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科研之路,展现成长历程

作者:申晓燕  来源: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上传时间:2016-08-08

  教学科研的不断探索,是幼儿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很多幼儿园始终坚持"科研先行,科研兴园"不动摇,一路走来,有成功的愉悦,有偏离目标时的迷茫、困惑,有实践过程中的辛酸苦辣,可谓"五味皆全"。但也正是在探索与坚持中,西南医院幼儿园从过去不知科研为何方圣神--到教科研研究渐人佳境,教师教科研能力逐渐提高,形成健康主题的办园特色--到现在成功构建特色鲜明的"1+1+N"的园本课程。
  一、教科研工作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紧紧围绕办园理念,聚焦现实问题搞研究
  课题研究,首先是要解决课题切人点的问题。第一,要紧紧结合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研究要符合幼儿园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愿景;其二,以"实"、"小"为研究切入点,选题尽量具体、实在,以小见大,可操作性强。在一线,教科研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研究,而是实践性、运用性,以解决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微观问题为核心,这不仅是幼儿园教学的要求,也是当前幼儿园教研性质决定的;其三,用人所长,改变以前全园教师人人搞科研,看起来热火朝天,实际上一直徘徊在云里雾里的状况。与其让老师们做自己难以胜任的、低效的事情,不如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有能力、有兴趣做科研的教师先行一步,然后再带动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二)建立完善教科研制度,形成教科研常态化
  "科研强师"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要转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必须依靠幼儿园合理、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来落实。如《班级教科研工作制度》、《教师参研奖励制度》、《各级教科研人员职责》、《教科研工作实施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严格执行,课题研究得以在幼儿园全方位渗透、全过程推进,使研究成为参研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为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制度,就要坚决执行,这就要将教科研规范化、常态化。在实际落实中,以重庆西南医院幼儿园为例,园长把握大方向不偏离,统筹规划和管理,业务园长具体带领教科研骨干主抓富有园本特色的运动大循环、大活动区和分组轮换学习活动,再具体到年级组进行实践落实,人尽其才、人人皆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教学科研,二元一体
  在原本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中,突然增加了庞大、复杂的课题研究,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科研的时间与精力如何恰当分配?课题研究如何融人五大领域课程和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去?二者孰重孰轻,如何相互协调,使其相得益彰而不是顾此失彼?
  我国古代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将羊皮衣服穿在身上,但毛向内而皮朝外,那人还在背上背着一篓稻草。
  魏文侯觉得奇怪,就问道:"你为什么反着穿皮衣背东西呢?"
  那人回答说:"我很爱惜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特别是背东西时,毛被磨掉就可惜啦。"
  魏文侯听了,很认真地对他说:"你知道吗?其实皮子更重要,如果皮子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你合皮保毛,毛又保在哪儿呢?"
  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就好比"皮"与"毛",如果脱离教学搞科研,就好比没有皮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学与科研是相融相生,二元一体,水乳交融的状态,即"教学即科研"、"成长即成果"。科研是服务教学的,只有把"科研"的落脚点放在了平时的点滴教研活动、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反思中,才能够形成人人均参与、人人皆主动、人人勤思考、人人有成长的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四)结题并非真结题,而是下一个开始
  有人认为,旧的课题结题了,便可以开始另一个全新的课题了,旧课题从此便"寿终正寝",既没有后续的研究,也没有相关的推广工作。其实不然。俗话说: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以西南医院幼儿园为例,其正是在"十五"、"十一五"研究体育活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持续的、更深入的全国"十二五"、"十三五"课题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推广运用前期好的经验和方法,使研究成果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而且能将办园特色、办园质量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高峰。
  二、教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一)搭建学习平台,提升教科研素养
  俗话说"千兵易得,一将难求",教师是搞好教育科研的核心力量,要搞好教科研,就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科研能力,唯有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向同伴、向同行、向专家、向幼儿学习。于是我们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幼儿园不但组织形式多元的学习活动,还派出大量工作踏实、成绩突出的教师外出学习,回来结合我园具体情况进行改良、试行,然后在全园推广。同时还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聘请全国、市区各级幼教专家和高校专家教授为我园教师做科研专题讲座等,不定期来园指导教科研开展情况,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二)优化教师结构,增强教师活力
  在课题研究中,西南医院幼儿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1+l+N"园本课程,为了使新的课程得以顺利实施,园领导坚定了改革师资队伍的决心。打破保育员和教师的界限,优化教师结构,激励和淘汰并用,变静态的保教分层为动态的竞争上岗,为保教队伍的发展注入新鲜因子,盘活保教队伍。具体做法:一是在本园优秀保育员中进行考核升级为助教老师,二是招聘优秀的大专本科毕业生为助教老师,这样每个班级就有4个老师,两教、一助教、1个保育老师。这就为园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
  (三)夯实教学科研,打造讲师团队
  夯实教育教学,提升教师能力,是幼儿园不断前进的源泉,在激励每位教师全面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形成自己的特色亮点,鼓励教师在领域教学、艺术特色、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科研课题等方面找到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每位教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到属于自己特色领域,实践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打造研究型的讲师团队,促进教师自主和高效的专业成长,现在幼儿园已形成由12名教师组成的国培讲师,这不仅广泛将我园的研究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拓展了幼儿园品牌。
  (四)教师从"要我成长"到"我要成长"
  "群雁齐飞"时,需要领头大雁奋飞引领,当形成阶梯式发展后,就需要汇集个体合力的"齐飞",然后又不断积蓄力量,进入新一轮的"高飞"。教师在组织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个人激励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激发其学习发展的动机,树立"精致化管理"理念,有机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创建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共同体。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利,包括各种学习提升的机会、课程选择和调整的权利、教师工作与学习时间的调整等等,为教师树立起全面加特色型教师的美好愿景,教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师渐渐踏上了自觉研究之路。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三个比较明显变化:第一个变化:书籍选择上,从单纯的娱乐、生活类书籍,到现在会主动选择如何做好科研、如何观察孩子等一些提高自我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书籍,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滋养了专业底气与灵气,有了终生学习的意识,开始和孩子一起成长了;第二个变化: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教学反思、观察记录从过去的从网上下载、抄袭敷衍了事,到现在能真心实意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幼儿观察记录、个案追踪、教育叙事等,甚至有的老师坚持每日写教育日记。教师逐渐从过去的被动研究变为现在的主动发展、实效研究了,研究水平也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了;第三个变化:由过去的样样会,门门差,变为重点关注自己最擅长和最感兴趣的领域,避免自己的短板,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中,抛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创新。
  三、坚持教科研之路,幼儿的生命更加精彩
  (一)运动大循环:自主玩耍,全面发展
  身体运动对幼儿的认知、个性、社会性等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孩子们在开放、低结构、趣味强的,富有特色的运动大循环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需要,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协商、合作选择各种开放性材料,创设具有丰富情境、挑战性的运动环境,然后孩子们根据运动路线,依次进行不同运动区域的各种活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各种材料的创新玩法层出不穷,"一物多玩"、"多物一玩"和"多物多玩",材料在幼儿手中玩"活"了,也玩"火"了。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中,孩子们自由、自主、自发游戏,老师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手,闭上自己的嘴,睁大自己的眼,开动自己的脑",将时间、空间、选择的权利、创造的机会都还给孩子的同时,认真做好各种图文记录,发现孩子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变过去的老师主导,孩子"被动的体育"为现在的"孩子主导的,自主、快乐体育",通过与同伴的自由交往、组织游戏、阐明规则、谈判与解决冲突的过程,促进自身交往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成为了体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人,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仅是玩,而是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他们学会了自觉排队等待玩耍,学会了谦让与互助、商量与合作、收拾与整理、勇敢与自信、责任与担当、冒险与创新……这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和属于他们的活动。
  (二)大活动区活动:小玩家,大智慧
  同"运动循环"一样,西南医院幼儿园提出的大活动区活动的开展也让孩子们充分受益。该园打破以往以班级为界限的活动区,全园打造了八大活动中心,每个活动中心又分为若干个活动区域,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计划和选择生成混龄活动。各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展幼儿探索的空间,有助于帮助个性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孩子通过操作、探索、体验、创造来进行,幼儿在操作和摆弄物体的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发现,萌发创造的意识和欲望,逐渐增强自我创造、自我表达、自我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八大活动中心的教师安排,是在每位教师全面加特色的基础上,依据平时丰富多彩游戏式练兵,培训特色师资中对教师的了解为基础进行的定位。将美术、音乐、舞蹈、建构、角色、表演、科学探究等方面富有特色的教师分配到相适宜的活动中心,让孩子体验、获得的都是在该领域最擅长最优秀的教师的观察、启发和引导。在这里,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性,向自己挑战。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科学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一个孩子,促进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地成长。
  如果说教育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然的、健康的、充满智慧的生活,教科研则是让这种生活成为现实的内驱力和归宿,在这个过程中,它要唤醒的是教师的专业自觉、内在发展需求,激发教师对专业活动的情感认同和投入;它要实现的是教师的工作最终变成以问题研究为核心的专业生活方式。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教科研一定要有老子思想中所蕴藏的"草根"精神,需要"滴水石穿"的守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成为"诗一般美丽的事业",教科研才能成为教师乐于并渴望一走的"幸福之路"。
摘自:《幼儿教育导读》2016.06下
编辑:cicy

 

上一篇:园本教研:六研丙烯画

下一篇:微教研:"兜个圈子"继续走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