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想、说、做”,让读图更有效
作者:丁育婷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日光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9-03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看、想、说、做”引导幼儿读图,能使幼儿进入美妙的阅读世界,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从“图”入手,引导观察,注重“看”的指导
图画书中的图画具有很高的价值,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一个新的阅读视角,引发和推进故事的发展。幼儿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特点,常常呈现出无序化状态,看图随意性大,阅读形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获得的阅读信息是粗线条的。为此,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时,首先应从“看”入手。
1.以“找答案”的形式,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看图。即通过创设问题来制造一定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到一种与阅读有关的情境之中。比如,在小班阅读活动《火车火车呜呜叫》的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图画书《火车火车呜呜叫》的封面,问:到底是谁要乘坐这列火车?答案就在这本图画书里,请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于是,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2.以“捉迷藏”的形式,促使幼儿有目的地逐页认真看图。即通过让幼儿寻找图画书中的某些事物来引导阅读。比如,在中班阅读活动《我会飞》中,教师让幼儿“找一找‘蜻蜓’在哪一页”“看一看第几页上有‘老鹰”’……这些指向性的语言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了事物的具体特征以及细小的、不易被发现的事物上。幼儿在寻找与目标相匹配的页面或事物时,不得不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及其边边角角,做到疏而不漏。
3.以“找不同”的形式,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间的变化。即通过让幼儿寻找两幅画面的不同,来引导幼儿关注一些不易被察觉的细节。比如,在小班阅读活动《淘气的小猫》中,教师将前后两幅(2和3页、3和4页)相似的画面摆在一起,让幼儿看看、找找、说说:“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多(少)了什么?”经过一番比较、对比,幼儿发现原来后一幅图中小猫躲藏的地方,就是前面一幅图中最不明显、最细小甚至只绘画出一半的事物。这种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意外”和“惊喜”,使幼儿的阅读丰富而深刻。
二、从“图”入手,启发思考,注重“想”的指导
如果只注重幼儿观察而不引导幼儿想象,那么观察所得必然支离破碎,不能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画面。因此,教师应以幼儿观察所得为依据,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通过联想,“看”清画外的内容。比如,小班阅读活动《上床睡觉》中有这样一些细节描写:动物们身上都穿着睡衣,这就暗示动物们要睡觉了;动物们上床去睡觉都有自己的习惯,狮子抱着玩具小熊、斑马抱着书本、河马抱着热水袋……这些都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十分相似,幼儿看了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的过程中理解作品内容,以及作品中写作手法的运用。
早期阅读教学过程中,联想猜测法是最有利于幼儿走进图画书的方法之一。比如,在中班阅读活动《撕呀撕呀》一开始,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引入活动,将背景纸张撕一小口,露出“黑、白”两点,问:“一个黑、一个白,是什么?”待幼儿猜想回答后,教师继续将小口撕成大口,露出“一片黑,一片白”,问:“一片黑,一片白,是什么?”幼儿继续猜想。最后,教师说:“一片黑,一片白,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秘密就在《撕呀撕呀》这本书里,请小朋友看看、找找。”幼儿正是在这样的联想猜测氛围中自由、轻松、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图画书。
三、从“图”入手,创编表达,注重“说”的指导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是两种语言符号类型,教师要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翻译成简单的语言符号,让幼儿初步了解它们的对应关系。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阅读时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结构不同,因此教师从阅读教育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小班幼儿阅读时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比较弱,往往只注意画面中明显的角色特征。因此,为小班幼儿提供的图画书应图像大、色彩鲜艳,并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图案为主。教师设计的问题指向性要清晰,易于幼儿理解并尽快找到答案。比如,在阅读活动《去幼儿园》中,教师先请幼儿说一说恐龙妈妈带小恐龙去什么地方,然后请幼儿仔细看图并提问:“它们是怎样去幼儿园的?”从而引导幼儿说出“恐龙妈妈拉着小恐龙的手去幼儿园的”“小恐龙背着小书包去幼儿园的”等句子。
2.中班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萌芽。在阅读过程中中班幼儿能够积极思考,讲述故事时除了关注画面主要角色外,开始学会关注角色以外相关的背景画面,在词汇的丰富性和情节的连贯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在阅读活动《小船》中,教师先让幼儿观察小船之间颜色的联系,并根据上一艘小船的颜色推断说出下一艘小船的颜色;然后再引导幼儿充分表达看到许多小船的感觉。师:驶来了这么多小船,瞧瞧它们的色彩,请说说你的感觉。幼1:我感觉小船很美丽,我坐在上面会很舒服的。幼2:我感觉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小船,它们行驶在美丽的海上,好像小鸟在蓝天飞翔。幼3: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船在海上开来开去,好像许多车辆在马路上开来开去……
3.大班幼儿对画面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强,语言的连贯性和丰富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大班幼儿能具体生动地描述画面的细节、画面前后页的关联,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大班幼儿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并创编故事。比如,在阅读活动《鸟窝里的树》中,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大胆创编故事并进行讲述。玲玲小朋友就创编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鸟太太正在鸟窝里孵蛋,突然发现鸟窝里长出一棵小树苗,它大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鸟窝里长出小树苗了。”螳螂和蚱蜢听到后,螳螂说:“我可以用我的大锯子把小树苗锯掉。”蚱蜢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搬家。”鸟太太说什么也不愿意搬家,但它也不愿意伤害小树苗,怎么办呢?最后鸟爸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还是帮小树苗找个新家吧。”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
四、从“图”入手,多元整合。注重“做”的指导
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句名言:“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也就理解了。”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特点。教师不应仅仅关注图画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更应利用图画书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1.表演游戏。让幼儿在半真实的情境中以表演游戏的形式与图画书进行对话,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比如,在幼儿理解了图画书《南瓜小房子》的主要故事情节后,教师组织开展表演游戏“南瓜小房子”,这有助于打开幼儿阅读的思维通道,使幼儿进入图画书的特殊境界。
2.绘画活动。教师可结合幼儿对图画书的阅读,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绘画活动。比如,让幼儿把自己熟悉的图画书故事画出来,再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自己画的故事与图画书中的故事是否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3.自制图画书。它是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图形、符号或简单文字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能力。为此,教师可把图画书的内容划分为“经典故事”“生活故事”“科学故事”“我的故事”等类型,允许幼儿选择不同的角度设计自己想做的图画书,并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阅读。比如,幼儿自制的图画书《我的老师们》的创意就源于图画书《我的家人》,该图画书以照片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老师们辛勤工作的情境,生动地记录了师幼在园学习与生活的快乐瞬间。这样的自制图画书活动不仅体现了图画书的重要价值,而且让幼儿通过自制过程体验到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从而理解了图画书的意义。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家庭康复与机构康复有效结合的...听力语言苗苗班阅读人气:797
- 喝十种茶有效防治高血压辉辉阅读人气:1223
- 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gege阅读人气:1453
- 幼儿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2370
- 组织学习的有效手段:读书会gaof阅读人气:1245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户...雪阅读人气:2503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6
- [教师工作]怎样才能让数学课更有趣?心的呵护阅读人气:2937
- [教师工作]如何有效提升教学组织能力?青屏阅读人气:7454
- [教师工作]有效组织小班幼儿的方法qinqin1989阅读人气: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