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的实施策略

作者:程培兰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艺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6-11

      [摘  要]  造型艺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造型艺术内容的选择、教学氛围的创设和教学规则的制定;其次要把握好造型艺术教学的组织形式、表现形式和评价尺度;第三要突破造型艺术教学的难点,创设良好的艺术环境,处理好静与动的关系,交互采用多种造型艺术形式。
      [关键词]  造型艺术;艺术教学;幼儿园教育
      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出的静态空间形象艺术。[1]这些物质材料包括颜料、纸、木板、石头、泥巴等。幼儿园进行造型艺术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是因为幼儿对该类活动比较感兴趣,其次是因为该类活动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以此为依托的美育价值更是显著。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2]成功的、令人难忘的造型艺术正如同建筑、音乐及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都蕴含着使人回味无穷的审美价值。
      一、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的准备
      (一)贴近幼儿经验的造型艺术内容选择
      造型艺术教学的秘密就藏在生活中处处可寻的艺术对象之中。[3]找寻贴近幼儿经验的造型艺术内容,让他们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乐在其中,是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的首要准备工作。艺术本就与生活密不可分,一方面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美术等都能在人们生活的现实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艺术都不是生活形式的简单模仿和照搬,都融入了人们后天的创造和想象。换言之,艺术都高于生活,无论形式还是表达的主题。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应该如此,因为幼儿对事物和社会的认知正是源于其生活的环境,幼儿的身心发展正是对其生活的适应和超越,而且造型艺术有广阔的生活空间,其所需要的材料、造型形式等都来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的反映,因此它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造型艺术教学氛围的创设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就其产生环境而言,艺术创造通常要求一个自由、宽松的精神环境。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运用各种感观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活动意境,才能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从而为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感性材料。
      (三)造型艺术教学规则的制定
      幼儿的艺术表现本质虽然应该是其自由性的创造表现,但并非没有规则,它强调个体在一定的规则和规律指导下进行自由创造和发挥,[4]因此在造型艺术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注重幼儿个体的心理活动和意愿,尊重幼儿自己对内容和画法的选择,着眼于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新;另一方面,环境必须具有一定的规则,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艺术的种类划分及其边界,以便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创造规则和社会规则意识,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律,将幼儿的艺术创造潜力在一定的艺术层面上激发出来。
      二、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的过程
      (一)把握活动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艺术造型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特点就在于以造型艺术为中心,整合各种艺术形式,创设适宜于幼儿艺术学习的活动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使艺术活动与生活环境相互交融,可以尝试将音乐活动、美术活动与造型艺术活动熔于一炉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教学导人、教学演示、教具展示、儿童示范等形式,将包含文学、造型、绘画、手工等形式的教学开展起来。
      (二)把握活动的表现形式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是内容的显现方式,也是儿童感知美的重要途径。[5]教师应该注意造型艺术美的形式对激发孩子审美体验的重要作用。幼儿园艺术活动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感知”“欣赏”“表现”和“创造”。每种艺术活动表现形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突破常规、把握活动创新的艺术形式,关键就是依据幼儿艺术学习的需要和幼儿的艺术心理过程,为幼儿艺术学习心理的合理展现提供适宜的活动平台。教师可以“感知”和“欣赏”造型艺术为铺垫,以“表现”和“创造”造型艺术为基点和主轴,促进幼儿艺术情感的有效发展,进而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三)把握活动的评价尺度
      在艺术整合活动的评价中,应以动态的过程评价为主,把对幼儿的评价过程融合在艺术学习活动之中,毗幼儿有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如中班“咏鹅活动”即是通过活动中“美丽荷塘”的舞台氛围营造,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同时引发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他们大胆创作、表现,手套白色的袜子,把自己的小手造型成一只只神气的大白鹅,在舞台场景中哼唱着歌曲,尽兴地表演。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观察与肯定每位幼儿的主动表现,如此将作品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既关注作品这种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创造,更关注创作过程中幼儿心理意象的形成与特点。
      三、幼儿园造型艺术教学的难点突破
      (一)创设有利于造型艺术教学开展的大环境
      营造多样化的艺术环境,能对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营造一个好的艺术感受环境,为造型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条件,让艺术造型的诸种元素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让幼儿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深入感知精心布置于幼儿园室外环境、班级环境、走廊环境、操场等场所中的各种艺术造型,并让幼儿在观察中相互交流,发现美的特征,交流美的感受,在欣赏中接受审美教育,进而激发幼儿审美欣赏的兴趣,刺激他们的艺术创作动机。
      (二)处理好静与动的关系
      对幼儿来说,造型艺术不是机械的模仿,也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一种贯通感触、想象和创造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强调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学习,对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化的体验和感悟强调不足。造型艺术既要发挥固有的美化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让造型艺术飞舞灵动起来,能够真正“走进”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必须坚持动静结合的教学原则。
      而要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需要科学地、巧妙地去把握适度的、足够的动,以维持幼儿一定的兴奋度,但如果学习过程中动静结合不到位、不协调,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内涵不足、内化不到位的情况。同样,长久静呆着不动,肯定又会让幼儿感觉乏味。正确处理好造型艺术活动中的动静关系,对于培育幼儿园造型艺术的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好动与静的度,动静结合,才能让幼儿虽置身在静态的艺术氛围中,但也能被各种灵动的创意造型艺术所感染。
      (三)交互采用多种造型艺术形式
      培育幼儿的造型艺术能力,需要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才能有效。如美术,可以运用色彩、线条加以表现;音乐则立足于用意境、旋律加于诠释;建构则侧重于造型变化、材料替代;造型表演强调幼儿自由创编与教师精心启发相结合。幼儿也需要从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体验相同的艺术感受,从而悟其精髓。可以说,无论单一的造型艺术形式有多美,都是有先天不足与缺陷的,惟有多种艺术形式的交互作用,才能造就一个多姿多彩、创意飞扬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这样的造型艺术情境中,幼儿每天都有很多机会跟这些非常特殊的对象对话。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幼儿的心灵才能得以惬意地舒展,艺术素养才能得到培养;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幼儿才能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方式表现属于自己的感觉与体验,并产生创作的冲动,从而渐渐学会创造性地表现艺术形式的内涵和情趣。
      总之,造型艺术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如果他们能够长期耳濡目染于美好的造型艺术的影响之下,其品行和审美趣味必会得到打磨,让其终身受益。从幼儿全面发展看,以艺术为媒介,培育幼儿造型艺术审美能力是丰富幼儿精神生活、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里,从生意盎然的园林园艺、活灵活现的童话雕塑、典雅脱俗的名家名画、稚嫩可爱的儿童绘画、精彩纷呈的活动照片,到使人迷醉的视听欣赏及变化万千的摆设作品,都能多角度地对幼儿起到艺术素养的培育作用,让幼儿充分感受艺术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社会的美好。此外,幼儿园也可以通过行为艺术教育引导幼儿,将内外围墙上的艺术音符造型转换成幼儿生活习惯养成、安全教育等宣传版块,有效地敦促幼儿养成各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幼儿在与人交往中体验到和谐真诚的情感美。
      参考文献:
      [1]王菊生.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1.
      [2]赵鑫珊.音乐与建筑[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8.
      [3]孙玉兰.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9.
      [4]徐绪标.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典型途径[J].中国音乐教育,1989,(4).
      [5]章小慧.幼儿园版画教学的基本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4,(1).
      [6]周志英.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15.05
编辑:cicy

上一篇:“日记画”教学中的指导

下一篇:教师在回顾时间支持幼儿学习的教学策略(二)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