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作者:樊人利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12-13
[摘要] 目前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盲目架构、随意拼凑、简单贴牌等问题。幼儿园必须批判并抵制这些功利化做法,回到园本课程建设的初衷,坚持园本课程建设必须根植于园本文化的土壤,必须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必须以游戏精神为引领,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园本课程;游戏精神;课程建设
园本课程的构建越来越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所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得益于国家扶持学前教育的政策,幼儿园教师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到各地参观和学习,同时外来的各种幼儿园课程理论不断冲击着国内各地的办园理念,各种园本课程参差百态,不断涌现。如此繁华之表象,一方面表明国内的幼儿园确实在积极地谋求更好的课程,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和警惕背后存在的偏差与问题。
一、园本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园本课程建设是一种极具幼儿园教育特色,也符合幼儿园教育特点的课程形式,因此自提出以来就引起幼儿园的研究和探索,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很多探索是走偏的,尤其是在当前充斥各种杂乱信息的社会,“新”似乎成为了评价事物的重要标准,而“好”和“正确”越来越被忽视。
(一)盲目架构课程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园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一些幼儿园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在园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也有一些地区和园所在课程开发上存在明显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不研究、不调查,漠视园本实际,忽略过程推进,而重形式、走过场,盲目进行课程的开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西方课程的盲从。对国外一些著名的课程模式趋之若鹜,什么时髦就直接拿来装点门面,而实际上对这些西方课程的内涵、现状、操作实施要点只有模糊的认识,或是一知半解;二是园本课程构建的盲目性,把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案编写,把追求建构一套“与别人不一样”的课程作为目标,甚至简单地认为开发园本课程就是给幼儿园“加门课”,在普适性的课程基础上每周加上一节包含“本土化内容”的活动即可;三是缺乏科学的建设理念,有的把时尚的理念当标签,有的缺乏明确的行动路径与规划,还有的无视师资和环境实际,盲目地投人人力、物力、财力,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1]
(二)随意拼凑课程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自主确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更适合本园的教育对象,让本园的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但一些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时却随心所欲,课程目标出现了明显的缺损或过度的重复。没有内在的核心理念统领,必然是浅层的、缺少深度和灵魂的,也就必然会使园本课程出现严重的偏倾和失衡,使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些拼凑的做法背离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侵犯了儿童受适宜的教育的权利。[2]
(三)简单贴牌课程
幼儿园追求特色发展无可厚非,但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办好幼儿园,第二位才是办有特色的幼儿园。事实上,特色也不是一朝一夕“创办”出来的,而是在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一所优秀的幼儿园总是能够显示出某方面的办园特色,但当前以“特色课程”代替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现象并不少见,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把“园本特色课程”作为评估幼儿园质量的重要指标。所有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幼儿全面的整体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幼儿健康幸福地成长,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彰显某一方面的特色。有的幼儿园为了招生的需要,有的为了政令的需要,有的为了管理者政绩的需要,挂起“双语”“多元智能开发”“艺术”“科技”等五花八门的特色旗号,以为只要搞了一个特色活动,有了一项特色项目,编写了一些特色活动教案,就有了特色课程。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特色”根本不是在幼儿园文化根基上生长出来的,也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幼儿园的整个课程体系中。
二、解决策略
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园本课程样式,幼儿园领导者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形式的多样化是教育的恒久追求,但其依据应是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是为了满足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需求,而不应是幼儿园追求的根本目的。任何形式的课程建设都是为了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了儿童生命的成长和整全。为此,园本课程建设必须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需要以园本文化为根基
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理念的形成与践行。课程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伴随着课程实践,在园本文化引领下自然产生的。园本课程一要启蒙儿童,二要尊重儿童的本真,三要实现创造的教育。这样的园本课程不可能凭空创造,而只能基于现实,在专家引领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首先,园本课程的构建需要借助教育专家的力量,因为教师的经验通常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征,其推广效应有限,凭靠教师自身难以上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专家对教师经验的提升和总结,可以形成有效的适合幼儿园的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园本课程的构建必须建立在本园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之上,通过对传统积淀的思考与实践,不断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借鉴其他优秀课程的经验,提炼整合的课程理念,才有可能形成体现愉悦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规则性的园本课程。可见,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实践过程。相应的,园本课程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种积淀和传承,不能现成复制,不能随意照抄,也就无法急功近利。
(二)必须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
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幼儿、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儿童的生命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核心,一方面由于幼儿的不成熟性,其自理能力未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水平,仍需要成人的看护,这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精神成长处于关键期,其发展具有无限可能,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在尊重孩子精神成长的生理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精神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具有激发性的学习内容,这也就决定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必须始终关注幼儿,专注地做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事情,就需要教师将目光聚焦在儿童身上,通过对儿童活动时的需要和状态的了解与把握,捕捉价值瞬间,生成有意义的课程内容,如此幼儿才能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开展新的、针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三)必须以游戏精神为引领
游戏精神是个体自主的态度和体验,[3]本身是一个去形式化的存在,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寻找实际的内容,课程正好可以与之形成理想的契合,即游戏精神的引入可以改变课程的存在方式和运作方式,让师生以开放的、自由的姿态共同对课程知识做出选择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也是儿童的生命。对于回到儿童世界的实践追求,游戏精神始终是我们审视、衡量、检验园本课程质量的有效原点。在以游戏精神为引领的园本课程中,幼儿必然是愉悦的、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因为游戏精神蕴含着创造的特质,游戏者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游戏自由的活动氛围与多变的形式都和创造力所需要的元素在园本课程中达成了一致,即课程游戏化的主体自由、专注与充分的情感体验,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创造热情,从而最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健康发展。
(四)必须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儿童教育者应理解和把握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4]因此园本课程作为尊重儿童的课程,必须是基于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人、独特人的基本判断,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载体,即园本课程必须依据幼儿的立场来改善其学习状态,使其学习方式更灵活、更多样,学习环境更丰富,体验更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幼儿多种智能的发展,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探究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总之,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始终遵循儿童的学习方式,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参与幼儿园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l]乐亚琴.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3,(1).
[2]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3.
[3]樊人利.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4,(9).
[4]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88.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15.11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新教师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summer777阅读人气:971
- 论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722
- 浅谈我们幼儿园在游戏活动开展...冬日暖阳阅读人气:991
- 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MeiYuzhu阅读人气:950
- 2013年1月:幼儿绘画指导...小陶123阅读人气:106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怎样解决幼儿不讲卫生的问题?莲阅读人气:1057
- [教师工作]怎样解决班里孩子脾气暴的问题...云云老师阅读人气:1374
- [园长管理]关于孩子之间冲突的问题该怎么...宝爹阅读人气:976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面试常见的问题有什么...紫晓阅读人气:1257
- [园长管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需要关...花语阅读人气: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