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六研丙烯画
作者: 安平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研室 上传时间:2017-06-23
要上“展示课”“观摩课”,教师首先想到什么?是新奇的内容和材料,是出彩的作品效果,还是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想必.从理论上,很多老师都会首选最后一条“幼儿的需求和发展”。询问原因,答案或者都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而来。但实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否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落实,让做和想统一起来?下面是第四届南北精品活动展示“大班美术活动:丙烯画——镜中的自己”的6次教研,将做与想统一,我经历了艰辛的过程。
1研:活动设计从谁出发?
接到任务后,我有过担心、紧张,异地借园、借班上课能行吗?上不好怎么办?但这样的情绪很短暂,我很快找到了活动的中心“幼儿”。在开始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想他们的需要:大班初期的幼儿有怎样的典型表现?他们的美术发展水平是怎样的?由此,梳理出活动由来:“五六岁幼儿随着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逐渐发展,他们会产生更加丰富的心理活动。在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幼儿表现不一,有的兴奋,有的紧张,还有的会不露声色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关注,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美术能力上,这时的幼儿愿意进行多种多样的尝试,但同时也会出现拘谨的表现,比如模仿他人、作品形象单一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幼儿更加开阔的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愿意的、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在此基础上,我思考以怎样的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来承载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显然,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我”的表现是一个熟悉又具有开放性的题材。它既会让幼儿在活动现场专注于自己,而忘却身处异地的兴奋或紧张;又能使幼儿有创造性的表现,因为“我”有独特的地方。如何激发幼儿的“独特”表现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是必要的,然而,材料的选用上也有文章可做。有人说,“美术就是材料的艺术”。的确,美术活动离不开材料的巧妙运用,适合的材料能让幼儿的美术创作充满创造的乐趣。
在众多的材料中,我选用了镜片纸和丙烯颜料。顾名思义,镜片纸是像镜子一样的纸,既可以在上面书写、绘画,又轻便、具有可塑性,弯曲自如,成像多变,有如哈哈镜一般。
2研:如何在创作中突出材料的特点?
这个问题是在第一次试讲后,看课老师们一致给我提出的。原因是幼儿在活动中虽然很自由,也很快乐地表现了自己,但显然他们把“镜片纸”当成了普通画纸,画出的形象并不是“镜子中的自己”,而是随意的一个人。也就是说,活动没有完全实现之前拟定的目标——1.愿意使用鲜明的色彩,体验颜料作画的乐趣;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镜像,形成独立的作品。我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在之前分析活动目标时,我根据对活动价值的判断和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制订出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为“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活动难点为“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镜像”。相应的,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问题启发和让幼儿直观感受的方式进行,通过让幼儿玩镜片纸,发现、观察有趣的变化,从而进行独立创作。那又为什么没有实现预设的目标呢?当我回看活动录像时,发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
问题一:引导幼儿玩镜子的过程不充分,使幼儿对镜子中自己的变化缺少惊喜的发现。在鼓励幼儿照镜子时,小朋友都很拘谨,只是坐在椅子上照。我尝试用语言鼓励幼儿可以站起来、拿起镜子照照,可以让自己离镜子近点儿,再远点儿,看看自己变什么样……问话一句接一句,幼儿没有回答,我也没再根据具体的表现进一步引导幼儿玩镜子。致使幼儿没有主动照镜子,发现变化。
问题二:提出的问题宽泛,缺乏清晰指向,使幼儿对观察主题不明确。在引导幼儿观察镜中的自己时,我的问题是:“你在镜子中都看到了什么?”我的本意是让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变化,但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使幼儿的回答集中在对自己的观察上,而是说出了很多在镜子中看到的事物,如×××老师、×××小朋友,桌子、颜料等等。
针对出现的这两个问题,我在计划的修改上做出了相应的完善。
第一,增加目标3“乐于探素材料,因发现有趣的现象而感到兴奋和满足”,强调过程中对幼儿操作材料兴趣的激发和引导。
第二,调整幼儿参与活动的方式,由原来的坐在椅子上调整为让幼儿站起来,以此促使幼儿玩镜子,对变化有惊喜的发现。
第三,调整提问,使幼儿明确观察的范围,突出对变化的观察:你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有趣?
3研:为什么要从鼻子画起?
这个问题是在第二次试讲后大家给我提出的。为什么要从鼻子画起呢?还要从我进行第二次活动计划的设计讲起。第一次试讲失败后,我回看录像进行反思,在第二次活动设计时着重引导幼儿玩镜子发现变化,同时,也针对幼儿在第一次绘画时起笔拘束,多是画小小的脸,不能大胆表现上做出了“技术”上的调整:将起笔统一规定为“鼻子”。基于中心定位的创作方法容易让幼儿建立构图关系,作品呈现的效果会好一些。结果也是如此。第二次活动中,孩子们照镜子时能玩起来,他们有的把镜片纸拿远或拉近,有的把镜片纸弯过来或折过去,从中发现自己变了样,“老师,我耳朵变大了”“我的脸变长了”……而后,以鼻子为起点的创作,画面明显丰满了,形象突出,用色大胆。
正在我为第二次活动比第一次成功许多而高兴时,老师们的这个问题让我一下惊醒了。是呀,为什么要统一规定起笔呢?就是为了作品的效果吗?之前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呢?不是自己一直都倡导“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吗?怎么为了作品效果而忽视幼儿自己的创作方式呢?这样看,目标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镜像,形成独立的作品”是没有完成的。再看看幼儿的全部作品,我发现画面的形象都是“大大的头,清晰的五官”,并没有反映出他们在玩镜子时的多种发现。玩是玩,创作是创作,创作中遵从统一的方式,少有个性化的表达。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需要在接下来的活动设计中去除对幼儿起笔的统一规定,给予幼儿起笔的自由,鼓励他们从玩镜子中所获取的最有趣的部位画起,真正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同时,还需要完善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的指导,引导幼儿将“玩”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真正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4研:文字写的“天衣无缝”是为了什么?
在正式进行展示活动前,我特意去了当地的幼儿园,接触参与活动的幼儿,和他们相互认识,并一起用毛笔、颜料绘画了小花。通过和幼儿的接触以及对作品的分析,首先,我发现孩子们乐于与人交往,但由于之前是陌生的,所以在起初的认识中还有些拘束。因此,我需要调整活动设计,将之前在开始部分的谈话形式调整为游戏形式,以此放松幼儿情绪,并作为连接,自然过渡到“照镜子”的活动中。环节的流畅会减少幼儿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其二,我发现幼儿喜欢用毛笔、颜料绘画,但绘画经验不多,绘画常规有待进一步建立,表现式样单一,用色不大胆。这一方面说明这个活动的设计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需要我在活动过程中多使用伴随式的指导,使幼儿在自主创作的时候,能自如地使用颜料,大胆表现。
当天晚上,我又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的修改,一字一句,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原本2页的教案扩充到4页,我要说什么、我要做什么,一一写明,力争做到“天衣无缝”。虽然我知道不可能做到完美,但这样让我的预设尽量周全,仿佛我会踏实一样。
写完后,我读了一遍繁多的文字,突然产生了很不舒服的感觉,怎么都是我,这是我要去表演吗?孩子们在哪?没有孩子的活动肯定不是一节好活动,没有上就注定是失败的。
想到这些,我马上重新调整活动设计,多在字里行间思考幼儿的身影,把和幼儿有可能出现的表现相吻合的指导留下,其余都删减。经历了那一晚从繁到简的过程,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撰写教学计划时,如果力求在文字上过于繁琐斟酌的时候,那就离幼儿渐行渐远了。
卸掉了“教师教”的包袱,留下了与幼儿一起玩,在玩中观察幼儿,依学定教的轻松。于是,我带着这份轻松上了场。
5研:孩子在做什么?我应该怎样支持他们?
尽管当天台下坐着几百人,在活动进行中出现了很多我没有预想到的小状况,但我却没有丝毫紧张,因为,我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和幼儿在一起,看他们做什么,想我应该做些什么,给他们需要的支持。
镜头一:游戏“好玩的镜子”
当我向小朋友介绍“镜子”,鼓励他们照镜子,发现好玩的方法,照出有趣的自己时,所有小朋友都齐刷刷地把之前插在桌子下的椅子拉出来、坐下,非常安静、规矩,甚至连镜子都不碰。这个过程持续了2分钟左右,才有小朋友在我的鼓励下把镜子拿起来,左右照照,但仍有大多数的幼儿呆坐在那里。怎样才能让幼儿大胆探索材料呢?于是,我先问问积极探索的两个小朋友,问他们有什么好玩的发现,是用什么方法变成这样的,他们说到了把镜子弯过来、离远了的方法。接下来,我就把这两个小朋友说的方法,临时变成了小儿歌——“好玩的镜子变变变,弯过来、弯过来,变变变、变变变,自己的样子真有趣”,招呼幼儿一起玩“好玩的镜子”游戏。陆续有小朋友站起来,边说儿歌边操作镜子,有的孩子还自创了玩法。例如有两名幼儿把镜子合在一起,发现了好多的自己在里面。在之后的创作中,“4个自己”就诞生了。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乐于探索材料,因发现有趣的现象而感到兴奋和满足,还找到了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变化,明确了自己的起笔点,为独立创作奠定了基础。
镜头二:我也来画画
本以为孩子们玩得比较充分,而且也都逐一说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知道从哪起笔就可以流畅地进行创作了。谁想,大部分幼儿把笔蘸上颜料之后拿着不动,有的把自己刚才说的起笔部位忘掉了,直接按照以往的经验先涂抹一张小小的脸。见此情况,我没有按照之前教案中预设的针对个体逐一找幼儿询问、鼓励幼儿玩和操作,而是随机采取了一个“隐形示范”的方法。
我拿起笔,边操作边说:“我的样子变得真有趣,怎么把我变得这么长,这脸长得都和纸一样大了,那就先画一张长长的脸吧!”边说边画,画完后还请身旁的小朋友看:“我的脸长吗?”孩子看后说:“这么长呀!”我们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带动下,小朋友们开始进行创作,原来“都不动”的情况解除了。点评专家对这个环节也给予了肯定:这个指导非常妙,妙在了既是示范,也非是示范,因为教育的无痕,所以没有让幼儿产生模仿,而是激发了幼儿的创作。
镜头三:请帮我保管一下作品
因为是异地借班上课,所以对幼儿不了解。但是,有一名小朋友很快进入了我的视线。她是一名小女孩,当别人都开始创作时,她却对着笔皱眉头,左看右看。当我站在她身边,拿着笔蘸上颜料在我的纸上画画时,她也是皱着眉看着我拿笔。我的心中对原因隐约有了答案。我随意递给她一支笔,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手尖掐着笔的最上端,的确如我的判断,这名小女孩对清洁干净有极高的要求,她是担心笔杆上的颜料弄脏了她的手。我漫不经意地说:“哟!我的手都蘸上了颜料,都成小花手了,没关系,擦擦就好。”随手,我从工作服里抽出一张湿巾纸把手擦干净,也递给她一张。她把笔擦了擦。就这样,她开始拿起笔进行创作。我没有继续待在她身旁,怕她因为被过度关注而产生紧张。可无论我走到哪儿视线里始终是有她的。
如我所料,她下笔犹豫,总是左顾右盼,小心谨慎。我该怎么鼓励她呢?正当这时,一名幼儿找我要黑颜料,而恰巧取黑颜料的路线经过小女孩的座位。于是,我自然地走过去,对小女孩说:“请你帮我保管一下作品,我先帮他拿一下颜料,回来后我来取。谢谢你啊!”小女孩接过我的画,点点头。当我来取作品时,我对小女孩表示了感谢:“谢谢你帮我保管我的作品。”并征询了她对我作品的意见:“我的画好玩吗?”她说:“挺好玩的!”“哪儿好玩?”“脸真够长的!”哈哈,我们都笑了。之后,我走开了,她也开始进行创作,之前的谨慎缓解了很多。从最后的作品看,小女孩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线条流畅,色彩丰富,体现了幼儿在创作时的放松和投入。这就是我借“保管作品”而为她创设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的初衷。
6研:这个活动适合幼儿吗?
活动尽管得到大家的称赞,但真正回绕在我耳边和脑海里的是孩子的话和作品。当玩“脸儿变变变”的游戏时,一名小姑。娘说“我想让我的脸白白的”,另一名小姑娘说“我想让我的眼睫毛长长的”,还有一名小姑娘说“想变瘦一些”。后来,在绘画中她们确实是按照自己的希望进行表现的。这些是否都在表明,大班幼儿美感增强,他们希望表现富有美感,与自己情感紧密关联的内容,起码在这方面也是具有性别差异的。这引起我的思考,通过把自己变形拓展创作空间的内容是否适合大班幼儿的需要?思考还在继续……
虽然只是一次活动,但是六研的经历带给我很多启示。
第一,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关注幼儿,还是关注形式;无论是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必要的经历和积累,都是不可省略的成长过程。
第二,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当个人的教学受到同伴的关注且能共同讨论,提出关键性的问题,那么将会有力地推动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调整。通过他问、自问的形式引发思考。
第三,教师本人作为教育主体的意识要强烈。他人的帮助和指导都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调整和步步前行的过程,才有可能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真正落实。
第四,教师最大的专业性体现在与幼儿的相处上。教育的最大魅力是有人、为人,所以,保持教育新鲜的最大秘诀就是不脱离幼儿,和幼儿在一起,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理解的方式,站在幼儿的角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摘自:《学前教育》2017.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谈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秋水依叶阅读人气:1288
- 幼儿园园本教研情况调查表翘翘阅读人气:1817
- 走进房山长沟,感受园本教研gege阅读人气:1120
- 有关园本教研中行政的参与问题哆啦A梦阅读人气:1596
- 园本教研方法培训之一“叙事研...翘翘阅读人气: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