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作者:柴林丽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传时间:2010-07-15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近年来,绘本教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风靡于幼儿园。本文以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蒋静开展的绘本教学活动为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提供借鉴。
 
一、绘本故事《幸福的大桌子》
这堂课的活动目标一是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幼儿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二是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应老师紧紧围绕《幸福的大桌子》中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这条情感主线,将绘本讲述与谈话交流叠加进行,整堂课充满了温馨,让孩子们体验着幸福的感觉。
活动以绘本故事的讲述开始,应老师边呈现图片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针对不同的画面,应老师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来帮助孩子们理解画面的细节。如:“图片里都画了什么?”“兔奶奶家的大桌子可以坐几个人?”“都有谁坐在大桌子周围?”这个环节既让孩子们的视觉、听觉都沉浸在这平淡的幸福中。又让孩子们了解了绘本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在讲到兔宝宝们选择的不同职业时,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和向往,应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提问:
1.师:“兔老六成了一名海员。海员是什么?”
生:“开船的”、“舵手”……
师:“你们说得很好。海员就是在海洋轮船上工作的人员。”
2.师:“兔老二成了出色的厨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厨师?”
生:“在饭店”、“我奶奶是我家的厨师”……
3.师:“兔姐姐成了音乐家。你们知道谁是音乐家吗?”
生:“郎朗”、“周杰伦”……
这些提问从故事出发并走出故事,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虽然设计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三个兔宝宝的不同职业,激发幼儿的职业向往。但是提问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在提出海员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后并没有接着问厨师是什么,而是问孩子们在哪里见过厨师?第三个问题又换了一个角度,问孩子们知道哪些音乐家?不同角度的提问,既避免了单调重复,又引导了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应老师的这些提问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易于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回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故事讲到兔爷爷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兔奶奶一人时,应老师设计了一个有关去世的问题。
师:“兔爷爷去世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兔爷爷死了的意思。”
师:“小朋友说得很对,但是,小朋友想想哪一个词比死了听起来更好一些?”
生:“去天堂了。”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安息了、长眠了等词来表达。”
应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不同场合的用词,对于像去逝这样沉痛的事情可以用比较舒缓的词来表达,以减轻亲人内心的伤痛。
最后,兔奶奶生日那天六个儿女齐来祝寿,全家围绕在大桌子旁,又团聚在一起了……兔奶奶无比幸福。此时,应老师抛出了有关幸福的话题。
师:“对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怎么做他们就幸福了?”
生:“我跟妈妈拥抱一下,她就幸福了。”
“我说奶奶做的饭好吃,她就幸福了。”
“我好好学习,妈妈就幸福了。”
显然,这是源自故事,但又远于故事,从故事里走了出来,让孩子们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接着,应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体验一下幸福的感觉。孩子们有的和老师拥抱,有的给老师唱歌,有的说老师辛苦了,现场活动由此达到高潮。应老师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孩子们来说是对绘本故事的综合理解和经验的提升,不仅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的大桌子》中传达出的浓浓亲情,而且还让孩子们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亲情。从而引导孩子们将绘本中传达的道理和情感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二、绘本故事《吃掉黑暗的怪兽》
此绘本教学的活动目标一是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和趣味;二是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不怕黑夜,知道黑夜对人与动物的重要性。
在这个绘本教学中,蒋老师设置了三个环节:
1.通过讨论,引出主题
蒋老师没有直接给孩子呈现绘本,讲述故事,而是从调查入手,问孩子们:“你喜欢白天还是黑夜?”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分成白天组、黑夜组和既喜欢白天又喜欢黑夜组,并引发幼儿相互讨论:
“我喜欢白天,白天可以出去玩,但晚上会做噩梦。”
“我不喜欢黑夜,因为我不喜欢睡觉,而且晚上不能做游戏。”
“我喜欢夜晚,可以看星星,放烟花。”
“我都喜欢,白天可以去幼儿园,晚上可以睡觉。”
“我也都喜欢,白天可以玩,晚上可以看星星。”
由调查得知,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黑夜,因为黑夜比较恐怖,会做噩梦。通过这个小调查,蒋老师唤起了孩子们对黑夜的已有经验,吸引了他们参与活动的注意力。由此,蒋老师引入绘本故事的讲述。
2.故事欣赏。趣味体验
蒋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看绘本,目的是让孩子们先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呈现PPT,一页一页地讲述故事。欣赏完故事前半段,蒋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能找到黑暗?”引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思考和遐想。讨论过后。蒋老师继续跟小朋友欣赏故事后半段,感受故事的神奇和趣味。整个故事欣赏完之后,蒋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理解式的提问:“听完故事,你们有哪些感受?你喜欢故事的哪一段?”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蒋老师翻开绘本,与孩子们交流故事经验。
3.故事延伸,拓展经验
在孩子们理解了绘本故事之后,蒋老师帮助孩子们提升知识经验:“白天黑夜对我们都是必需的,如果没有了黑夜,很多小动物比如猫头鹰就无法生存了。小朋友不要害怕黑暗,要勇敢面对黑暗。”
最后,蒋老师用一个启发式的提问“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害怕黑暗?”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睡觉前想一些快乐的事情就不害怕了。”
“开一盏淡淡的灯。”
“睡觉前想想爸爸妈妈。”
“抱着洋娃娃睡觉就不害怕了。”
蒋老师将绘本阅读与设计不同目的和层次的问题穿插进行,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绘本讲述前,提出问题“你喜欢白天还是黑夜?”唤起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绘本讲述完,提出问题“球球为什么哭了?”“不要黑暗好不好?”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思考绘本。最后,提出鼓励性问题“敢不敢一个人睡觉?”“怎样就不怕黑暗了?”鼓励孩子们要勇敢面对黑暗。蒋老师充分挖掘了绘本的潜在价值,使孩子们不仅读懂了绘本故事,更是理解了绘本所要传达的道理。正像蒋老师所言:“好的绘本要注重对孩子心灵的熏陶,审美的培养。”
【画龙点睛】通过两位老师的现场授课,我们认识到绘本教学必须要关注的三个要素:故事情节、画面和儿童。教师必须事先挖掘绘本故事的内涵,结合故事的发展脉络,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适时引导他们思考。同时,绘本教学,还要关注一个“绘”字,即抓住绘本的视觉元素,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引导儿童仔细观察故事画面。一方面可以帮助儿童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另一方面可以借图片内容进一步烘托故事主题。
编辑:cicy
 
关键词:绘本教学

上一篇:有感于幼儿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下一篇:制作幼儿成长档案的几个问题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