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视角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作者:朱玉红  来源: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上传时间:2013-03-25
[摘要] 
 
生涯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生涯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发展表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给予学前教育人才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与指导;应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及其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应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生涯教育;学前教育;教师教育
 
一、生涯教育的实践与理论
 
()生涯教育的实践进程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Sidney P.Marland)在全美中学协会上提出了生涯教育(Ca-Feer Education)理念,得到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响应,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此掀起了一场生涯教育的改革热潮。在此期间,美国政府不间断地颁布了相关法案及指导性文件,大力推行生涯教育。1974年通过第一个生涯教育法案,相关措施当年就在42个州得以推行;1977年颁布《生涯教育激励法案》,要求增加教育经费,推动生涯发展计划与生涯指导,并强化咨询人员在生涯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1]1989年出台生涯教育纲领性文件《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方针》,为初等、中等、高等、成人等所有层次的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提供生涯规划能力指导。1994年颁布《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支持学校为学生提供生涯发展方案,促使学校和社区机构发展协同合作关系。2006年颁布《2006年卡尔·帕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改进法》(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生涯教育由学校向在职岗位培训拓展。[2]生涯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以其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自主学习、终身教育等特点,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美国学生辍学数量大幅减少,同时他们受到了全面的合作性教育,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个人发展规划,并成为自我认知、自我实现和自觉有用的人。[3]
 
()生涯教育理论的发展
 
1976年著名学者萨帕(Donald E.Super)将“生涯”定义为:“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历程,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与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生涯是人生自青春期直到退休之后,一连串有报酬或无报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位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兼职、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等”。[4]这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被引用最频繁的有关“生涯”的定义,它所体现的核心理念是:生涯涵盖了人一生的发展;职业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涯的全部;每个人的生涯都是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这一定义指导美国的生涯教育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职业选择和继续教育机会。
生涯教育发展到80年代后期,美国联邦教育部将生涯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涯觉知期(幼儿园至六年级)、生涯探索期(六年级至八/十年级)、生涯准备期(高中后期、中职、高职阶段)、生涯同化期(毕业至职业适应),同时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对自我、周围事物的认识水平,设立了相应的生涯教育目标。[5]每个阶段的目标都由自我与工作世界两个方面构成,不同阶段目标的重心不同,从偏重认识、探索自我开始,逐步加重对工作的了解并建构相关知识、技能,最终实现个人生涯兴趣与职业的和谐融合,个人、家庭、社区、工作之间关系协调顺畅。
在目标的具体内容方面,包括了认识“职业发展与自身特性、需要之间的关系”“发现与工作有关的独特能力和需要”等要求,充分体现了施恩(Edgar Schein)“职业锚理论”中尊重个性心理需要和个人独特价值的观点,从生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起就要求引导学生寻找与探索那种在“个人面临多种职业选择关口时,最不能放弃的与职业相关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观”。[6]在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理论的指导下,美国的生涯教育以班级活动、生涯咨询、自我评估、探索活动、工作经验、生涯规划等各种形式,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校和高校中贯彻落实。
近几年来,生涯发展呈现出无边界职业转换的新趋势,这是社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现象: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些职业在丰富发展,一些职业在隐退消亡,还有一些新职业在兴起,工作种类增多了,人们转换工作的频率提高了,无边界的职业转换悄然成为一种趋势。有学者对其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的变化发展丰富了生涯发展的内涵;随着个人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工作环境、行业发展的变化,职业也在变化发展,它包括在若干不同工作单位甚至若干不同职业之间的转换;心理成功成为了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开发新的技能成为职业和生涯发展的必需,而不能仅仅依赖一成不变的知识技能。[7]无边界职业发展理论进一步彰显了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在生涯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生涯涵盖了人一生的发展,秉持的是一种动态发展观,因此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也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专业规划、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教育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在应用中厘清以学生为核心与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本质区别。前者是满足学生的一切要求,后者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前者是非理性的,后者是理性的;前者忽略了教育的功能,后者注重的是教育的科学性和教育功能的最大发挥。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这应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为此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变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可持续性发展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给予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与指导
 
首先,应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职业与生涯的发展。只有在引导学生欣赏社会进步、欣赏周围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观察和剖析职业与生涯的变化发展,学生的心态才是平和、愉悦的,才能视发展为正常、不发展为失常,才能认识到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应越丰富越好,越有层次和内涵越好。而对个体来说,应对这些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其次,应指导学生认识职业与生涯的关系。从生涯视角看,职业生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平台,但不是惟一的平台,其价值核心不是金钱化、物质化的报酬,而是人生意义的实现,只有将职业发展融入人生发展过程之中,职业才是生活方式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与各种社会角色在人的生命中是和谐共存的,要在发展人生的过程中发展职业,在发展职业的过程中发展人生,让人生与职业同时充满乐趣和智慧,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再次,应教给学生整体规划个人生涯的技能,既着眼于现实,也放眼未来,有机地将阶段性发展与长远性发展相结合,将学习、专业成长、职业发展、个人生活、社会义务等统筹于一以贯之的人生目标之下,即在实现人生价值的生涯总目标主导下,设计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与计划。
 
()尊重学生个人价值与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每个人的生涯都是独一无二、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不仅教育者要认识到这一点,还需要指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也才可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实现自我的知识与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有强烈的被同伴、社会承认和接纳的愿望,个性和个人价值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因此还要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帮助学生创造不脱离社会现实的别样人生。
此外,还应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既然职业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那么个体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完全或仅仅通过职前培养获得,个体应有充足的机会在职后继续发展或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此不仅需要国家建构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幼师培养院校也应主动跟综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借助各种途径继续给予专业上的持续支持。
 
参考文献:
 
[1]Kenneth B.Career Education Beginning of the End?Or a New Beginning?[J].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1982,5(1):3—12.
[2]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EB/OL].http://www2.ed.gov/about/offices/list/ovae/Legisindex.html,20l2—5—5.
[3]魏燕明.美国生涯教育发展历程、特点与借鉴[J].成人教育,2011,(7).
[4][5]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3.
[6]刘帆,李前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
[7]雷蒙德·A·诺伊,约翰·R·霍伦贝克,巴里·格哈特,帕特里克·M·赖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
 
编辑:cicy

上一篇:新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幼儿园管理:每位教师都很重要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