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专访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督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 王娓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5-08-01

    3月12日,又是两会召开时,我们来到人大代表北京团驻地,采访庞丽娟常委。
    一落座,听庞常委谈起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印象,言辞间充满感动和信心,一下子感染了我们。“政府工作报告年年都有很多亮点、突破点,年年都有让我觉得有信心的方面,年年都有很多感动,今年尤其如此。”庞常委有如此感受,一是因为2014年在国内外紧张、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改革有了新突破,国民经济社会比较健康、平稳地发展,取得了很多新的成就;二是因为201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原则、重点任务,有前瞻性,有远见,清晰、可操作,这足以说明,现在的中央政府越来越理性、成熟,在国家大政方针的谋划上,越来越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联系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庞常委强调,在当前新形势下,教育研究的整个系统,要比过去更加开拓创新,更加卧薪尝胆,更加努力有为:一是要深化研究;二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要努力地、实实在在地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培养和提供大批合格、优秀的人才。教育不仅仅要对在校生,同时要为在职的、再就业的、创业的人力资源提供培训与支持,增强其劳动技能、职业素养,以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合施策”是今年庞常委教育议案、学前教育议案的核心。就其学前教育议案而言,她强调,要通过创新、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将“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教师队伍建设揉合到一起”。“以投入促各方面的改革,以投入促各种办园体制和办园性质的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
    随着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且分配不均,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幼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整体偏低、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公民办园发展水平不一等问题,依然突出存在。为此,庞常委提出,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计划的着力点,应该在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深层制约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矛盾上,尤其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着力突破,以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走得更健康、更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以创新的思维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规模与质量发展
    我国已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结构与方式存在不足是制约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实现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使用效益的最优化,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庞常委提出了创新优化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与方式的政策建议,并且明确提出了投入的目标、原则,各类性质园的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明确将实现学前教育普惠且有一定质量的发展,作为公共财政推进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并基于此,明确将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分为“基础性投入、激励性投入、倾斜性投入”三部分。庞常委建议,将35%的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用于基础性投入,重点保障对各类公办园软硬件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公办园数量和规模稳步扩大、质量稳定提升,确保公办学前教育在整个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中占据主要比例,并保持较好的质量水平。将40%的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作为激励性投入,以普惠且有一定的质量为主要目标与评价标准,基于评估,以奖代投;并且打破公民办壁垒,面向辖区内所有普惠的各类性质的幼儿园,公办、公办性质、民办、混合制幼儿园均可申请、参评与被评,确保各类普惠且规范、有质量的幼儿园能够享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激励各类办园性质的幼儿园的积极性与发展。确保每年有不低于25%的新增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作为倾斜性投入,重点投向处于发展弱势区域的各类薄弱的公办、公办性质、普惠性民办园以及混合所有制幼儿园,以盘活当地现有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发展和扩大新的教育资源,并促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向公平与均衡。
    以财政投入方式的创新,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成本的合理分担。庞常委建议,一,对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构建统一的编制拨款、生均拨款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程序,确保公办性质幼儿园的充分发展;二,根据幼儿园的普惠性程度与办学质量,同时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的区分,以多种财政奖补方式加大对非营利、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力度;三,利用减免土地园舍租赁费、免征营业税、水电暖费用优惠等间接性的财政补贴,构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预备金制度,要求民办园为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等预留发展资金。
    明确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确保新增财政经费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倾斜。庞常委建议,要创新并灵活组合多种财政投入方式,确保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提升普惠性民办园的生均财政补贴标准,放宽生均财政补贴的使用范围,明确生均财政补贴经费中有相当比例可用于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二是核定基础教育教师编制总量,对幼儿园教师编制进行统筹、动态管理,为公办园及公办性质园补足配齐在编教师,保障教师工资待遇;三是针对普惠性民办园和各类公办性质园非在编教师,结合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相应的教师工资待遇专项补贴和资助制度,稳步提升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四是考虑到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幼儿园公益性的不同,公共财政应全面面向各类幼儿园教师并提供差异化的在职培训经费保障。庞常委特别指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的主要部分,应优先投向薄弱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公办性质、民办等)的教师;对于那部分公益性较弱的民办园的教师,可分配一定比例的经费,以“培训券”的方式鼓励教师从政府认证的合格培训机构选择符合发展需要的培训项目。
    2 呼唤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顶层设计
    庞常委强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对教师的进一步重视与政策的进一步创新完善。庞常委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份议案,道出了整个社会、教育界、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同期盼。三份议案彼此支撑,构成了完善国家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体现了系统化的思路,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支持。
    扩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的范围。为了进一步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新农村更具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同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庞常委提出议案,建议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范围扩大至老少边穷岛地区。
    综合施策。省级统筹,有力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一、依照有关法律精神,切实落实基础教育教师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与待遇。二、完善教师工资政策,着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基础工资待遇。三、抓紧研究出台“国家艰苦边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依据任教所在区域的艰苦贫困程度、距离县城的偏远程度,综合考虑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任教年限、贡献等,确定津贴档次。四、有效解决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与养老保障。中央与省级政府分担基础教育教师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地方财政扶持发展各种教师社会化福利项目,对财力薄弱的地区,加强中央与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五、大力加强省级统筹,做好省域内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与保障的规划;明确省域内教师工资年收入标准,以缩小不同区县间教师待遇水平差距;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责任。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以中西部地区地市属或省属师范院校为重点,完善与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加强调研论证与合理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完善选拔机制,探索实施直接录取和二次录取相结合的招生方式;进一步建立适宜有效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建立健全免费师范生考核与淘汰、流动与退出机制;以鼓励性和特殊支持政策相结合,积极引导师范生长期从教。   
    3 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大有作为
    从国家区域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出发,庞常委在放眼全国教育发展的同时,立足区域改革发展,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大有作为。她特别指出,京津冀在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转型升级,需要教育为三地改革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她建议,成立京津冀教育发展协同小组,统筹规划、整体谋划,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三地的协同发展。北京教育资源优厚,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通过在北京与河北的周边建设一批优质的中小学,以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一批优秀的退休教师支援京津冀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河北建设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统筹三地职业教育规划与师资队伍建设等等方式,协同促进三地教育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人口的疏解与合理流动,并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当本刊记者问及对学前教育界学者参与政策研究、参议政事的建议时,庞常委说,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都前所未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国十条”、“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政策落地,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问题需要研究,需要突破。这就非常需要广大学前教育研究者共同主动作为。因为,“我们最关心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具有主人翁精神,也最了解学前教育事业当前改革发展中最主要的矛盾、焦点、难点,我们也最了解我们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如何能更有意义……作为我们年轻一代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如何向前辈们学习,通过积极投身事业发展的研究,更多地接触、贡献于国家教育改革事业,研究会更扎实、更深入,对研究也方会有更加具体、实在的感觉,所学的研究技术、方法方能更显示出价值意义,自己也会更有踏实感和成就感,对事业和自己的未来也会更加充满信心。”
摘自:《学前教育》2015.06
编辑:cicy

上一篇:实践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启示

下一篇:爱孩子,就让他自己走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