中间的、经常被教师忽视的孩子。渐渐地我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可爱的一面,只是我们忙于做好管理工作而忽视了他们。这样的孩子虽然不太表达,但情感非常细腻,一旦让他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关爱,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带给大家惊喜。作为老师,“忽略”就是一个最要不得的问题,哪怕自己的指导经验不足,但心灵的沟通绝对是从关注开始的。
    我和孩子的学习经历其实是一样的
    1992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第一次带小班。幼儿园号召老师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试着做课题。我当时咨询了有关专家,听她的建议进行了小班歌唱教学的尝试。我不愿像其他老师那样,一句一句地教孩子唱歌,感觉这种教学方式中的孩子就像一个传声简,缺乏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回忆自己小时候,歌曲是每天对着收音机听会的,听歌的过程就成了自学的过程,孩子是不是也可以自己听会呢?于是,我在每次歌曲教学的前三天,利用生活时间给孩子们听歌曲的录音带,他们一边听一边跟着模仿唱,有些不清楚的词或者曲调我会在集体活动中重点解决,这样孩子的学习在前,教学就变得轻松,孩子也特别自信。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知道歌唱教学还要注意幼儿的创造性以及歌唱中的社会性发展,如大胆演唱、合作演唱等。这时我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做法居然符合“预知学习理论”的一些要求,就更加坚定了我的研究之路。小班末期,班里的孩子每人都能当众大胆演唱,它们都觉得自己演唱的歌曲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自信心大增。就这样,感性经验和理论结合衍生出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我后期整理的论文,也受到了评委的关注,认为这是歌唱教学的全新视角。这是我的第一篇论文,1995年刊登在了《幼教研究通讯》上。
    这些让我觉得,教师把自己当成孩子,体验孩子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支持孩子的学习,这也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还真是初生牛犊,也由此我尝到了做课题的甜头,开始带着研究意识去改进自己的工作。比如,在解决人园适应问题时,对一个孩子的观察,让我发现不仅要转移注意力,还要让孩子都有一份成功感,才能帮助他们顺利适应;针对幼儿午睡困难问题,我想办法激发幼儿主动午睡的愿望;针对午起环节一些幼儿不会穿衣服也不会主动求助的现象,重点培养幼儿在穿衣中学会关心他人……在我看来,研究就是解决一个个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敏锐地发现孩子的问题、捕捉孩子的需要非常重要,而这些恰恰来自于教师能否体察幼儿的学习。
    原来我眼里的孩子和孩子本身不一样
    工作的第七年,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发展评价,借助于评价标准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测评。最初对待测评,大家都有一个“多麻烦”的心理回应,因为我们认为孩子就在我们心中,还用测评吗?于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画起了各种标记,但是,大家的评价表都被退了回来,园领导说这不是孩子的真实情况,要求老师必须按要求认真测查。没办法,我们只好乖乖地按要求做,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我眼里最聪明的玲玲,在数概念方面居然存在那么多的问题;而一向调皮捣蛋的丁丁想象力超级棒,而且在养殖方面积累了那么多的经验,连我都佩服。
    随着测查的深入,一个个不同的孩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带着这份激动,我给每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都配上诗歌来解读,给每一个孩子都送上一个大拇指,并说出自己的期望。这样,一份评价表格、几幅幼儿作品、老师的期望,承载着满满的爱意装入了幼儿成长记录袋。而这些也真正走进了老师心中,成为引导孩子进一步发展的依据:我会让玲玲更多地接触数学区域的活动,让丁丁给大家介绍种植区的经验……原来那个什么都不上心的丁丁从此每天都会主动地做好自己的事。
    拿出最初的评价表做比较,不难看出,我眼里的孩子和真实的孩子是非常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强项也是不同的。孩子再也不是老师眼里贴着“好、中、差”标签的孩子,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性鲜明的儿童了。这些让我懂得:不能用原有的眼光想当然地说自己了解孩子,一定要多观察、多了解,这样才能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之处。
    原来老师的自我认知也会有误差
    2000年,我走上了教学园长的岗位。同年,我申报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立项课题“优化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因为我认识到“师幼关系”是影响幼儿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我利用刘占兰研究员的《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标准》,用问卷的方式让老师们进行自我评价,而统计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老师们对自我的评价非常高。之前我认为教师因个性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对自己的评价稍高,但这样集体的、大规模的、一致认为自己具有了很好的观念和行为的结果,反映出了什么问题?明明教学实践活动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首先意识到:在教师看来,自己认识到的教育观念就已经做到了,而现实却是:行为和观念之间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于是,我借助集体的听课、录像反馈等多种方式,让教师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教学,听同伴反馈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问题,并努力调整师幼关系,平等、民主地面对幼儿。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意愿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距离,不管是幼儿还是教师,心怀美好的意愿,努力调整现实的教育,不仅需要审视自身教育行为的能力,更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转变与提升。
    为什么孩子不会画画
    2002年,幼儿园首次尝试幼儿美术考级活动,主要是想了解美术考级是怎么回事。其实命题很简单:请你画一幅你自己想画的画。对此我很有信心,一幅画而已,幼儿园走廊里那么多的作品说明孩子具有这样的实力。而当我进入考场时,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哪怕昨天刚上了绘画活动!我当时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会这样?在我们的孩子已经具有很好的技能支持的时候,却失去了使用绘画语言的能力。这应该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悲哀。学习美术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艺术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如何恢复幼儿的绘画语言表达能力?一直以来,成为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2005年,经过了四年教育管理工作,我重新回到一线班级,试图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解答以上的美术难题。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连续四年做“幼儿主题画教学的实践研究”,引导幼儿使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形成了主题画教学活动的五步法:丰富亲身体验和经验;经验共享,拓展思路;元素性示范,奠定基础;个性化引导,提升点化;评价引领价值方向。2008年,我的艺术系列活动“我眼中的春天”,参加中央教科所国家级课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发展现状与促进研究”案例评比,荣获一等奖,并被邀请做大会发言。
    我到底好在哪里
    要做大会发言,我想,除了要介绍活动,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我到底好在哪里”。通过仔细回忆和分析,我发现了,除了丰富孩子的亲身经验、共享各自的发现外,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幼儿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在颜色比例上有一定的限定,才能够让幼儿更清晰地感受到因为比例不同颜色也会不同;二是我曾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草图,把桃花的“一团、一片”以及桃树的姿态进行了元素性的示范,让孩子感受到了笔在纸上的过程……一个好的活动之所以好,总有它的可贵之处,我们就是要在活动后把那些符合幼儿规律的东西抓出来,留下来,累计成自己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推动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支持幼儿学习的能力。
    同年,北京市海淀区“幼教之星”表彰活动,幼儿园为我制作了宣传片,特别邀请了当时中央电视台《人物》专栏的编导李媛来采访。当我向她描述我的一些做法和主张时,她总是会用另外的视角来引导我思考:是什么影响你这样做?这让我追溯到我的童年、我的受教育经历以及我的职业过程,逐步将自己成长背后的原因挖掘出来。比如,因为母亲认定我是一个好孩子,所以我总是让自己的言行符合好孩子的标准,因此我懂得,教育是影响人而不是改变人;因为初中有过数学自学试验班的学习经历,我深刻理解教育内驱力的重要性,也知道每一个儿童都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个体,要给予孩子这样的学习机会;因为在职业生涯中这些“小事”给自己的启发和感悟,我知道无人替代自己的成长,同样也无人替代孩子的成长,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都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带着逐步清晰的思想,我更加自信地走在幼教之路上,从“九五”到“十二五”,我参加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科学、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研究收获的不仅是教育成果,更多的是对教育和教学更深入的思考: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自然走进孩子的心灵;教师既要有慈母般博大、温和的胸怀,更要有为师者清醒、理性的智慧;教师要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时刻都要思考如何追求教育的最大值;教师要时刻追随孩子的问题,追随孩子就是追随教育;把自己当成孩子,去体味他的学习;把自己变回老师,用智慧去引导和支持;教育就在这华丽的转身间实现了……
    作为教师,要用专业的眼光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最初的碰壁、最初的成功中留存下最宝贵的经验。这样的自我修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正如前面所说:没有什么可以替代自身的成长。
    这些小故事是我专业成长的催化剂,也希望能给更多的新人职教师一些启示,让更多的教师能够从中品味到职业的幸福和研究的快乐。
摘自:《学前教育》2015.01
编辑:cicy

 

关键词:关键事件

上一篇:做最好的自己——走进孩子的生活

下一篇: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信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