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的早期阅读教学

作者:姚国辉  来源:奕阳教育研究院  上传时间:2010-01-20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图式理论认为,幼儿的原有经验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以图式的形式存在的。在能激发兴趣和思考的环境中,幼儿会把当前的刺激和原有经验(图式)联系起来,通过同化、顺应,丰富或修正原有图式,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头脑中同样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他们会将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读本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如果阅读到的内容与原有经验没有冲突,他们就会将这些内容纳入自身的知识经验系统(即同化);如果阅读到的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他们就会进一步思考,并修正原有知识经验(即顺应)。幼儿正是在自身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意义,产生新的“经验”,并最终理解阅读材料。
 
因此。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幼儿阅读活动的起点。在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不断引导和帮助幼儿理解文本、建构意义,并不断扩展和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一、幼儿阅读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什么样的“经验”
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建构意义、达成理解的过程。要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建构意义并达成理解,幼儿不仅要了解与阅读材料的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还要知道如何从阅读材料中建构出意义,即具备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建构意义的知识经验。相对而言,前者更多地与生活相关,后者则更多地与阅读有关。因此,幼儿阅读过程的顺利完成所需要的经验主要是与生活有关的经验以及与阅读有关的经验。
与生活有关的经验主要包括关于人、动植物、场所、器具、活动及其关系的知识,运用认知能力解决生活问题的经历,与各种经历有关的情感体验,等等。与阅读有关的经验主要包括对图书和阅读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对图示要素、结构的认识,对图画、文字表意功能及其关系的认识,对生活经验及图书内容关系的认识,对图画表意符号的认识:对常用字词的识别、理解和运用,对汉语字词结构和语法规律的认识,对标点符号的认识,对叙事、说明等不同题材的认识;对文章要素、结构和语言风格的认识:对基本阅读方法的认识,运用预测、推理、概括等策略理解文本的经历,等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上述两种经验又可以从知识、情感和技能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幼儿顺利完成阅读过程所需的经验,既有幼儿的直接经验,也有幼儿通过人际交往和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既有源于生活的经验,也有源于阅读的经验;不仅包含幼儿自身的经验,也包含幼儿同伴及教师等他人的经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幼儿顺利完成阅读过程所需的经验不是按一定顺序存在并作用于幼儿的阅读,而是以“夹杂”的方式共同作用于幼儿的阅读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读本、幼儿等多方面的因素灵活运用。
 
二、早期阅读教学如何运用与幼儿的“经验”
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包括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幼儿铺垫、激活、联结、运用或整理、迁移他们的知识经验。
 
1.阅读前“经验”的铺垫和激活
阅读前,教师要细致分析读本,先确定幼儿阅读读本时需要哪些基本经验,然后确定幼儿是否已经具备这些经验。若幼儿不具备,教师就要做一些经验的铺垫。如读本《虫虫虫虫爬》,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池塘周围,但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具备有关池塘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给幼儿做一些铺垫。怎么进行铺垫呢?有几种方法可用:①切身体验。如读本《听……》用各种声音烘托出一种静谧的“意境美”。为了让幼儿能够体会读本所蕴含的“美”,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②亲自实验。如读本《我的影子》涉及有关“影子”的许多知识,如果需要做经验的铺垫,教师可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幼儿去探索。③游戏活动。如阅读读本《寻宝》,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和幼儿一起进行一些类似“寻宝”的游戏活动,以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寻宝”和“寻宝图”的知识经验。④运用视听材料。如阅读读本《跳芭蕾舞的牛》,幼儿需要了解有关芭蕾舞的知识经验,很多教师采用的方法是给幼儿播放芭蕾舞的录像。⑤使用区角。教师可以在区角中投放与将要阅读的读本相关的图书、图片、实物或相应的制作材料等,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积累所需要的知识经验。⑥利用家庭、社区资源。教师也可以给家长布置一些“作业”,让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里或社区中寻找有关资源。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读本涉及的知识经验很多,可能会同时有多个知识经验点是幼儿不具备的,教师只需选择那些对于阅读理解读本最为关键的知识经验即可。
在幼儿已经具备有关的知识经验之后,在阅读之前,教师还要激活幼儿的有关经验。在实践操作上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激活点?一个读本涉及的知识经验会有很多,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激活点。一般说来,选择对于读本至关重要的、若缺失就会影响幼儿阅读理解的知识经验作为激活点是适宜的。如《熊小弟的栅栏》这个读本就需要选择与“栅栏”功能有关的内容作为激活点。第二,用什么方法激活?教学中可用的方法有很多,教师经常用到的有游戏、视听播放、图片和实物展示、谈话讨论等。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可以同时选用上述多种方法,二是要适当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一般而言,小班以游戏、图片或实物展示为主.大班可多采用一些谈话讨论的方式。
 
2.阅读中“经验”的联结与运用
幼儿的相关知识经验被激活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是引导幼儿联结他们已有的相关经验来理解相应的内容,方法主要有:①对比,即引导幼儿将原有经验与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帮助幼儿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推断、理解读本的内容。如读本《虫虫虫虫爬》主要讲述池塘周围不同动物串门的故事,教师经常会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动物之间的对话。实践表明,当教师直接问幼儿动物之间会说什么时,他们的想象并不理想;但当教师先引导幼儿回想自己到别人家串门时会说什么,,将读本中的情境和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对比之后再让他们进行想象时效果就理想多了。②建立图像,即将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动作、图像或实物展示出来。如在阅读读本《跳芭蕾舞的牛》时,幼儿常常无法准确理解农场的动物嘲笑一头笨壮的牛怎么可能学会芭蕾舞的情节,教师可以用自身的表情和动作将读本中农场动物的表情及动作表演出来,给幼儿建立一个非常直观的图像,这样幼儿理解起来就会简单得多。③切身实践。如《小蚂蚁》,为了让幼儿理解“拉不走”“推不动”“搬得动”“抬得动”等动作,可以让他们去“拉”“推”一些很沉的实物,“搬”“抬”一些比较轻的实物,这样既能让幼儿体会不同动词的含义,又能加深幼儿对于“×不动”与“×得动”的理解。在引导幼儿运用自身经验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若在阅读中碰到幼儿不具备又未作铺垫的知识,教师需要直接进行解释;第二,经验的激活和联结贯穿整个阅读教学活动的始终;第三,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以“问题”为核心多方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设问时要尽量从幼儿的原有经验出发;第四,在阅读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同伴的“经验”,同时教师的“经验”也要参与其中;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参与,也是“技术”层面(阅读方法)的参与。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经验”联结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不断激活和发展的过程,三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幼儿建构意义,达成理解。
 
3.阅读后“经验”的整理及运用
幼儿理解图书内容后,基于“经验”的早期阅读教学过程并没有结束。教师接下来要帮助幼儿整理相关的知识经验,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可用的方法主要有图表归纳法和主题拓展法等,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口头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将从读本中学到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迁移运用到他们的阅读中。
早期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幼儿不断运用“经验”又不断发展“经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细致分析读本、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幼儿铺垫、激活、联结多种“经验”来理解读本,促进幼儿的经验不断丰富、扩展、深化、结构化和系统化,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图画书——情绪课程的有力支持——评《让图书成为比比课程的好朋友》

下一篇:让游戏精神贯在幼儿文学阅读中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