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金猴降妖

作者:吴佳瑛  来源:虹口区星贝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1-1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脸谱中主要图案所表示的含义,能用对称的经验并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有趣特征。
    2.对故事《金猴降妖》感兴趣,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脸形纸(可装有牛皮筋)、彩笔、记号笔、背景音乐、对应的半成品脸谱材料(唐僧帽、悟空箍、八戒鼻和脸上色块、沙僧胡子和月牙铲)等。
    2.西游记人物脸谱图片、PPT课件。
    3.幼儿有画脸谱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1.听一段声音,回忆故事《金猴降妖》。
    提问:请你听一段声音,仔细听这是什么故事?谁在说话?
    (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视剧,孙悟空的声音都很有特点,加上幼儿对《西游记》非常熟悉,尤其喜欢孙悟空,所以选择以孙悟空的声音作为导入,便于引出下面的环节。)
    2.让幼儿说出故事中其他主要人物。
    (1)教师提问: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观察幼儿是否了解唐僧师徒一共有四人,并按幼儿说的顺序依次出示相关角色的名字。)
    (2)小结:这四个人是著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里的人物。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问题式导入,用倾听、辨别的方式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并锻炼幼儿在已有经验中迅速梳理、判断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让幼儿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思考过程。】
    二、观察脸谱,了解脸谱的主要特征,并尝试绘画
    1.让幼儿从第一组京剧脸谱中找出孙悟空。
    (1)(出示第一组脸谱:猴脸、孙悟空、二郎神)这里有三个脸谱,请你找一找,哪一个是孙悟空。
    (教师要特别注意倾听并激发幼儿说清楚判断的理由。一般幼儿在观察比较后能发现脸谱上的金箍、桃子、毫毛、火眼金晴等特点。对于缺乏经验的幼儿,教师可以追问,如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它有个非常神奇的兵器叫什么等。由于幼儿对《西游记》很熟悉,教师的追问能促进幼儿回忆,并引导幼儿在脸谱上寻找这些特点,还可以让幼儿学学他们的表情、动作等。)
    (2)请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回答:为什么你认为第几个脸谱是孙悟空,请说出理由。
    (教师观察幼儿按顺序观察和表述的能力。)
    2.幼儿从第二组京剧脸谱中找出其他三个角色。
    (1)(出示第二组脸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这四个脸谱分别是谁?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鼓励幼儿相互补充,完善对其他三个脸谱上图案信息的理解,同时根据幼儿所陈述的理由,把脸谱旁边的数字改成角色名字。)
    (2)唐僧师徒四人长得各不相同,脸谱上有各自明显的特点。但有趣的是,四个脸谱上有一个图案是他们共有的,请你找一找是哪个图案?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教师观察幼儿在比较四个脸谱的过程中,能否发现共有特点,同时了解幼儿是否知晓这个特点所代表的含义。)
    3.幼儿了解京剧脸谱上的图案特点。
    (1)这是世界有名的中国京剧脸谱(PPT上出示“中国京剧脸谱”六个字)。
    (2)京剧脸谱会把每个人物的主要特征,如唐僧的白白净净、猪八戒的朝天鼻等长相特征,孙悟空爱吃桃子等爱好特征,他们用的兵器等物品特征表现出来。
    4.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并陈述理由。
    (1)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该问题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对这几个角色的认知。)
    (2)如果让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来画,可以怎样画?怎样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
    (此问题旨在了解幼儿对之前所说的特征是否清楚,还记得多少。)
    5.幼儿了解桌上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现其主要特征。
    (1)请你用桌上的材料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的脸谱特征。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桌上的辅助材料,以及它们的用法。这里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能让幼儿自由表现,关键是让幼儿在表现中了解民族元素、脸谱主要特征的含义。)
    (2)幼儿选择材料后进行绘画,并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要观察了解选择每个角色的幼儿人数,幼儿能否表现出该角色脸谱上的主要特征。鼓励幼儿尽量大胆表现,可以选择辅助材料一起完成脸谱装饰。)
    【设计意图:在观察比较中挑战幼儿的思维。该环节前半部分的观察比较有两种方式:“发现不同”可以从两两(人物)比较开始,锻炼幼儿发现不同的能力;“发现相同”,通过比较四个脸谱,促使幼儿发现、排除、判断。因此,相对让幼儿找不同而言,寻找共有特征的挑战难度更大。
    幼儿在观察中表达的经验往往是零碎的,该环节先让幼儿重点观察孙悟空,帮助幼儿从上至下整理——箍、如意、桃脸等。具体的剖析,让幼儿的思维有集中性、有序性和广泛性。继而让幼儿将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其他
脸谱上。
    教师在陈述理由中了解幼儿的思想。在互动中,教师不时让幼儿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目的是在了解幼儿对角色认知的同时,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活动中幼儿的回答很有意思,如他们多数喜欢孙悟空的勇敢、神奇的七十二变;少数幼儿表达了孙悟空对师傅的忠心;喜欢唐僧的幼儿主要理由是因为他善良、学问多、帅气;而少数幼儿说唐僧在旅途中很舒适,因为一路都骑马,有徒弟保护等。这个过程非常考验教师的回应能力,如何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合适的、正确的引导,这需要教师好好预设和思考。】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1.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请“师傅”“徒弟”分别上来,其他幼儿观察同伴绘制的脸谱主要特征是否明显。)
    2.幼儿听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并排出队形。
    (1)请你仔细听儿歌,并按照儿歌里说的顺序为角色排队。
    (教师鼓励会念儿歌的幼儿一起参与,并观察幼儿能否按顺序为角色排队。)
    (2)一共有门个角色去西天取经?现在有几个角色?请想办法把到西天取经的四个角色凑齐,我们一起出发。儿歌中最后一个角色是谁?故事中的老妖婆是谁?故事还需要一个角色,谁愿意扮演?(确定角色后,出示“白骨精”脸谱。)
    (幼儿一般会选择唐僧和孙悟空,极个别的幼儿会选择猪八戒和沙悟净,此时,教师要观察每个幼儿对缺少角色这个问题的行为反应和想法对策。等幼儿凑齐了四个角色后,再次问幼儿谁愿意扮演老妖婆。如果幼儿实在想不出办法,可以提示他们观察周边可利用的资源,如请教师一起参与等。)
    3.幼儿听儿歌,排队模仿角色的样子,出发去取经。
    儿歌里的角色终于凑齐了,我们准备出发,这几个角色不但长得各有特点,走路也各有特征,看看谁模仿得最像o
    (教师观察幼儿的模仿,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
    【设计意图:《唐僧骑马咚那个咚》是许多大班幼儿熟悉的儿歌,按儿歌里的顺序排队并模仿角色的行为特点,既让本次活动暂告一个段落,也为后续进行相关游戏、表演等做好铺垫。
    此环节再次挑战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角色的缺失,幼儿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帮助幼儿积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教师在进行“我是中国人”主题下的“京剧脸谱”活动时,较多表现的是脸谱颜色和对称这两个主要经验,而这个环节的处理,巧妙地引出了老妖婆——旦角,丰富了幼儿认知的广度。】
    附:儿歌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
    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坏,
    骗过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涂,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当,
    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灭光。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木偶的服饰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爱的抱抱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圣诞元旦主题活动集锦
幼儿园圣诞元旦主题活动...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