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帮助幼儿入戏

作者:张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传时间:2014-10-16

    戏剧表演活动中,幼儿人戏,是指幼儿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用角色的头脑思考,说角色该说的话,做角色该做的事,表达角色的感情,为角色的喜而愉悦,为角色的忧而悲伤。幼儿人戏扮演“非我”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特征和个性,并将从戏剧活动中所获得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对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认知,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幼儿戏剧经验的不足和扮演能力的薄弱,戏剧活动中,幼儿人戏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有的幼儿角色意识缺乏,容易假戏真做,分不清真假、虚实,一旦融入角色很难出戏;有的幼儿很难真正人戏,表演时眼睛一直盯着教师看,说出来的台词、做出来的表情动作都是机械僵硬的:有的幼儿观演意识和剧场意识薄弱,如无故背对观众、在舞台上乱跑乱跳、上下场和舞台站位混乱;还有的幼儿角色扮演的责任意识淡薄,入戏的坚持性较差,容易从角色中游离,不愿意扮演与自己意愿不一致的角色等。人戏是衡量和评价幼儿戏剧表演经验和能力的指标,教师在组织戏剧活动时,可以借助以下策略,帮助幼儿“人对戏"“人好戏”。
    一、发展幼儿的角色意识
    1.运用对比元素。教师通过采用对比的策略,增大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反差.如在“森林里的故事”戏剧活动中,用时间精灵的魔法棒把时间变得很慢很慢,“慢”的时间与幼儿的已有经验产生较大反差,有意识地为幼儿制造一种“这是假的”的感觉,以此帮助幼儿从“假戏真做”的主客体互渗阶段中走出来,认识到“角色”与“我”的关系,萌发角色意识,为人戏扮演“非我”角色打下基础。
    2.灵活使用道具。服装、服饰、头饰、胸卡等道具是角色的象征,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道具是他们人戏的“抓手”,能帮助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角色身份,发展他们的角色意识。如“小蚂蚁觅食记”表演活动中,“触角”就是“小蚂蚁”的象征,带上小蚂蚁触角的头饰,幼儿很快定位了自己的角色,仿佛一下子就变成了小蚂蚁.学着小蚂蚁的动作走路。而摘下触角,幼儿又变回了真实的自己。
    二、培养幼儿的观众意识和剧场意识
    幼儿的观众意识、剧场意识薄弱是影响幼儿入戏的重要因素,而观众意识和剧场意识的缺乏与幼儿“看戏”的经验相对不足有关。可通过带幼儿亲身感受剧场演出,或者观看录像、图片,以及模拟剧场演出的形式来增加幼儿的剧场经验,帮助幼儿了解演员上下台、舞台走位和观众的礼仪等剧场知识。幼儿有了基本的观众意识和剧场意识,便有了自觉的扮演意识,表演时便能较快找到感觉,融入表演的氛围中,快速入戏。
    三、增强幼儿的角色责任感
    衡量幼儿入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幼儿角色扮演的责任感。教师在组织戏剧活动时,可以通过使用戏剧契约等策略,培养幼儿的角色责任感,发展幼儿的人戏能力。
    1.教师入戏的策略。教师参与表演并扮演某一角色,恰当运用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声音和灵活的肢体营造最佳的戏剧气氛,吸引幼儿较长时间保持人戏状态,坚持扮演某一角色,以此发展幼儿角色的坚持性。如在“可爱的鼠小弟”戏剧表演活动中,教师人戏扮演鼠妈妈,用形象的动作和语言营造了一个“小老鼠要到老猫家找食物”的情境.幼儿在教师的感染下,很快进入角色,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坚持扮演小老鼠这一角色,将小老鼠机灵、调皮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2.戏剧契约的介入。契约的精髓是“规则”,是戏剧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有时,幼儿难以入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扮演了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角色,如在“花木兰”表演活动中.男孩子不情愿扮演女装的木兰,而扮演敌军的幼儿在与木兰军队“交战”时,不愿服输,导致两军僵持不下,致使每次表演的时间过长。此时,教师可采用与幼儿协商,制定契约的方式来发展幼儿的角色责任感。如在该活动中,师幼协商制定了“假定性契约”和“死的契约”,规定演员要“假假地真表演”.鼓励男孩子假假地扮演女装花木兰,并向幼儿澄清“故意阵亡”并不是表演得不好,相反是“会表演”的表现,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角色责任感,提高幼儿的入戏水平。
编辑:cicy

 

上一篇:放慢指导 耐心倾听

下一篇:关于绘本教育城乡差异的思考及建议——基于对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现状调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