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幼儿学折纸

作者:徐进  来源:上海虹口区艺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12-18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折纸就是这样一项深受幼儿喜欢的运用手指尖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条理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我们在美工区特别强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学习折纸,并将幼儿折纸技能的学习和创造力的发展紧密结合。
      一、技能学习循序渐进
      根据折纸的规律,我们将折纸的学习分成10个步骤: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两边向中心折——向里反折——对边折后两边向中心折——双三角形——双正方形——双菱形。这10个步骤的安排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需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小班
      小班幼儿从学习对边折和对角折开始,将一张平面的纸折叠成立体的房子、小动物等,要求边对边、角对角,此外还要注意折痕要明显,要用指尖在折叠处来回用力压几次,确保折的边平整。小班幼儿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以免到中、大班折纸步骤越来越多时因边角折得不平整而导致所折形象失真。例如,有的中班幼儿在“我爱我家”主题中折叠的桌子、椅子东倒西歪,就是因为在小班没有养成对齐、平整折叠的意识和技能。
      ●中班
      在小班对边折、对角折的基础上,中班幼儿尝试多种对齐折叠的方法,如四角向中心折(如桌椅)、两边向中心折(如钢琴)、集中一角折(如企鹅)、向里反折(如交通工具)等。在此基础上,幼儿通过多步骤的组合可变化折叠出许多幼儿熟悉的物体。根据中班幼儿注意和思维的特点,我们一般会将折叠步骤控制在五个左右。
      ●大班
      大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折纸的重点主要在于双正方形、双三角形和双菱形,其中双菱形难度最大。在幼儿掌握这些方法后,我们会引导幼儿以此为起点接着往下折,以降低难度。其实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折纸内容,有的步骤过多,有的难度过大,如折好后还要拆开再折等。我们认为这些和幼儿的思维水平及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距离,虽然幼儿经过反复练习也可掌握,但只能机械模仿,不太适合幼儿。
      二、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发展紧密结合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虽然折纸有明确的步骤、折法,但只要组织策略得当,不但不会影响幼儿的创造,反而会给予幼儿更多创造变化的空间。
      1.从生活情景入手,引导幼儿表现
      我们在组织幼儿学习折纸时都会从生活情景人手,引导幼儿创造、表现。比如,关于春天,我们就教幼儿诵读古诗《咏鹅》,并以春天大白鹅在河里悠闲嬉戏为情景,启发幼儿折叠、组合摆放、添加背景等,通过不断变化组成生动的情景。又如,我们把折宝塔放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进行,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塔,而著名的龙华古塔、松江方塔就在上海,苏州的虎丘塔,杭州的六和塔、雷峰塔都在上海附近,所以,折宝塔就能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再如,在“春天”主题活动中有个“小花坛”折纸活动,我们也是先引导幼儿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康乃馨代表“母亲我爱您”,郁金香代表“你真能干、聪明”,牵牛花代表“有你,我就觉得温馨”,等等,然后让幼儿自主选择折叠不同的花。只有将生活情景跟折纸建立联系,幼儿的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才能被激发。
      2.给幼儿留有创造的空间
      尽管许多物体的折纸步骤是一样的,折出来的形态也是一样的,但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幼儿发挥创造性的途径有很多。
      其一,排列不同的画面。比如“咏鹅”,虽然幼儿折出来的鹅形态都一样,但是大小、颜色不同,那么创造的重点就可放在构图及画面安排上。
      其二,进行不同的装饰、组合。比如,幼儿在折宝塔的过程中可对照宝塔图片来考虑折几层,大小关系怎样,如何装饰,等等。然后再几人合作,讨论如何分工折叠、装饰。由于选择的色纸不同,折出的宝塔大小不同,装饰的图案不同,所以组合起来的宝塔效果就会不同。
      其三,变化折叠方法。我们在组织幼儿折纸前总会考虑给予幼儿创造的空间在哪里。例如折叠花,幼儿都是先折出双正方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变化折叠,使之变成康乃馨或郁金香,在这个基础上再变牵牛花或百合花,这就是折叠方法的创造。
      三、个性化表现和合作表现相结合
      折叠有些复杂的事物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我们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不仅引导幼儿进行个性化表现,还引导幼儿合作表现,发展合作能力。
      比如折“小花坛”,开始时大家都不会折四种花,但它们的起点都是双正方形。于是我们先要求幼儿在双正方形的基础上折变化简单的康乃馨和郁金香,使每个幼儿都体会到了成就感。然后适度递进,让幼儿折牵牛花,由于在这个基础上折牵牛花难度较小,因此全体幼儿都能完成任务。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折百合花。由于折百合花的难度较大,不一定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学会,因此我们由幼儿自主决定是否尝试,结果还是有一些特别喜欢折纸的幼儿愿意尝试。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要求,不但“小花坛”里的花品种丰富、色彩鲜艳,不同层次的幼儿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又如折宝塔的目标为:观赏周边的宝塔,了解它的历史,知道它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之一,愿意用折纸的方式表现宝塔的魅力。我们根据内容的难易把活动分成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识别各种宝塔。
      材料:幼儿较为熟知的各种宝塔照片,方形手工纸。
      过程:(1)从龙华塔、方塔等上海现存的宝塔入手。说说它们建造在哪里,分辨它们不同的特点。(2)学习用手工纸折叠宝塔的基本方法。
      第二阶段:金陵塔。
      材料:各色手工纸,供装饰用的粘贴纸,金陵塔模型。
      过程:(1)观察金陵塔模型,学习上海说唱“金陵塔”。(2)模拟折金陵塔,从任意装饰到能区别塔门、塔檐和铃铛,有目的地装饰。(3)对照金陵塔的塔层,发现颜色、装饰物排列的规律,尝试将众多单个塔叠高、组合成金陵塔。
      第三阶段:我国的宝塔多美丽。
      材料:各种宝塔照片,各种同色系、大小不同的手工纸,装饰材料。
      过程:(1)各组共同商讨选择折叠的宝塔。(2)各组对照各种宝塔的颜色和楼层,商讨选择何种颜色和大小的色纸。(3)组内分工折叠。(4)组内各人用统一的材料装饰各层塔身。(5)合作将各自折叠的部分组合成宝塔。
      幼儿开始在装饰自己折的那个宝塔时,都热衷于在上面贴各种闪亮的贴纸。虽然他们贴得很乱,但我们还是满足他们的兴趣,没去干涉他们。如,在充分满足幼儿黏贴贴纸的愿望以后,我们再启发他们观察如果每一层分别贴一种花样或左右不对称,宝塔叠在一起就不好看,然后进一步引导幼儿对照宝塔图片,观察每一层宝塔的装饰不但对称,而且都一样。又如,开始的时候幼儿都是各自做宝塔,他们发现如果由一个人来叠七层宝塔,就需要折叠、装饰好七个小宝塔并组合起来,于是他们决定合作,还自主确定用什么颜色和大小的彩纸、怎样装饰等。在此过程中,幼儿体会到了和同伴协商、合作的重要性。
      折纸活动虽平常,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折纸活动虽简单,却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折纸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活动,让幼儿喜欢折纸,体验到折纸带来的快乐。
编辑:cicy

上一篇:对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一切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