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歌的创作方法
作者:周坤 来源: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 上传时间:2015-08-10
儿歌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幼儿在自然、社会、品行等方面的启蒙教育,都必不可少地要借助于儿歌作品,可以说儿歌是幼儿阶段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手段之一。目前在很多幼儿园中,儿歌教学题材主要来源于教材,很多教师缺乏儿歌创作意识和创作能力,当然就缺少引导幼儿进行儿歌创作的经验了。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创编能力,才能引导幼儿仿编、续编、创编儿歌,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引导幼师生进行儿歌创作,每年毕业生都结集一部优秀儿歌作品集。这些学生到幼儿园后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即兴创作,大大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比如,在小班的儿歌教学课堂,老师引导孩子看图画接龙,从“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开始接龙,整个课堂异常活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展开语言想象的翅膀,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最后老师整理出来了孩子们集体创作的儿歌: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青蛙青蛙跳,跳到鱼儿家;鱼儿鱼儿游,游到珊瑚家;小朋友呀跑呀跑,跑回自己家。孩子们朗读着自己创编的儿歌,非常有成就感。
目前一些幼儿园和小学也开展了关于儿歌创作的课题研究,儿歌创作的热潮正在燃起,关于儿歌创作理论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从2011年开始,我和几位老师开展了“儿歌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广泛收集了大量的儿歌作品,选出比较优秀的儿歌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一些创作规律。下面就结合一些经典儿歌,谈谈儿歌创编的一些思路,希望对一线的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儿歌创作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重视趣味性
目前一些幼儿园也会开展安全、环保、文明礼仪、爱劳动、讲卫生等主题儿歌创编,幼儿教师在创编时常常受到固有的思维习惯影响,往往过多注重儿歌的教育性,忽视了趣味性。教育性是一把双刃剑,如处理不好,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削弱趣味性。如儿歌《长大为国多出力》:公鸡公鸡喔喔叫,催我天天早点起。好孩子,守纪律,不迟到,不缺席,爱锻炼,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长大为国多出力!应该说,这类儿歌不在少数,都是标语口号的形式和概念化的说教,趣味性则荡然无存。儿歌越是生硬地说教就越是降低了自己的艺术品味。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开展主题创编,幼师生编出了很多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比如(《小刚头发长又长》:小刚头发长又长,男孩像个小姑娘。要是还不去理发,给你穿件花衣裳。再比如《你们要说普通话》:小鸡小鸭叫喳喳,翘尾咧嘴在吵架。小鸡说鸭骂了它,小鸭怪鸡笑话它。鹦鹉连忙来劝架:“你们要说普通话。”这两首儿歌的趣味性和娱乐、审美、语言训练、增长知识等作用是有机统一的。
儿歌要想较好地激活儿童的情趣,就必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一是要写孩子熟悉的生活,越是熟悉的生活,越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二是要对生活特征作较生动细致的描摹,力求形似,以适应孩子直观性、形象性的思维特点。比如,形状、色彩、味道、声音、动作等细节描写,就常能形象地再现物象的外在特征以调动孩子的感觉体验,引起注意的兴趣。如《小黄狗》:小黄狗,汪汪叫,吓了妹妹一大跳。妹妹转身回头看,原来哥哥学狗叫。在这里,孩子熟悉的生活、声音动作的细描、直观性的形象再现、趣味化的游戏成分、儿童化的心理视角,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快乐有趣的世界。
儿歌创作要具备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悟
作为儿歌作者不仅要有新颖的审美眼光,而且要有对儿童情趣的独特感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物象特征进行过滤,做到有选择、有改造地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儿歌创作的视野无限开阔,做到常写常新而不致于落入俗套。如同样是写牵牛花的儿歌就有好几首,这里不妨抄录其中三首。其一: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嗒嘀嘀哒!嘀嗒嘀嘀哒!其二:牵牛花,不牵牛,牵着花儿爬墙头。牵牛花,东墙走,去和豆角拉拉手。牵牛花,西墙走,去和葫芦碰碰头。东墙走,西墙走,牵牛花儿找朋友。其三:牵牛花,不牵牛,早早起来爬小楼。爬小楼,喊小妞,快快起床快下楼。快下楼,没梳头,入园迟到羞羞羞。羞羞羞,羞羞羞,贪睡不是好妞妞。这几首儿歌都选择了牵牛花互相牵拉、藤长且攀附他物而爬的普遍性特征,但由于作者的情趣各异,意味不同,都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第一首似乎使我们看到一个淘气而又胆小的孩子形象,颇有天真烂漫而又滑稽可笑之奇趣;第二首则活现了一个活泼好动、热情合群的孩子形象,流溢着团结友爱之情趣;第三首则借牵牛花写出了一个“爱管闲事”的小朋友形象,从而道出了不贪睡不迟到之理趣,但又无说教之嫌。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指定同一主题创编,比如写“小蜗牛”,其中一首:蜗牛蜗牛你真傻,背着书包到处爬。不如去上幼儿园,我们一起过家家。唱歌跳舞又画画,老师奖你小红花。另外一首:小蜗牛,送快递,背着邮包上楼梯,爬一爬,歇一歇,慢慢悠悠不着急,好长时间爬一米。再比如写“木棉花”,其中一首:小木棉,想妈妈,整天站着不说话。小麻雀,闹喳喳,站在枝头说笑话,逗得木棉笑哈哈,长出朵朵大红花。另外一首:木棉树高又大,笔直站着不趴下。春风姑娘表扬它,给它挂满大红花。不同作者依据自己的艺术个性,想象出不同的画面和形象,散发出不同的趣味。
从创作过程来看,一般说来,当客观事物的某一特征刺激了作者,便激活了作者部分生活的记忆,从而启迪着作者原先就已储备的对儿童情趣的感知。这样,主客观找到了某个契合点,这便是创作上的所谓“发现”。开始,这种“发现”可能是模糊的,随着构思的进一步深化,便越来越清晰,使主客观达到高度艺术的和谐,优秀作品就应运而生了。
艺术想象是儿歌创作中的重要一环
艺术想象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一项极需创新能力的高级思维活动,也是儿歌创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艺术想象必须遵循生活的逻辑、儿童情趣的逻辑和儿歌创作的逻辑。
1.想象的途径之一是对生活特征作某种变形改造。
“小强的头发脏又乱,就像乱草一大团,小鸟见了飞过来,要到这里来孵蛋。”(《小强的头发》)第一句先写实,是想象的起点;第二句“头发”变成了“乱草”,就是想象,就是变形;第三、四句顺着这想象的逻辑一路扩展下去,最终推出~个荒谬的结果,连“小强”自己听了也会觉得好笑。变形的改造更生动有趣地表现了生活真实,艺术创作的逻辑使之剔除了说教的成分而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应该说,在儿歌创作中,这种变形式的想象是相当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阿宝的耳朵里可以长出一棵草(《阿宝的耳朵》),蚊子和啄木鸟可以当“医生”(《蚊子》《啄木鸟》),头发长的孩子是个“小刺猬”(《小刺猬理头发》),这种种想象确实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
2.想象的另一途径是象征。
象征的特点主要是意念上的变化,并以巧喻、暗示等作为联系物象外形和作品意念间的桥梁,因此,它不需对外形特征进行改造,或仅作微小的改造。如《小螃蟹》:小螃蟹,真骄傲,横着身子到处跑。吓跑鱼,撞倒虾,一点也不懂礼貌。这里螃蟹的外形特征并未变化,但作者暗示读者,这小螃蟹象征着生活中的那种莽撞、不懂礼貌的小朋友,它让小朋友联想到自己和别人类似的行为,从而达到自觉改正不良习惯的目的。当然,由于孩子的理解力较低,因此,要有明确的导向,如上述“真骄傲”“一点也不懂礼貌”,就使小朋友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
儿歌创作要遵循单纯、集中、短小的原则
儿歌的篇幅短小,它要求作者要在狭小的空间里表现一定的生活容量,这就是要遵循单纯、集中的原则。所以想象必须是奇妙而且单纯,必须要尽可能包容更准确到位的生活容量,这就要求作者要有想象的高度概括力和驾驭语言的灵活度。
比如我校学生写的儿歌《春雨》原文是:滴滴答,滴滴答,沙沙沙,沙沙沙。花儿懒懒伸个腰,柳条轻轻飘呀飘,小草微微低下头。蚂蚁推门往外瞧,呀一一原来春雨来啦。修改后为:滴滴答,滴滴答,是谁轻轻把门敲?蚂蚁推门往外瞧,呀——原来春雨来报到。这样,儿歌虽短小,但因此显得更加精致。
在儿歌创作中还有许多可探讨的方面,如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反复等手法的运用,音韵、节奏、语言、音乐性等方面的讲究,都能使儿歌平添几分亮色。
最后,呼吁一线的幼儿教师们,不要忽视儿歌的创作,不要认为这是小儿科。要不断搜集素材,努力创作出喜闻乐听的优秀儿歌作品,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其实很多儿童文学作家来源于教学一线,比如郑春华曾经就是一名幼儿教师。所以大家要满怀信心去创作,不仅自己要学习儿歌创作,同时还要能引导孩子们创
作儿歌,深层次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摘自:《学前教育》2015.07-08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浅谈师德建设与最佳游戏氛围的...辉辉阅读人气:1370
- 在石头创作活动中提高大班幼儿...风来云走阅读人气:1601
- 绘本儿歌的教学引发的思考永不放弃阅读人气:797
- 带儿歌的简笔画紫玫瑰阅读人气:1157
- 教室和走廊布置(附制作方法)如果有来世阅读人气:180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现在幼儿家长太难沟通了,有什...琼子阅读人气:808
- [教师工作]现在幼儿太自我了,有什么好方...霞娃阅读人气:752
- [教师工作]小班上课方法最后的最后阅读人气:1010
- [教师工作]中班的特别孩子的教育方法小白阅读人气:1581
- [业务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有哪些...yangjili阅读人气: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