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冷静思考 多做自我反问

作者:常瑞芳  来源: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传时间:2013-12-25

      今年《幼教园地》1、2期上刊发了《抛弃面纱  重现本色——谈异化的“公开课”》一文,又见方莉华老师撰文《也谈“被异化的公开课”》。可见公开课的某些异化已被我们一线老师关注。前几年《幼教园地》就发起过“公开课”的讨论,而现在是一线老师主动关注这个问题,这是个好现象。问题被关注、被反思,就会继而被研究,直至得到解决。如此,教育改革才真正有希望。因为影响教育改革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老师,老师的主动性起来了,改革才会有收效。
      看到方莉华老师对“被异化的公开课”的困惑及对其解决办法的积极探寻,也激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略捡一二讨论:
      1.一位老师在文中写道:
      记得一次公开课前,我在确定参课幼儿的时候,加入了我班一个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当然她平时很爱说。我班××老师担忧地说:“她可以吗?”我蹲下来对她说:“××,一会儿的时候你会勇敢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会很大声,对吗?老师相信你!”××大声说:“是!”结果,在接下来的公开课上,××回答问题的声音是最大的。结束后,我大大表扬了她,并告诉她:“××你进步了,继续加油好吗?”我还给送给她一个小贴画作为奖励。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老师们纷纷跟帖评论道:
      老师的事例很好。说明了“积极标定”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标定,就等于给了孩子一个进步的机会。
      文章从很新颖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积极标定”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学习!
      长达8页、近二百条的评论异口同声地给予了作者以肯定和赞赏。
      这个案例是今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第一天的作业中出现的。我还不知道这是一次什么性质、何种级别的公开课,但看文中描述,好像是老师自己可以控制的公开课。不禁跳出一些问题:
      第一,上公开课的时候,为什么要“确定”参课幼儿?难道上公开课只是部分孩子的权利吗?是不是还有得不到被“确定”的幼儿?假如是,那么我们在对一个“××”积极标定的时候,是否又给了那些不被“确定”的幼儿以“消极标定”?
      第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是我们不但挂在墙上,就是张口道来也不会差一个字的口号,不知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公开课把某些孩子剔出来”又该作何解释?
      第三,为什么我们那么多的老师呈现“一边积极标定某一个,一边又忽视一部分”如此“矛盾”的逻辑呢?是“集体无意识”?
      第四,我们的教育有关部门、我们的名师在出公开课的时候,是否可以上出真正中国特色的公开课(组织三四十个孩子上课而不只是十几个二十个让老师们观摩)?
      2.谈到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体会,一位老师说“给孩子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老师们纷纷跟帖:
      俗话说得好,想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所以想要教育别人,自己肚子里得有东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要育人先要育己。
      “要给孩子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在网上查阅幼教的相关材料。翻阅幼教书刊……如计算机、摄像(照相)、音乐、美术、手工、舞蹈、演讲、英语、科学素养等方面……如:如何组织好集体活动,影子是什么颜色?
      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附和。
      以上说法都不错。但是,为什么我们会一边倒地将“育人者先育己”的重心放在知识丰富上继而企图能够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这个浅层次上呢?老师的专业成长.究竟是以传递更多的知识为重还是塑造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更加重要?
      也许,我们在煲“心灵鸡汤”的同时,更需要来一锅“心灵麻辣烫”。在热情、兴奋甚至激昂的同时,更应该多一些冷静的理性思考。教育无小事;教育应当“较真”,拒绝肤浅,缩小偏差,教师应该注重在学习基础上的理念行为化。在一天一天这些平常的日子里,每一位老师都应当好好地反问一下自己:我这么做合适吗?
编辑:cicy

 

上一篇:心中有愿景 祥和在实幼

下一篇:以文化管理促教师发展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