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学习法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杨淑丽  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系  上传时间:2013-08-14
问题解决学习法是以问题为驱动,通过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自然获得成长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运用于幼儿的生活常规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等多个方面,并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运用于常规活动中
 
【示例】为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外教的英语活动,教师采取“代币制”奖励的方法,即幼儿每得到10个小贴画可换1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可换1个奖品。一天,教师发现辰辰将自己的1个贴画撕成了4份,小贴画由原本的6个“变成了”9个,教师决定暂不声张继续观察辰辰的表现。当辰辰又得到1个贴画的时候,她找到老师说:“老师,我的贴画已经有10个了,可以换小红旗了。”教师说:“好,老师来看一下。”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小朋友大声说:“老师,辰辰把1张贴画撕成了4瓣,当4个贴画用。”其他小朋友也都闻声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辰辰这样做不算。”“是骗人的。”“应该把她的贴画撕了。”……辰辰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辰辰为什么要把1张贴画撕成4份呢?接下来怎么办呢?”刚开始幼儿的不满情绪都很强烈:“她这是撒谎。”“告诉外教不给她发小贴画了。”“她就想得到奖品。”……渐渐地,幼儿的情绪平复了些:“可以让她站一会儿。”“我们应该帮帮她,给她一次机会。”……这时教师顺势说:“怎么帮呢?”幼儿说出了很多主意:“辰辰,你以后不要撒谎了。”“上课表现好才能得多一点(贴画)。”“积极举手,声音响一点。”“你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最后,辰辰意识到自己错了,并表示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小贴画。
【分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真实问题”,教师遇到此类问题时切忌“情绪用事”,把当事人小朋友叫过来狠狠地说教一番。如果这样,教师的气愤情感是发泄了,但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会让幼儿的自尊心受挫,达不到教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本案例中教师的处理方法值得借鉴,即引导幼儿来共同解决问题。孩子们在解决这个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语言和交往能力,学会了同情和宽慰他人,还“把大家的想法聚集在一起能使自己想的更好”,提升了思维能力。
 
二、运用于集体教学活动中
 
【示例】在组织谈话活动“想办法”时,教师以情境表演法导入活动。妈妈下班回家了,急忙系上围裙给宝宝做饭。宝宝在旁边玩玩具,突然听到妈妈“哎呀”一声,宝宝过去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手里拿着盘子,显出很难为情的样子:“妈妈不小心把大米和面粉混在一起了,怎么办呢?”宝宝说:“那用什么办法能把大米和面粉分开呢?”这时,教师再让幼儿看一看事先混在一起的大米和面粉,让幼儿一起想办法帮助妈妈把大米和面粉分开。
【分析】教学活动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目的、蕴含一定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本案例中,教师一反传统谈话活动中直接出示实物或图片,直接播放视频或提出问题的方式,而是利用带着“问题”的情境表演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由于表演的内容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妈妈做饭的情境,其中蕴含的问题却又带有挑战性,因而幼儿很容易被这种熟悉中带着未知的“问题”所吸引,并很快进入到熟悉的情境中切实地感受“问题”,使得教师表演的“问题”成为了幼儿想要解决的“真实问题”。这种情境表演,让幼儿真实感受问题存在的做法,是引发幼儿问题解决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运用于区角活动中
 
【示例】为了给幼儿提供区角间互动的机会,教师将建构区与医院整合起来,并为幼儿创设了这样的背景故事——建筑工人在建构区工作时如果不戴安全帽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发生了事故需要第一时间拨打电话120,医院就会快速派车来到建筑工地救人,工人痊愈后就可以返回建构工地继续工作……
【分析】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将原本不允许相互“串门”的区角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整合起来,有助于幼儿经验的获得,从单一经验、技能的获得转向对进入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感知与处理。由于案例中存在的那些问题对于游戏中的幼儿来说都是“真实的问题”,因而他们可以在“真实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周围世界,懂得理解、帮助和照顾他人。
总之,从上述三个案例及其分析来看,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问题解决学习法时,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真实的“问题”,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并给予幼儿足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从而使幼儿真正在问题解决学习中获得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放得恰当 帮得巧妙

下一篇:教学方法:巧用雪花片学数学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