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评价环节”发展幼儿审美能力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5-07-26
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借助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作品、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其内在魅力,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它不仅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常规类型之一,而且作为“评价环节”,也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
作为“常规类型”或“基本环节”,教师理应掌握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策略,组织起美术欣赏活动驾轻就熟,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也理应逐步提升,达到应有水平。
就本案例描述的情形看,该大班幼儿之所以缺乏应有的美术欣赏能力,可能与带班教师缺乏应有的美术欣赏活动组织策略,平时忽视或没有充分组织美术欣
赏活动有关。这提示我们,要想促进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掌握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策略,并为幼儿组织丰富多样的美术欣赏活动,既包括专门的美术欣赏活动,又包括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
一、影响美术欣赏活动效果的可能原因
就该案例描述的情形及幼儿园教实践情况看,影响美术欣赏活动效果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作为欣赏者的主体地位没有到得体现
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幼儿需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审美体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进而理解并诠释作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主动进行审美活动的主体。但在本案例中,从对欣赏作品的选择到整个欣赏过程,都是教师主导的,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对于T老师所选择的那幅以前大班幼儿的《梦想中的小学》,本班幼儿是否感兴趣,该教师对此不加考虑,也没有给予选择的余地。在欣赏流程上,T老师采取的是“让孩子们一个一个来欣赏评价”,并让他们一个一个说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幼儿想不想说,什么时候想说,教师同样没有给予自由选择的机会。如果让幼儿被动地一个个说,其趣味性已经大打折扣。在欣赏方式匕,T老师采取的“问答”方式,也像“牵着牛鼻子走”,幼儿只能顺着教师的提问感知画面,同样是被动的。
2.幼儿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
在本案例中,T老师问:“宝贝,你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幼儿答:“应该是学校吧!可见,幼儿对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并不十分确定。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在作品方面,画这幅画的幼儿在画《梦想中的小学》时,可能没有抓住小学校园的重要特征,致使他人看不明白;二是在欣赏者方面,幼儿可能没有到过小学,对现实生活中小学的校园建筑、设施等风貌不了解。如果没有相关小学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幼儿对有关小学主题的画作进行欣赏时,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困难。
3.教师组织欣赏活动的方法过于堕一
对话法、游戏法、故事法等是美术欣赏活动的常用组织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用。但在该案例中,T老师只采用了对话一种方法,通过不断地提问引导幼儿感知《梦想中的小学》这幅作品的画面,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这种单一的问答方式,会使欣赏的氛围变得枯燥和乏味。当幼儿觉得索然无味时,自然会心生倦怠,不会主动关注面前的作品,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欣赏过程中。为了提高欣赏过程的趣味性,教师应该采用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最好是综合运用几种不同的组织方法。
二、利用评价环节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策略
为了有效利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教师不妨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重视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
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随意忽略或省略。“评价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欣赏、评价自己及同伴绘画作品的机会。相对于绘画过程来说,评价过程需要幼儿调动自己的视、听、触等感知觉,在感知面前绘画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想象、比较、判断,并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可见,评价环节诱发了幼儿的复杂心理活动,不仅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大发展,而且使审美体验得到丰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即便当时时间不允许,教师也可以在自由活动时段或专门安排一次美术欣赏活动,组织幼儿对已经完成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作品
整个幼儿阶段,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给予特别的关注。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如此。即便是在绘画活动后让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只有当他们对作品感兴趣时,才会真正投入地去感知、去欣赏,进而理解作品的意义,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说出对绘画表现内容和情感的评价。这意味着,在绘画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不应指定幼儿评价哪一幅特定的作品,而应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去评价。当幼儿评价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时,他们会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觉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
理解作品是幼儿评价绘画作品的基础。再伟大的作品,如果欣赏者缺乏相关的艺术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即使它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欣赏者面对它也会无动于衷。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幼儿。如果幼儿对一幅作品看都看不懂,就谈不上理解或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时,应确保每一个幼儿拥有相关的审美体验或生活经验。这意味着,教师在组织某个评价活动前,应让幼儿先具有相关生活经验。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T老师先组织本班幼儿去参观一次小学,就能为其组织的评价活动做好必要的铺垫。
4.灵活运用多种组织方法
在绘画活动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或作品特点,灵活选用对话法、多通道欣赏法、游戏法、故事法等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常用方法。例如,对话法要求教师围绕作品,通过回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这种对话应在师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也要求教师讲究提问的方式。教师应尽量少用“你喜欢这幅画吗”这类具有意义诱导且过于笼统的提问,而适于用具有启发性且有一定指向的提问,如“你喜欢这幅画的什么地方”。又如,在多通道欣赏方法中,教师除了让幼儿看之外,还可以借助听觉,视觉,身体动作等多感官通道,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如让幼儿欣赏与月夜相关的美术作品时,可以配以婉转、优美的《二泉映月》,幼儿在听音乐的同时观察作品中月光下的景物,或闭上眼睛想象月光下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5.03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10个小游戏紫玫瑰阅读人气:957
- 浅谈在“做中学”活动中发展...雪飞扬阅读人气:1274
- 市级二等奖:利用创意美术区域...世外仙姝阅读人气:987
- 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爽阅读人气:3167
- 专题研讨:如何在创意美术活动...小陶123阅读人气:1265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chengxine阅读人气:757
- [业务管理]幼儿喝水的环节,容易出现那些...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801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须具备的能力绘馨阅读人气:1170
- [教师工作]我是大班实习教师,如何开展幼...韦庆良阅读人气:3988
- [教师工作]请问如何培养幼儿教师的语文水...花语阅读人气: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