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西点屋小记——“实习场”理念带来的生活区新变化

作者:尹争艳  来源:  上传时间:2014-12-05

    虞永平教授在《实习场与幼儿园课程》中指出,实习场使学习者走近生活,是“一种感性的、综合的学习情境”“探究性的、交往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情境”,“也是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情境”,因此,幼儿区角游戏的创设要基于童年生活的现实需要和幸福人生的成长目标,使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自我发展,不断获得新的经验。我班的生活区,就是在“实习场”理念指引下所创设的,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生活材料。进行具体的生活技能练习。随着生活区游戏的推进和对幼儿游戏情况的敏锐观察,我们不断调整区角设置和材料投放,也由此获得了一些全新的感受。
    区角名称的新变化:“甜蜜蜜西点屋”的名称由来
    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这是成人根据区域功能而设定的名称,却离幼儿的话语系统很遥远,孩子们不太容易理解和记忆。怎样为生活区取一个富有童味、有情境性的名字?基于对“实习场”理念的理解,我们觉得游戏区域应该把多种学习目标(包括认知、情感、技能、关系、解决问题、意义等)有机融合在情境之中,也因此,每个区域的活动都有可能指向多个领域目标的达成。从这个角度来讲,区角名称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场所命名,比以区域功能命名更有情趣,既能吸引幼儿,更能引发更多游戏内容。
    于是,我们整个教室以“风信子小区”命名,班里各区域也就自然地成为社区中的某一个具体场所,如贯庄玩具店(贯庄是我园所在地名)、新华书苑(因附近新华小区而命名)、乖乖熊宠物店……生活区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孩子们称为“甜蜜蜜西点屋”。孩子们说:“我们喜欢自己做甜甜的小点心,这里就叫甜蜜蜜西点屋!”孩子们自己命名的地方,自然也更吸引每个孩子来参与这里的游戏。
    生活区是一个可以让幼儿学习简单、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他们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的区域。有了“西点屋”这个名称,我们在环境设置和材料提供上,也尽可能体现出富有生活气息的西点屋情境。墙上有门帘、油画,柜子上有各种蛋糕模型,桌子上铺了漂亮的桌布,让幼儿身临其境。我们围绕西点主题投放生活区里“剥、拧、捏、夹、舀、串”等材料,做饼干、蛋糕、棒棒糖,做汉堡、冰淇淋、饮料,剥花生、开心果、鹌鹑蛋……幼儿在这里活动,就是一个真正的“点心师”,制作出来的,也都是可以真正品尝的真实的点心。把教学要求和内容镶嵌在满足幼儿需要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自主而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这与平常生活区提供替代品进行操作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材料投放的新变化——甜蜜蜜西点屋的生活回归
    1.从“单份设置”到“分类摆放”
    按照原来的习惯,为便于幼儿个体操作,我们在材料提供时基本上都是按照单份设置的,即一个材料盘供一名幼儿使用,材料相对固定。有一次,歆怡取了一份材料,兴致高昂地开始做饼干。她的托盘里有两盒创意泥、两个印模、一把塑料刀、一只小碟子。一开始,歆怡做了一个红色圆形饼干,装饰得很漂亮。她对旁边的梓涵说:“我还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圆形饼干。”她站起来,去看西点屋里其他小朋友的托盘,好像在找什么。突然她眼睛一亮:“小雨,你的花边小刀可以借我用一下吗?”小雨摇摇头:“花边小刀是我托盘里的,不能借给你。”旁边的恩泽问歆怡:“你托盘里的小猫印模可以借给我用吗?”歆怡点点头同意了。小雨马上对恩泽说:“不行,托盘里的东西不能借来借去,你要等她用完了放回去了才能去拿。”恩泽和歆怡不出声了。
    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西点屋里的材料都是一份份摆放的,比如:一个托盘里的材料是做棒棒糖的,有创意泥、竹签;一个托盘里的材料是做糖果的,有纸团、包装纸、剪刀、双面胶。幼儿用托盘里的材料完成自己想做的西点。为了活动有序和便于老师整理,托盘里的材料是不能交换的,如果需要,只能等前一个小朋友完成了再去取。这样的摆放方式造成了很多限制,孩子们有了创意,可受材料局限,只能等待或观望,有时就不自觉放弃了。区角游戏的材料摆放应“以幼儿发展为本”,而不是为了迎合常规或便于老师的工作。
    我改变了西点屋材料的摆放方式,把一份一份投放,改为一类一类投放。创意泥、双面胶、剪刀、珠子、小棒、竹签、一次性杯子、吸管,这些分类摆放,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搭配、组合。按当时游戏的需要灵活选择材料。实践表明,这样的摆放方式更能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自主创意,幼儿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开放度,从而更大发挥了自主性。
    歆怡在变换材料摆放的第二天,惊喜地对我说:“我家厨房里的东西就是这样放的,小碗放在一起,筷子放在一起,盘子放在一起。妈妈叫我帮她拿东西,我一找就能找到。现在西点屋里的东西,我需要什么就可以拿什么了,这样我就能做出很多不一样的饼干!”虞永平教授说过,要“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材料摆放方式的小小改变,再一次证明幼儿区角游戏离不开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生活。
    2.从“虚拟材料”到“真实材料”
    甜蜜蜜西点屋里,轩轩用创意泥做了两个汉堡,他说是牛肉汉堡和鸡腿汉堡。他把两个汉堡放在盘子里,又拿了两个杯子,开始自言自语:“喝一点可乐,吃一口汉堡。"旁边的牛牛看见了,拿起一个杯子说:“我想喝果珍。”他们两个开始倒饮料、干杯,玩得不亦乐乎。突然,轩轩说:“要是有真的果珍喝就好了!”牛牛连声称是。
    一般活动区里提供的材料都是纸制、布制、木制、塑料制,很少有可以吃的真实的东西投放进去。在甜蜜蜜西点屋里,幼儿做的都是食品,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吃的。既然孩子们有强烈的意愿,何不试一试呢?第二天,我买来了小包装的果珍冲剂,投放了玻璃壶和搅拌棒。这份材料马上吸引了孩子,问我:“这个真的能喝吗?和饮料店里的味道一样吗?”在我的引导下,轩轩剪开包装袋,把果珍粉倒入玻璃壶,加入温水,用搅拌棒搅拌,泡出了第一壶鲜美的果珍。其他孩子在等待果珍溶解时,耐心又专注。那天,西点屋里的孩子们都品尝到了轩轩泡的果珍,快乐而满足。
    虞永平教授总结的实习场特点之一,是“真实性”。是指学习者参与的是真实的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活动:真实的活动(包括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真实的行动(真实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真实的操作而非虚构的游戏过程(真正的问题解决)。在此新理念指引下,甜蜜蜜西点屋里持续投放真实材料——泡花茶、榨橙汁、做水果沙拉、剥花生、剥开心果、磨豆浆、剥鹌鹑蛋、做水果拼盘、打鸡蛋、蒸鸡蛋……
    在这些真实材料的吸引下,有些小朋友经常到甜蜜蜜西点屋来,“我太喜欢西点屋了!最好能天天来!”
    活动形式的新变化——甜蜜蜜西点屋的多元价值
    以往的生活区,材料一份份摆放,幼儿各自选取材料,各自进行材料操作。活动形式以个体操作为主,同伴间鲜有交流和互动。有时甚至为了安静有序的活动氛围,还会提醒幼儿专心操作,不和旁人闲聊。
    在《指南》精神和“实习场”理念引领下,我们确立了新的区域活动目标,即通过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丰富的、能适应孩子不同发展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和师幼互动、共生共长的过程中,获得各领域尤其是以社会性发展为核心的经验。目标的变化,拉动了活动形式的改变,除“个体操作”外,还有“小组合作”“跨区互动”,突出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社会性交往。
    甜蜜蜜西点屋里,可唯在装饰多层蛋糕。第一层,她用淡蓝色的纸剪了一个个小爱心贴上去,又用创意泥搓了长条,沿着爱心贴成波浪线。悠悠看着可唯越做越漂亮,主动对她说:“我们一起来做这个蛋糕吧!”可唯愉快地答应了。后来两人用三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多层蛋糕,每一层都用不同的花纹点缀,两个好朋友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宸宸做完水果沙拉后,激动地问我:“我可以请胡旭栋来吃吗?”我说当然可以啊!宸宸迟疑地说:“可是他在玩具店呢!”于是,宸宸在西点屋里和老师一起设计邀请卡,并由此生成了“邀请”游戏,点心师完成一样食物后,便用邀请卡去邀请朋友来分享,可以邀请一个区里的,也可以邀请别的区里的。
    活动形式的转变,彰显了甜蜜蜜蜜西点屋的多元价值,幼儿在这个区域的活动,已不再局限于“美工”,而更多地指向游戏交往,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和情感需要,也使游戏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激发着幼儿主动投入到区角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开展与多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学习活动

下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