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艺术同构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策略
作者:许丽萍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湖苑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3-09
[摘 要] 艺术同构是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主题的不同,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让音乐更形象;可以将音文结合,让音乐更好地表情达意;可以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让音乐更有趣。通过多种艺术同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艺术同构;艺术教育;民族音乐欣赏
艺术同构是指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或艺术元素有机结合产生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其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1]因此,在组织幼儿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其他艺术因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促使幼儿树立民族自豪感。
一、音画结合,让音乐更形象
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民族音乐中许多民俗知识、器乐知识仅凭教师讲授是不能被幼儿很好地接受的,必须借助画面,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根据音乐的内容展开画面
美术作品中有很多民族元素,如果和民族音乐融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加美妙,[2]如剪纸、国画、年画、泥塑等。如在欣赏贺绿汀的音乐作品《牧童短笛》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著名画家李可染有关“牛”的系列水墨画,通过音画结合,让幼儿加深对乐句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音乐作品《老鼠嫁女》时,可结合“老鼠嫁女”的剪纸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剪纸作品,通过视听结合多通道的方式了解作品的诙谐、幽默之处。具体而言,在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如下策略:一是画面前置。对于音乐内容比较难理解的,可以先出示画面,让幼儿先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再让幼儿将音乐的内容与画面匹配;二是画面后现。对于孩子有生活经验的、有助于发展幼儿想像力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欣赏音乐后再呈现画面,如由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已经积累了玩竹竿的经验,因此可以让幼儿先欣赏黎族音乐作品《竹竿舞》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或贴出竹竿开合的形式,从而为幼儿最后尝试跳竹竿舞作好铺垫。
(二)根据音乐的段落画线条
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线条的艺术,五线谱上的一些符号就是音乐感情色彩的体现。幼儿可能还看不懂这些音乐符号,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喜欢的符号来表现音乐作品。线条便是这样一种符号,当呈现柔美的音乐时,幼儿可以用一些波浪线、螺旋线来表现;当呈现明快音乐时,幼儿可以用锯齿线、短线来表现。如在欣赏江苏名曲《化蝶》时,由于音乐乐句比较冗长,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蝴蝶飞舞的螺旋线来画乐句,在乐句八拍结束时贴上一朵花,表示音乐表现的是蝴蝶找花的情景,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三)根据音乐的节拍画节奏图
节奏图是一种特殊的图画,节奏图画得好,也能将音乐的美表达出来。每首音乐的节拍有强有弱、有快有慢,且有规律,用幼儿看得懂的图谱将节拍强弱规律表现出来,音乐的韵律之美也就呈现出来了。如乐曲表现的是茉莉花,就用茉莉花的形象来表现节奏,重拍用大一点的茉莉花,弱拍用小一点的茉莉花,并用花排列的疏密来代表节奏的快慢。
(四)根据音乐的规律列表格
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一般都是比较工整的,乐句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表格作为一种特殊的图符,它与图画、文字的结合,能帮助幼儿整理学习内容,让幼儿更好地掌握音乐作品。如在学习昆明童谣《对歌调》时,根据童谣结构工整、音节和谐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在表格中依次出示与之匹配的图文卡,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结构、每段乐曲的内容,同时提升幼儿的概括思维能力。
(五)根据音乐的情绪露表情
音乐历来都是传递感情的载体,而表情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脸部表情、服饰表情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表情,让幼儿体会音乐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教给幼儿做各种表情的技能。除了快乐的表情比较好做外,特别是在做害怕、难过、焦急的表情时,脸部的眉、眼、嘴的动作其实是有讲究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移情表达情感。此外,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表演时如果能加入一些服装、道具,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和生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验也会更加真实。
二、音文结合,让音乐更达意
(一)根据音乐的结构说故事
音乐作品与故事作品一样,都在表达一种思想,都能讲述一个故事,童话是故事中非常受幼儿欢迎的文学形式,是幼儿的精神食粮,非常符合幼儿泛灵的思维特征。[3]因此,将音乐作品与童话故事结合,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如在欣赏中国民族民间乐曲《红绸舞》时,教师根据音乐性质创编了“兔子和狼”的故事情节:兔子看见一只大灰狼,大灰狼想要吃掉兔子,由此跟着音乐节奏创编出“逗引”“躲藏”的情节和动作,幼儿乐此不疲,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掌握了乐曲的性质。
(二)根据音乐的旋律颂古诗
古诗与民族音乐同样来自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着一定的相通性,能带给幼儿经典的美感。如在欣赏江苏名曲《春绿江南》时,跟随乐句,教师边放音乐边朗诵古诗《春晓》,让幼儿既感受到了乐句的段落,又理解了音乐中表达的暖阳、鸟啼、花开、春雨等景象,让幼儿融进了音乐舒缓、悠扬的意境之中。
(三)根据音乐的节奏念童谣
童谣也是中国民间瑰宝之一,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童谣。童谣念起来朗朗上口,与音乐一样富有节奏,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童谣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赋予音乐更多的游戏性,同时也赋予童谣更多的美感。如在欣赏音乐作品《金蛇狂舞》时,在明朗的节奏中,教师朗诵儿歌《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放鞭炮……幼儿在儿歌中很快就理解了音乐作品。
(四)根据音乐的风格说象声词
有些民族音乐是比较高亢的、催人奋进的,用幼儿喜欢的一些象声词能烘托乐曲的气氛。如黎族乐曲《打柴舞》旋律明快、节奏鲜明,其中强有力的节奏敲击声反复再现了竹竿舞的热闹场面,每个乐句最后两节,可以高呼出“嘿!呵嘿!”,让幼儿鲜明感受到乐曲的豪迈洒脱、节奏分明有力。
三、音游结合,让音乐更好玩
(一)根据音乐的速度玩律动
律动是以动作为基础的,幼儿时期是动作语言发展的高峰期,动作语言优于口头语言的表达。例如:中国民间音乐作品《喜洋洋》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在节日时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欣赏这首曲子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用“包饺子”的动作来进行律动。音乐分为ABA三段,第一段音乐表现擀饺皮,第二段音乐表现放饺馅、捏饺子,第三段音乐表现饺子沉到锅底、再慢慢浮上来,然后不停地翻滚,最后被冷水浇过后立即不动。幼儿通过玩这个律动游戏,不仅熟悉了包饺子的过程,还体验到了节日的欢快,同时通过游戏动作感受到了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通过动作变化感知音乐结构,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
(二)根据音乐的音色打乐器
中国民族音乐都是用一些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而幼儿用的演奏乐器中也有一些民间打击乐器,如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用这些乐器或者自制一些简易的乐器来配合民族音乐演奏,更符合乐曲的性质,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乐曲的美感。
(三)根据音乐的内容来操作
“做中学”是幼儿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活动的基本特点,幼儿的活动离不开操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操作环节,将乐句与内容匹配,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总之,美术、文学和音乐作为艺术的三种主要形式,都深受幼儿喜爱,可以通过“异质同构”来加以整合。[4]在幼儿教育阶段,整合教学比单一科目教学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教学,引导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有助于增进幼儿对民俗知识的了解,促进幼儿审美情感、认知、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8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5.
[3][美]洛伊斯·乔克西.柯达伊教学法[M].赵亮,刘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O.
[4]柳斌,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90.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聪明的兔子...灵妖阅读人气:1998
- 寻宝记――大班音乐欣赏活动辉辉阅读人气:1531
-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我要找到好...灵妖阅读人气:2262
- 活动案例:中班音乐欣赏:《狮...motiantian阅读人气:2155
- 让民族音乐在幼儿园绽放异彩慧辉子阅读人气:144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6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chengxine阅读人气:4383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爱上爱情阅读人气:2615
- [业务管理]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内容...静夜清风阅读人气: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