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观察:奇妙的彩虹
作者:王雁 尤会英 来源: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01-20
观察与记录
初冬的早上,阳光透过活动室的窗户,照在了正在吃早餐的孩子们身上,也照在了科学区的三棱镜上。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和反射,明媚的阳光化为了一道漂亮的彩虹出现在了活动室的地板上。
片段一:
孩子们陆续吃完早餐,准备进入活动区游戏。突然,彤彤发现了地板上的彩虹,她惊喜地喊道:“彩虹!快看彩虹!”听到喊声,丁丁、丫丫、洋洋、小骁都兴奋地跑了过来,与彤彤一起看彩虹,他们被这种奇妙的现象深深地吸引住了,观看的神情是那么的专注。
看着看着,小骁无意间挪动了一下站立位置,令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是,彩虹也随着他的移动而消失了。“彩虹哪儿去了?”我问了孩子们一句,孩子们也满脸疑惑地相互询问:“哪儿去了?彩虹哪儿去了?”随后,小骁又挪回到原来的位置,彩虹也随之又出现了。孩子们用欢呼声迎接了彩虹的回来,丁丁还趴在地上,用手捂了捂,仿佛害怕彩虹再次消失似的。小骁似乎明白了彩虹失而又现的“玄机”,他不停地向左向右移动自己的身体,一边动一边告诉大家:“我一站这儿,它(彩虹)就有;我一离开,它(彩虹)就没有了。”
“哟,这彩虹怎么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呀?”我也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问题,几个孩子的好奇心都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也开始像小骁一样来回挪动位置,并且欣喜地看到彩虹也因为自己的移动而消失和出现……渐渐地,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孩子们陆续走进各个区域进行别的游戏了。
片段二:
我刚准备进入语言区指导活动,小骁焦急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彩虹不见了!我怎么找也找不到,你帮我找找吧。”看来,这个孩子的心还停留在刚才的游戏上。我把目光投向了科学区,发现在那里玩耍的几个小朋友把三棱镜的位置移动了,心中顿时明白了八九分。我正准备把彩虹消失的原因告诉小骁,忽然想起,前几天笑笑曾经在科学区玩过三棱镜。于是,我轻轻地对他说:“你去问问笑笑吧,她可能知道在哪儿!”
小骁环顾教室一周,很快发现了笑笑,他快步奔向笑笑:“笑笑,快!帮我找找彩虹吧!彩虹不见了!”只见笑笑搬着手中的小椅子,径直地朝科学区走去。
她拿上三棱镜对着阳光照了照:“快看!我找到啦!得用这个。”她举着手中的三棱镜,朝小骁挥动着。
笑笑拿着三棱镜,来到了阳光充裕的窗台边,把三棱镜放到窗台上,小骁也跟了过来。“看,有彩虹了吧!”笑笑用手不断地转着窗台上的三棱镜,好像在寻找合适的角度……果然,一会儿就找到了。彩虹的出现让两个孩子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小骁还用手摸着窗台上的彩虹,不停地赞叹:“这真是好玩的彩虹呀,真漂亮呀。”
随后,笑笑拿起三棱镜,动作很大地在窗台上来回摆动,彩虹也随之大幅度震荡,而小骁则两手齐用,试图去捂住窗台上不停移动的彩虹。“太好了,快点儿再来。”小骁边捂彩虹边还不停地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笑笑。稍后,小骁变换方式,他不再用手捂,而改为用嘴吹彩虹。吹了一会儿,小骁高兴地手舞足蹈,再次发出赞叹:“好玩、太好玩了。”旋即,小骁又有新花样了,他开始掀动窗台上的透明软垫板,因为彩虹正好照在透明软垫板上。我推测,大概他想看看,是不是一掀起透明软垫板,会将彩虹一起掀起吧。
重温与对话
对话者:尤老师(观察纪录者、幼儿园教师)和李海琴、赵玉霞、刘娜等幼儿园其他教师,以及王雁老师(教研活动主持人,对话发起者)
王雁:感谢尤老师拍摄了这段录像。这是一个幼儿自发生成的科学活动,大家认为这有意义吗?
李海琴:有意义。我觉得衡量科学活动好坏的标准是看孩子的投入和关注程度。我觉得这个活动中孩子们是投入的,内心深处也是愉悦且有成就感的。
尤会英:我们班孩子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总是特别关注和投入,而且能关注很长时间。
刘娜:我觉得彩虹游戏引起了孩子们的认知冲突,这样的冲突又推动着孩子去探究、去体验、去尝试解决,孩子在这样的体验探究过程中会有所发展的。
王雁:我觉得刘娜说得很对。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有与同伴和环境互动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因为与同伴和环境的互动为儿童提供了观点抵触的机会,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在这个游戏中,阳光透过科学活动区的三棱镜投射到地板上形成一道彩虹,而小骁又通过身体挪来挪去,让彩虹忽隐忽现,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幼儿产生了认知冲突。后来,小骁和笑笑在共同游戏中发现挪动三棱镜,彩虹也会随之变化,两个人的心中也是有认知冲突的。
尤会英:是所有的认知冲突都会引起幼儿的探究吗?
王雁:同伴互动产生的认知冲突可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但并非所有的认知冲突都将导致认知的发展。如果想使冲突有效,要学习的概念必须处在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之间。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说,就是处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在本活动中,孩子发现了彩虹忽隐忽现的现象,又通过观察和沟通发现彩虹的隐现和小朋友挪动身体有关,这就是一个孩子在其“最近发展区”内的冲突解决。
李海琴:事实上,小朋友的挪动和形成彩虹的光路是有关的,小朋友挪动到挡住光路的位置时,彩虹就消失了,当小朋友再挪动离开光路后,彩虹再次出现。当然,这样的科学知识已经超出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了”,所以我们也不苛求孩子去探究和掌握这个知识了,是吗?
王雁:对。而且,我觉得孩子们能够探究起来,跟老师的引导也是有关的。大家看看尤老师在这个活动中是怎么引导孩子的?
刘娜:我发现尤老师在问题情境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抛出了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探究。
尤会英:一般,在孩子们有疑惑时,我都不会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孩子在探究后发现,彩虹的隐现跟小朋友的位置有关,彩虹会随着三棱镜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我觉得孩子自己探究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最有价值的。如果直接给他们一个很高深、很科学的答案,孩子可能听不懂,也没有继续探究的兴趣了。
王雁:我也认为抛给孩子一个问题,让孩子去探究比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有意义得多。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让孩子能够疑惑、猜想、观察,并在操作中寻找答案,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保持都是极为有益的。
尤会英:我觉得您说的是有道理的。那天下午,我们班没有阳光了。笑笑对我说她还想玩彩虹游戏,我说,那你就去找找吧。她就拿着三棱镜绕着屋子转了一圈。回来对我说她找不到彩虹了。我让她自己想想,她就想到了彩虹早上是有的,下午才没有的。我就让她等等,等到第二天再去找彩虹。第二天早上她来了就拿出三棱镜,又到花盆那里去找彩虹。找到后还跟我说,尤老师,现在这儿还有呢,下午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了。我说你想想,下午的时候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后来,她发现了,她说早上这儿太亮了,这儿有光,下午没有了。后来,笑笑对彩虹游戏的探究兴趣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赵玉霞:我想问问尤老师,当小骁找不到彩虹来问你时,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而是让他去问笑笑?
尤会英:因为我见笑笑以前玩过三棱镜和彩虹的游戏,她知道彩虹消失的原因和三棱镜有关。所以,我就让小骁直接去找她了。我觉得让一个同伴告诉他,并跟他一起游戏,比我直接告诉他更有意义。
刘娜:我觉得也是,你看笑笑不但帮着小骁找到了彩虹消失的原因,而且还跟小骁一起合作探究了彩虹和三棱镜之间的关系问题。笑笑用手不断地转着窗台上的三棱镜,好像在寻找合适的角度,小骁还用手去摸着窗台上的彩虹,去捂住移动的彩虹,甚至于用嘴去吹彩虹等等。
王雁:这就是同伴互助行为,这样的合作探究对两个孩子的发展都有益处。
反思与启示
1.衡量科学活动的标准之一是看孩子的投入和关注程度。能够让孩子长时间投入和关注的科学活动是好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才能引起了孩子们的认知冲突,并能够让孩子们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去探究、发现。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愉悦的,探究的发现也会让孩子们有成就感。
2.在孩子有疑惑时,抛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和发现答案,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要有价值。
3.教师应该学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去互相学习、合作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参与合作的孩子的发展都有价值。 (文中幼儿皆为化名)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奇妙的磁铁-水中取物张楚阅读人气:1096
- 奇妙的蛋欢惜儿阅读人气:887
- 奇妙的鸡蛋 ------夏萍gege阅读人气:1020
- 奇妙的减法:5以内(中班)qinana阅读人气:854
- 《奇妙的叶子画》张楚阅读人气:111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如何巧妙的告知家长幼儿的缺点...mengmeng阅读人气:1688
- [教师工作]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小蝶阅读人气:1204
- [园长管理]幼儿园全日观察应该做到哪几点...mengmeng阅读人气: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