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参与”策略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 吕燕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12-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或动作以及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述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对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
但当前,幼儿园开展歌唱活动时还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活动形式单枯燥一,教学方法死板僵硬,教师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感受,致使幼儿缺乏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幼儿审美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幼儿个性和谐的发展。
因此,笔者尝试将“多通道参与”策略运用于幼儿园歌唱活动之中,即多种手段结合,如故事赏析、乐器演奏、绘画创作、动画欣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支持幼儿的歌唱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如视觉、听觉、运动知觉等,鼓励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多通道参与”在兴趣引发中的运用策略
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从内心深处唤醒幼儿的学习动机,并将这种动机转化为强劲的学习动力,持之以恒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因此,歌唱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将幼儿的学习动机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在情境中引发。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营造良好的氛围,立体地呈现学习内容,使幼儿感到学习的丰富与快乐。歌唱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如歌曲《猪小弟吃西瓜》中的猪小弟憨厚、可爱,深受孩子喜爱,教师为此创设了“猪小弟采瓜”的情境。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模仿猪小弟骑车、走路等情景愉快地前往西瓜地,不仅感受了音乐的欢快情绪,更激发了表现热情。
在游戏中引发。游戏中,幼儿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开通所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既轻松愉快又兴趣盎然。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中有一段猫和老鼠“接打电话”的说白节奏。一开始,教师就以“打电话游戏”为切人点,和幼儿开展“接打电话”的节奏游戏。幼儿很快被有趣的电话游戏所吸引,可谓乐在其中。
在图谱中引发。图谱是一种视觉符号材料,在歌唱活动中运用图谱能将复杂的音乐材料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引发幼儿的视觉参与。如在《两只老虎》活动中,教师出示两只不同的老虎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幼儿很快发现一只老虎没有耳朵、没有眼睛的奇怪之处,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在动画中引发。动画能使幼儿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产生好奇探索的兴趣。对于一些故事性强的歌曲,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制作成动画故事,以文学作品欣赏的方式入手,如《小红帽》《小狗抬花轿》等歌曲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以引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在动作中引发。幼儿常常喜欢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满足自己好动、好表现的愿望。如“幸福拍手歌》《头发肩膀膝盖脚》等歌曲动作感非常强,教师可以设计成各种身体动作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创造性地表现,如拍手、拍肩、打响指等,在动觉的参与下幼儿显得更为积极主动。
(二)“多通道参与”在歌词理解中的运用策略
歌唱活动是以歌词为核心,歌词也是创作者的心声。对于年幼的孩子,教师需要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可视、可听等材料,以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实物呈现式”理解。很多幼儿歌曲表现的日常生活事物是幼儿常见的、熟悉的、喜欢的。对于这些歌词,教师可以直接将实物呈现出来,引导幼儿在观察、交流、讲述的基础上梳理歌词内容。不仅直观形象,且便于幼儿理解。
“角色扮演式”理解。有些歌曲特别具有情境性,角色分明,教师就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场景,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歌曲内容。如歌曲《办家家))中,教师把教室布置成“家”,由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宝宝”等角色,通过表演进行歌词理解,幼儿感受更为深刻。
“道具演示式”理解。歌唱活动中常用的道具主要有木偶、指偶、小图片、小玩具等,它们能动态地展现歌曲内容,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只“活动门”鸡蛋挂图,活动门内画有一只小鸡,教师通过演示教具展现歌词内容,幼儿观察认真、投入,很快理解了歌词内容。
“故事讲述式”理解。有些歌曲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如《小熊过桥》《小红帽》等,教师可以随音乐旋律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从听觉上唤醒幼儿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风格、情绪和歌词内容。
(三)“多通道参与”在记忆练习中的运用策略
当幼儿初步学会歌曲后,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也就是让幼儿记忆所学歌曲,达到熟练化的程度。
“录音比较”记忆法。当幼儿歌唱时,录下其声音,引发幼儿的练习兴趣;接着,在回放录音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安静倾听演唱者的演唱,培养倾听能力;在一遍遍的倾听与练习的过程中,幼儿能感受、发现自己演唱的不足;教师可以将幼儿发现的问题用图示的方法进行呈现,然后鼓励幼儿进行讨论、商量,寻找解决方法,提升练唱效果。
“音色变化”记忆法。不同的音色在不同的歌曲中有不同的效果,采用不同的音色进行演唱能让幼儿有全新的感受,引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如《唐老鸭》这首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模仿不同的鸭子角色,如唐老鸭爷爷、唐老鸭爸爸、唐老鸭妈妈,以及唐老鸭宝宝,幼儿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因为音色不同,每一遍练习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体验。
“速度力度变化”记忆法。有些歌曲可以通过改变速度和力度的方法改变歌曲的风格和情绪。如《汽车》歌曲中,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汽车图片,引导幼儿模拟驾驶大卡车、小轿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情景。如模拟驾驶小汽车时演唱声音小,速度快;驾驶大卡车时声音大,速度慢。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幼儿练习演唱就显得特别有趣。
“藏图游戏”记忆法。游戏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快乐,还有因快乐而产生的强大能量。如“捉迷藏”游戏幼儿百玩不厌,采用此游戏练唱能充分调动幼儿听觉、视觉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将歌曲图谱由易到难逐一展示,幼儿注意力非常集中,全凭视觉记忆即兴演唱,既达到了练唱目的,又增强了快乐体验。
(四)“多通道参与”在创造表达中的运用策略
音乐活动崇尚的是幼儿的自主性表达和个性化表达,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性地表达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让幼儿在表达中产生自我陶醉和自我满足。
表演式表达。教师可以与孩子共同收集表演材料,鼓励孩子根据歌曲角色创设表演环境、制作表演材料。如提供报纸卷成金箍棒,模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农村特有的草盖头当作《大母鸡下蛋》中的草窝等,在表演活动中幼儿多感官协同,积极投入。
演奏式表达。尝试用乐器演奏的方式表现歌曲的节奏、情绪、情感,能调动肢体动作的参与,更好地感受、理解歌曲。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废旧的生活材料自制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如在瓶子中装上各种豆子变成豆子乐器;用废旧的筷子、罐子、竹筒制作成简易乐器,既价廉物美,又变废为宝。
绘画式表达。采用绘画表现歌曲实质上是儿童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温馨的绘画环境,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鼓励幼儿选择歌曲中喜欢的角色、场景等进行创作,借助画面表达对歌曲的另一种感受。
幼儿是歌唱活动的主人。我们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充分运用“多通道参与”策略,不仅让歌唱活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促进幼儿发展想象和联想,在宽松、愉快的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还满足了幼儿“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摘自:《学前教育》2015.12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第二学期4月:浅谈多媒体课件...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36
- 第二学期5月:浅谈多媒体在美...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56
- 第一学期11月:多媒体课件在...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15
- 记录表在幼儿科学发现活动中的...菟丝花阅读人气:1194
- 家具文化在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空谷小鱼阅读人气:100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怎样上好艺术领域中的歌唱活动...燕子阅读人气:1118
- [业务管理]在组织教研活动中,怎样能更好...猪小弟阅读人气:3316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4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009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