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运用数字化产品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吴召邵萍 来源: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1-12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冲击了各学段的教育模式和儿童的学习模式。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加之幼儿处于身体发育未成熟阶段,所以人们对于数字化产品在幼儿园的运用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如何有效运用数字设备也鲜有人研究。在移动设备、视频学习已成为普遍趋势的今天,数字化产品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引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幼儿学习模式的创新呢?本人认为,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积极思考和实践,充分利用数字化产品的优势创造性地解决目前学前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我园作为江苏省E学习试点园,展开了为期两年的研究,由此对数字化产品在幼儿园的运用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
一、凸显教育者引领作用。打破两大魔咒
在数字化产品运用上,要确立教育主导技术、技术服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路径。教育者要体现出引领者的主体地位,明确运用数字化产品绝对不是“装备第一,培训先行”,要避免因为技术而忘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迷失在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中,始终忙于无效的培训。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应从学前教育专业立场出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之长,充分掌握技术工具来解决学前教育的现实问题。
1.以用促配,打破装备第一的魔咒
我们始终坚持“应用驱动”原则,打破“教育信息化第一要装备,硬件是前提”的思路。我们采取先思考调研再按需购买、先部分实验再按需增添的做法。在购买设备前,我们先组织全体人员思考、讨论,明确目前在教育管理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有哪些设备可以对应地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在集体讨论后先将问题聚焦,再调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设备,然后先在个别班级实验,实验成功后再推广。如,我们聚焦活动中教师的个性化指导问题。依据现有的班级师幼比,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幼儿与教师个别互动的需求,无法给予幼儿及时的个别指导。我们经过调研,确立了运用iPad来缓解教师人手不足问题的思路,先少量购买iPad集中研究iPad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有效利用,获得成效后再按需购买。
我们按照“够用即可”的原则购置iPad,数量控制在够两个班幼儿同时开展集体活动之用。平时这些iPad放在各个班级的区域中供幼儿使用,集中教学时再收集起来。每个班都不独立设iPad区域,而是根据区域需求配备不同数量的iPad。如,小班只在语言区投放,中班在语言区、美术区、数学区和生活区投放,大班在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生活区、美术区投放。即使在同一个区域,各个年龄班配备iPad的数量和功用也不一样。如,由于小班幼儿阅读时需要成人陪伴或朗读,所以我们在小班阅读区投放了音频播放器和3台学习内容相同的iPad,以支持幼儿自主阅读。中班以纸质绘本阅读为主,所以我们在中班阅读区只提供两台iPad,一台主要是文学绘本方面的阅读内容,另一台主要是与主题教育活动密切联系的供幼儿拓展阅读的内容。大班语言区也投放了3台iPad,但内容不同:一台是文学绘本方面的阅读内容,一台是与主题教育活动密切联系的阅读内容,还有一台是百科全书的阅读内容。除此之外,每个班还配备一台iPad,让幼儿自主拍摄和记录自己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及作品,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同时也是对幼儿学习的及时强化和鼓励。
2.以需促培,打破培训先行的魔咒
我们打破“先培训后使用”的常规化信息技术培训路径,让教师拿到设备后先自己探索使用,在发现问题、产生需求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缺失什么就培训什么,培训什么和怎么培训都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而定,以提高培训的效率。同时,我们根据重点研究的问题请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集中专项培训。如,在制作幼儿个人电子档案的过程中,教师尝试运用了很多程序,但都不能一次性将幼儿的照片分装进幼儿的个人资料包,于是,我们就请技术人员来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针对具体问题给予教师指导。基于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展开的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于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凸显儿童立场,建设课程资源
数字化的建设,无论是设备投放、课程资源开发还是使用,我们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发展需求,提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学习资源和设备。
1.有选择、有节奏地使用教育资源
当下社会上有大量儿童教育资源,教育工作者需要依据儿童需求去筛选适合各年龄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这种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对幼儿学习进程的把握……我们一方面要筛选出与幼儿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学习规律、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精选出核心的内容,按照幼儿的学习阶段有控制、有节奏地逐步投放,以免无效内容延长幼儿用眼时间或转移幼儿的注意。即使某一套APP软件总体上适合幼儿学习,具体内容也需要精选。如,我们在众多幼儿数学学习软件中选择了一套涵盖中班数学核心经验的应用程序,但是这套软件标明是为6~8岁儿童设计的,共有33个数学游戏。于是,我们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数学学习内容,选择了适合中班上学期的7个数学游戏和中班下学期的7个数学游戏,并根据幼儿的学习水平渐进式地投放到活动区中。中班上学期初,我们只提供了其中的3个游戏,随着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再逐步将另外4个游戏投放到区域中,到了下学期同样按照幼儿的学习节奏逐步将另外7个游戏投放到区域中。
2.有标志、有索引、分区域提供
我们通过设置封面标志帮助幼儿快速找到自主学习的内容。我们将不同的教育资源分装进不同的iPad中,并在其封皮上贴上标记,以便幼儿根据需要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如,我们在大班语言区提供了3个分装不同内容的iPacl,并在封皮上做上标记,这样做是从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以及减少查阅时间考虑的,便于幼儿有效阅读和快速阅读。
我们还通过在iPad保护套的里层上设置索引图等帮助幼儿快速找到自主学习的内容。如,我们将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路径和内容目录制作成索引图放在iPad保护套的里层上,帮助幼儿快速找到对应的、适宜的学习内容,避免幼儿在寻找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将幼儿的注意力聚焦在相应的学习内容上,减少幼儿无效使用iPad的时间。
3.有规则、有节制地使用iPad
对于3~6岁幼儿能否使用电子产品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存在争议,反对的呼声似乎更高。为此,我们以幼儿健康成长为首要目标,谨慎地确立了不同年龄班幼儿在园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我们全面查阅和学习国内外关于3~6岁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文件、报告等文献。无论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2013年4月颁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还是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都有明确的规定。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3~4岁幼儿“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4~5岁幼儿“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5~6岁幼儿“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考虑到幼儿有可能在家也会使用电子产品,我们谨慎地将小班、中班的幼儿在园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半,将幼儿在园每次持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定为小班不超过7分钟、中班不超过10分钟、大班不超过15分钟。我们不仅通过内置闹钟和外置计时器两种计时方式让幼儿建立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意识,而且通过与幼儿讨论达成共识,建立班级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并将规则图文并茂地张贴在班级iPad的使用区,提醒幼儿遵守。同时让幼儿每天通过插牌、填标记、打钩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记录和统计,帮助幼儿自我监控和互相监督,从而有节制地使用iPad。
三、凸显尊重意识,构建良好的教育社区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必须依托和构建良好的教育社区,包括运营商、幼儿家长、教育专家等。我们构建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以尊重为前提的交流文化,认真倾听各方声音,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1.尊重专家的观点
数字化在学前教育中是否有积极作用?它能否带来学前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学前教育专家的参与和引导。为此,我们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的许卓娅、孔起英、张俊三位教授指导我们的研究,他们不仅指导我们在幼儿音乐、美术、数学、科学等领域的集体学习中进行有效应用数字化资源的实验,而且给予我们在“E学习环境下幼儿活动区域的研究”以全程指导;不仅对于iPad及触摸一体机在幼儿个性化学习中的运用给予具体指导,更对E学习环境下学前儿童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提出了方向性的引领。学前教育专家的全程指导保障了我们的试点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方向性。
2.尊重产品开发商、信息技术人员的观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借助专业力量,与专业人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借助他们的技术力量来保障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及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而且组建由开发商、信息技术人员等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提供跟踪式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形成数字化资源优化更新机制,使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和结构不断更新和持续优化。我们通过多方力量的充分支持,形成“团队协同作战”,避免教师“单打独斗”,真正发挥数字化教育应有的能量。如,为了解决幼儿作品能同步上传、教师能持iPad自由移动的问题,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信息技术人员都给我们提供了最新设备信息及技术支持,最终我们将Apple Tv数字多媒体机接上无线网,并通过HDMI高清接线与电视机连接,保证了iPad和AppleTv连接在同一个无线局域网,实现将iPad的画面直接投影到电视机上的目标。另外,借助iPad本身自带的“照片流”功能可以实现同步效果,幼儿只要利用iPad将自己的作品拍下来,教师的iPad上就可以及时呈现,解决了及时、同时呈现所有幼儿作品的问题。
3.尊重家长的观点
由于目前人们对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争议较多,我们在试点前就认识到必须在尊重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展开实验。为此,我们通过对全部试点班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召开试点班家长小型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家长对于幼儿使用iPad的观点和建议,让家长自主选择是否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实验,是否同意签订参与实验的书面协议书,尊重个别家长不想让孩子参与实验的意愿。如,我园试点班中有一位中班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实验,理由是孩子正处于视力下降治疗阶段。教师不仅尊重家长的意见,还帮助做该幼儿的工作,向他说明不能使用iPad的原因,让他愉快地接受不参加实验的安排。同时,教师借此案例与幼儿讨论,让幼儿明确若超规定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伤害眼睛,以加强幼儿的自律性。很多家长反映幼儿自从参加实验后,回家也能自觉遵守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规定。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15.12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省一等奖:《构建“百草园”乡...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215
- 一次家长活动给我的思考与启...林音小筑阅读人气:1182
- 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认识youjiaorenaa阅读人气:1169
- 管理者的思考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088
-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中团队管理...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64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亲四岁左右孩子到底写不写拼音...香蕉苹果阅读人气: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