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前提下的常态园本教研——以延庆第四幼儿园为例的跟进式视导
作者:刘彩云 来源:北京市延庆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学前研训处 上传时间:2015-03-15
在人们不断追求“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办有特色的幼儿园”的背景下,教研员作为教育质量提升、推动区域发展的专业研究人员,该如何发挥职能作用?该如何引领干部、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教研理念落实到园所常态工作中?又该如何帮助干部、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恰逢北京市教研工作展评,延庆县学前研训处把第四幼儿园作为基地园,开始了基于需求前提下的常态园本教研的跟进式视导。
诊断问题——客观分析现状,了解真实需求
第四幼儿园始建于2005年,20个教学班,专任教师79人,于2007年通过“一级一类”验收,因为园所发展规模及发展需要,准备验收“北京市示范园”。该园所整体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园长办园思路、理念清晰,建立一整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第二是拥有一支观念新、师德好、业务水平较高、教育技能较强的教师队伍;其次是在贯彻《纲要》、《指南》过程中,探索建立了“以健康特色促幼儿发展为核心”的园本课程模式。
然而,由于园所规模大、发展快,大多数业务干部都是刚刚走上现任岗位,近五年毕业的新教师几乎占到在园教师的70%,客观存在着诸多劣势,对照市级示范园验收标准,我们四位教研员和第四幼儿园的干部、教师坐在一起,沙龙式地漫谈、聊天,有针对性地讨论、质疑,了解了干部和教师们最为真实的需求。
和干部沟通时,他们最关心的是保教常规管理能力的提升。包括:进班看什么?怎么看?如何平等地参与班级的活动?看后如何反馈评价?如何指导教师有目的地反思?而教研组长更加关注的是:如何选择适合教师需要的教研内容?如何设计组织有效的、策略得当的教研活动?如何在关键问题的引领应答、零散观点的提升拓展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带班的教师们更加现实:新任教师如何提升理论与实践互为结合、互为转化的能力?骨干教师如何提升自主研究能力、发挥帮带引领示范作用?如何在一日活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目标及幼儿兴趣结合?带着这样的任务,以第四幼儿园的干部和教师的真实需求为切入点,开始走人我们的跟进式、常态化的教学现场。
有效对接——理性定位目标,制定方法措施
结合北京市示范园验收的要求、第四幼儿园的整体办园思想和特色,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视导方案,指导和引领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干部、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脚点在于“干部、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途径是“对话、交流、互动、启迪、激励和唤起”;目的是“让干部、教师用自己的头脑指挥自己的双手”。具体目标分为三个梯度。
第一梯度是提升业务干部和教研组长的研究、指导、引领能力。具体做法为“1+1+1>3”的捆绑共研。教研员负责带领本年龄班的中层业务干部和教研组长,走进各自年龄班重点班级的常态教学、游戏和教研现场,在捆绑共研中,有目的地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对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引领能力,努力做到教研解决真问题,完成借力共赢的愿望,最终达到1个教研员、1个业务干部、1个教研组长,3人力量大于3的目标。
第二个梯度是骨干教师专业能力重点培养。具体做法为:第四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自愿报名,让四个教研员和所有业务干部定期走进自己班级,现场指导半日活动,旨在通过这样的跟踪视导,帮助骨干教师提升其半日活动的组织能力,促使其不断地反思、质疑、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形成特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逐渐形成教学特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个梯度是普通教师实践带班能力全面提升,帮助树立专业自信。具体做法为:每周一次的视导,不论是“1+1+1>3”的捆绑共研,还是骨干教师的跟踪视导,都要求本年龄班每班出一个教师一起参与活动,活动后听取组织活动老师的反思,还要求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若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要怎么做?在大家共同研讨后,还提出后续的学习要求,并指出具体的参考书目,期待教师们的质疑和改变。
就这样,我们带着问题和困惑,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坚持每周至少一次,行走在延庆四幼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角落,开始了和延庆四幼干部、教师共同成长的征程。
强化分层——立足教学现场,跟踪滚动指导
(一)行政教研必须先行——抓根本,找重点
为了全方位了解业务干部、教研组长现场发现和指导问题的能力,教研员、业务干部、部分教师,先后走进了小班张俊、中班李海燕两位骨干教师的教学活动,依托现场教学,开始了跟踪滚动指导。
第一次行政教研:教研的主题是什么?
看了张俊老师的语言活动《小猪变形记》后,业务园长组织干部和教研员进行了行政教研,当时的问题是:在今天的半日活动,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优点有哪些?不足有哪些?短暂的沉默后,大家开始发言,有说目标制定得不合适的、内容选择过难的;有说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够合理的;还有说教师提问、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后边发言的教师唯恐与前边的发言人重复,还在绞尽脑汁地发现新的问题点,争相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没有交集和交点;教研组织者也只是附和发言人的话题,没有必要的追问,也没有聚焦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于是我提问:本次研讨各位干部有什么前期经验?研讨的重点是什么?本次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色又在哪里?
围绕这几个问题,大家开始了又一轮的讨论,最后得出:行政教研要有主题,也要根据参与者的前期经验设计活动方案,而活动研讨的重点,应是小班教师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不能脱离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学习规律以及早期阅读的核心问题,否则,就是没有抓住根本。
结合我们梳理出的行政教研的脉络,厘清了要解决的问题,而如何解决,期待下次行政教研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设计和规划。
第二次行政教研: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向教师反馈活动建议?
在看小班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走进了中班李海燕老师的艺术活动《服装设计师》的教学现场,孩子们大胆的表现、个性化的设计让各位干部和教研员意犹未尽。研讨中,大家紧紧围绕“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领域核心价值”谈本次活动的得与失,可以谈的点很多,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次行政教研主题的聚焦,让业务干部更加关注教师当前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关注本次活动的独特之处,而如何顺着此思路,把活动得失反馈给上课教师,成了业务干部最为关切的问题。
于是我又提问:教师活动后,最想听的是什么?最忌讳听的是什么?我们业务干部在园本教研中,要把教师引向哪里?
围绕这几个问题,大家开始了又一轮的讨论,最后得出:一节教学活动,无论谁去组织,都有闪光点和可以商榷与调整的地方,因此无论责成谁去反馈,都要一分为二地、客观地真实沟通,这样面对面的反馈,可以谈的很多,但是核心问题不能脱离幼儿的需要,包括幼儿学习的需要、心理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说你想说的、会说的、该说的,注重的是活动过程中的思想触动和碰撞,追求的是反馈后的共鸣和反思。
因此,当小班、中班的业务干部把大家集中的意见,反馈给张俊、李海燕老师的时候,张俊老师说:这样我就不怕拿我的活动当靶子了!多几次这样的反馈,我就会更加专业。李海燕老师说:我们需要进步,我们也需要表扬,若是活动后一无是处,谁也没有勇气一直接受批判!而其他老师们也跃跃欲试,想参加到被人观摩、被人评价的队伍当中来。
老师们真心的话语,切身的感受,观点的认同,折射出的是业务干部的专业引领能力和人格魅力,“亲其身,信其道”,只有教师敞开心扉和你沟通、交流,才能真正走在一起,才能一起发展。趁热打铁,我们教研员又从教研的高度和角度,向业务干部和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理论的学习、经验的积累、活动的设计,有理有据的表达,敢于质疑的勇气,充满智慧的思考,气氛温馨而又融洽,在场的所有人感动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二)园本教研以点带面——小问题,微研究
在看小班、中班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和目标,我们又走进了大班王伊玲老师的区域活动现场:通过看美工区的幼儿表现,探讨教师材料投放是否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当前的需要。在观摩过程中,我们发现美工区最大的亮点是:孩子们在用水彩笔画电视罩、钢琴罩。大大的电视罩、钢琴罩铺在桌子上,蓝色的波浪一层又一层的,孩子们专注而认真地完成着。活动后,王伊玲老师介绍了美工区投放电视罩和钢琴罩让幼儿设计背景,初衷是根据大班幼儿做真事、真做事的特点,画完了就能用,让大班幼儿有成功的体验,后续还要做椅子垫、杯子垫,既能废旧物利用,又能够调动起幼儿到美工区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在充分肯定王老师的优点之后,我们倡议把看到的问题开诚布公地说出来。齐老师说:钢琴罩和电视罩的设计草图是谁画出来的?幼儿参与了吗?李老师说:看着幼儿确实是在努力而感兴趣地画着,是在做重复的动作,还有创造性的表现吗?郭老师说:幼儿之间到底有没有合作?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在哪里体现?张老师说:后续要做的椅子垫、杯子垫,是否是幼儿的意愿?
看着大屏幕上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分组“头脑风暴”认领问题,每个组要有核心的议题、理论的依据、自己的观点、解决的策略。教师们有序分好组后,业务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我们的教研员自觉地融入到研讨中,气氛融洽而热烈,对话平等而聚焦。当各组把“头脑风暴”的结果展示分享的时候,我惊讶于教师们总结梳理和提升表达的能力。由此及彼的延伸与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教师们关注的热点:“材料的投放不但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关注幼儿不是口号,要自觉地分辨真关注,还是伪关注”,“幼儿的前期经验和真实需求要基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提出”,“教师的意愿不能替代幼儿的意愿,更不能强加给幼儿”,“美工区的材料投放尤其要利于幼儿表现力、创造力的激发”……由此显现出的是专业性和对专业精神的追求。
一个美工区的小问题的微型研究,以点带面地辐射了其他区域的问题和策略,让教师们豁然开朗。
常态展示——关注研究过程,鼓励大胆表达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该我们把平时的工作现场和工作过程拿出来进行展示了。我们要以怎样的状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呢?我这样告诉第四幼儿园的干部、教师和我们的教研员:此次展评,不是简单的观摩、研讨,不是模式化的汇报、总结,也不是硬性的分等、排队,而是要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教研工作规范、高质量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教研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我们常态的工作展示出来就可以了。
5月13日的我们各司其职,第四幼儿园的干部、教师和孩子们,轻松而快乐,紧凑而有序:王伊玲老师组织社会领域活动《老师我想您》,通过组织幼儿用各种通讯工具和生病的老师联系,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教师支持策略的到位以及幼儿对教师的想念之情;行政教研中,我们快速高效地帮助教研组织者李丽华主任进行了园本教研计划的梳理、分析和调整,并且提炼出了整个教研活动的关键点和核心经验;园本教研中,教师们轻松愉快地参加游戏,热烈而投入地积极研讨,其中不乏质疑、碰撞和创新点,而教研员对教研组织者的补台和提示,到位而不越位,及时而巧妙;点评环节中,教研员把干部和教师的视角、关注点引到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教学现场的作用,捕捉幼儿的学习表现,寻找背后的原因,探寻教师支持策略是否到位,提出后续活动方法和改进的措施及建议,整个活动的组织赢得了好评和赞誉,而教师们获得的是专业的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我们所收获的,就是我们自己所播种的,在研究幼儿、融入教师、支持园所的过程中,在相信幼儿学习能力、亲历教师飞速成长、推动园所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四位教研员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我们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放低姿态,甘于示弱,心甘情愿地做幕后的推手,做让干部和教师感觉舒服的垫脚石,投入的不止是情感和智慧,更多的是求真和务实、理解和包容、欣赏与发现的职业精神,对于教研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我们感恩于教研员这份儿工作,也更加敬畏每一天的工作,因为工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和成长,更多的是尊严和价值。
摘自:《学前教育》 2015.02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市一等奖:“跟进式”园本教研...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361
- 幼儿园园本教研情况调查表翘翘阅读人气:1838
- 走进房山长沟,感受园本教研gege阅读人气:1133
- 有关园本教研中行政的参与问题哆啦A梦阅读人气:1608
- 园本教研方法培训之一“叙事研...翘翘阅读人气: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