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寓言故事表演案例
作者:邓蕊 来源:北京市第一幼儿园附属实验园 上传时间:2015-04-21
寓言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通常篇幅都很短小,语言十分精炼,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盲人摸象》是经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大象是扇子”“大象是柱子”“大象是根胡萝卜”等盲人的趣味性语言激发着孩子们强烈的模仿愿望,几乎只听了一遍故事,孩子们就学会了几个盲人的对白。《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实情况,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这些较为深刻的寓意,大班幼儿是在真实的表演中逐步体会和理解的。孩子们欣赏完故事之后,尝试着在表演游戏区将其演出来,在演的过程中,情节从单一到丰富、语言从简单到生动,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经历了一个有趣的创造过程。
2014年3月23日
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表演《盲人摸象》,昊辰、可越、舒阳、懿莲、一炎都扮演盲人,这五个孩子在表演游戏中能够自觉地按故事内容排上场顺序,等待着自己“上场”。在表演中都像扮演正常人一样上下台,每人朝空中摸一下,说一句台词,没能表演出盲人的样子。不超过2分钟就他们就结束了表演。
分析
孩子演得简单与寓言故事本身短小有着很大的关系。《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不超过200字,台词和对白很少,如果孩子们只是按照学会的故事表演,不容易表演出较为丰富的内容,就会出现演出太短暂的情况。加上盲人离孩子的生活经历有距离,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的情况下,塑造盲人形象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挑战。
教育策略
教师带领幼儿讨论了两个话题。第一,怎么能演得长一点?引导幼儿继续熟悉、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象的各部位特点,从而拓展寓言故事的内容。第二,你们见过盲人吗?眼睛看不见时走路是什么样子?教师带领幼儿玩“摸物猜物”“手绢蒙眼向前后”等游戏,帮助幼儿丰富扮演盲人的经验,充分体验盲人看不见物体,所以要摸东西感受物体的特点。
2014年4月10日
今天又是五个小朋友扮演“盲人”,馨月翻着眼皮演盲人,昊辰闭着眼睛摸索着演盲人,维桐用手东摸西摸表现自己看不清,沛铮和雅琪在表演区找了好半天,找到了拐杖表演看不清的盲人。
他们摸着空中说台词“大象是个……”时,昊辰自告奋勇:“我演大象吧!”他的话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新的游戏热情,可其他四个扮演盲人的幼儿只是上下一通摸,大象也只是做伸长胳膊的动作,没有和盲人交流。
分析
孩子们有了做“盲人”的体验后,在表演时对扮演“盲人”的角色有了不一样的处理,变得更生动和形象了。在游戏中自发地解决没有大象的问题,体现了大班幼儿遇到困难后积极想办法解决的能力。
原版故事中强调更多的是主角“盲人”,没有描写关于大象的内容,所以昊辰扮演大象后只做了简单的动作,却为“盲人”演得更好做出了贡献,为大家开拓了思路。
教育策略
请扮演“盲人”的幼儿肯定昊辰扮演大象的行为,发起为大象装扮的相关活动。同时,在过渡环节发起模仿大象动作的游戏,支持孩子们把观察到的动物用肢体表现出来。
2014年4月16日
同泽、一涵、雨桐、雨涵、许禾五个小朋友扮演“盲人”,劲羽扮演“大象”。“盲人”们说台词时有了新的变化,当一个盲人摸过大象后说:“噢,我知道了,大象就是一把扇子。”同泽和雨桐加入了议论的新台词:“什么?扇子?能扇风吗?”“胡萝卜,吃起来一定很香吧!”
分析
大班幼儿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想办法延长表演时间,丰富表演内容,他们使用了增加台词的方法,有趣味性但过于简练。幼儿的对白语言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寓言故事篇幅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策略
教师和幼儿一起结合大象各部位特点讨论并设计有趣的台词:象牙——胡萝卜、香蕉;后背——山、床;脚趾甲——小石子;耳朵一一书、簸箕……
2014年4月25日
今天表演前,昊辰给大家分配角色时再次希望演大象,这是他第二次自告奋勇当大象。在表演时,他左臂伸长,右臂搂着左臂不停甩动,模仿大象的鼻子,星宇和嫁辰为他竖起大拇指。第二遍再表演时,其悦提议自己扮演“养象人”。她牵着“大象”,可“养象人”和“大象”却争执起来。“养象人”:“你不能只用动作演大象,你必须说话才行。”“大象”:“大象只能说大象的语言,人也听不懂啊,再说我也不会说。”“养象人”:“你说的话我能听瞳,我是饲养员。”“大象”:“行,你得夸我很强壮。”
分析
大班幼儿在表演中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想法为故事添加了一个新的角色,这个角色从未在原版故事中出现,可它的出现又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育策略
教师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利用分享的机会请幼儿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想法,利用同伴资源碰撞出更多关于“养象人”和“大象”角色的对白和情节。
2014年5月18日
今天共有十个小朋友想演盲人摸象,在表演时,昊辰对想摸大象的“盲人”朋友说:“你们想摸大象也可以,就给它买根香蕉,大象就会乖乖地站好让你们摸。”可上哪儿去买香蕉呢?这个问题提出后,游戏一下子进入了停滞期,等了一分钟,子悦大喊:“卖香蕉喽!”凯明、舒阳和劲羽马上把万圣节的箱子倒扣过来充当临时的桌子,熙初还给子悦找了一顶草帽,几分钟的装扮和准备成就了孩子们自然加入的商贩角色。
分析
为了剧情需要,孩子们自然添加了“香蕉商贩”的角色。大班幼儿面对表演时的灵光一现,主动、有意识地解决问题,为了演得更好添加了很多角色,但还不具备为刚添加的角色设计新的台词和动作的能力。
教育策略
仅加入角色和一声吆喝是不够的,教师在集体评价中提出:卖香蕉的商贩还可以说什么话?孩子们纷纷想出了“我的香蕉又大又甜,养象人给你的大象买根香蕉吧,吃了我的香蕉它就更强壮了”“我的香蕉很便宜,一根只卖两块钱,盲人朋友们也来尝一尝”等台词。
2014年6月17日
其悦小朋友扮演第四个盲人,她一边摸一边哼唱出了有旋律的台词。其他小朋友都觉得很好玩,大家用《山谷回音真好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春天在哪里》《小乌鸦爱妈妈》等熟悉的歌曲套旋律、编歌词。如,套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设计歌词“大象大象长个什么样子,长个什么样子,我要摸”;套用《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大象在哪里,大象在哪里,让我把大象摸清楚”。
分析
孩子们调动《小熊请客》音乐剧的经验,将音乐和歌唱运用到台词的设计和表演中,虽然还不押韵,但给予其他孩子们新鲜的灵感,重新点燃了表演游戏的激情。
教育策略
教师鼓励幼儿使用表演区的各类乐器,引导幼儿将改变的旋律和歌词加入表演中,通过讨论和反复尝试推广带有旋律的台词,丰富表演。
结语
班中每个小朋友都在欣赏的基础上参与了《盲人摸象》的表演游戏。他们将短小的寓言故事一次次丰富,将一个较为深奥的道理通过自己逐渐的理解,表演得趣味盎然。
大家一开始没能把盲人演出来,通过“摸物猜物”“蒙眼向前后走”等活动,教师帮助幼儿进一步体验盲人的活动方式,从而丰富他们的经历,支持他们将盲人表演得更加惟妙惟肖。从开始时只能说出“大象是扇子”,到后来说出“什么?大象是一面结实的墙,难道可以遮风挡雨吗”;从五个盲人参与表演到拓宽出“香蕉商贩”“养象人”“街头艺人”,孩子们为这个短小的不足200字的寓言故事拓展了太多的内容。
在大班幼儿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支持幼儿用语调、动作、表情来诠释剧中每一个角色。孩子们借鉴生活中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经验,将大象身体的八个部分进行比喻,充分体验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发展了丰富的对白;对表演游戏的组织和道具的使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摘自:《学前教育》2015.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寓言故事:黄鼠狼参加运动会wudaifeiyang阅读人气:881
- 寓言故事:三只猫与一只狗wudaifeiyang阅读人气:847
- 寓言故事——来世还做苍蝇wudaifeiyang阅读人气:863
- 幼儿寓言故事精选-真伪篇 (一)幽雅的糖果阅读人气:992
- 寓言故事:兔子的尾巴wudaifeiyang阅读人气:92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怎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来让孩子...云眉阅读人气:2651
- [教师工作]怎样讲故事幼儿才爱听?燕子阅读人气:1544
- [园长管理]急需幼儿园表演区入区规则花语阅读人气:1147
- [教师工作]讲故事注意什么萧瑟阅读人气:11610
- [教师工作]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案例分...mengmeng阅读人气: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