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初期建立常规的尝试

作者:刘家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机关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12-28

 

刚刚入园的托班幼儿面临着适应问题,往往让教师应接不暇。入园初期,有没有必要帮助宝宝建立必要的常规,会不会使原本困难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呢?我们认为,托班初期建立必要的常规不仅不会限制孩子,而且会为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环节,父母介入指导
托班幼儿刚入园,依恋对象还是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人,还没有和教师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而且,不仅幼儿需要入园适应,家长也面临着“适应”问题。结合往年托班幼儿入园的常见问题,我们对家长进行了培训,一方面介绍幼儿的一日生活情况,以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高托班幼儿常规培养的效果。
舒适、宽松、安全的环境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们努力在班级中创设松散、愉悦的生活环境,但是仍发现家长经常会强迫或限制孩子。比如,早晨来园,家长经常会说,“问阿姨好,不问,阿姨该不喜欢你了”,“别动这个,一会儿摔着你”。本来幼儿对陌生人、陌生环境就很胆怯,家长这样一说,让幼儿更加退缩。因此,我们向家长提出了不强迫、不限制、不袒护的要求,即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支持与鼓励,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积极指导。比如,托班幼儿经常会因为喜欢同一玩具而出现争抢,这时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因此,我们指导家长在孩子面前要相互谦让,不袒护自己的孩子,谁先拿到玩具谁先玩,也可以大家一起玩。通过这一家园互动过程,家长了解到既要为孩子创造宽松、愉悦的物质环境,更要为他们建立安全、自信的心理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不仅让幼儿很快熟悉了班级环境,而且使他们在与同伴的短暂的互动中了解了简单的交往规则。
但是,一味地鼓励和支持、不强迫、不限制,并不能帮幼儿建立必要的常规。我们又向家长提出了有示范、有提示、有渗透的要求。
根据托班幼儿喜模仿的特点,我们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先做到。比如,晨间来园,家长和教师先要相互问好,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从而让孩子自然获得这一习惯。又如,在收拾整理环节,幼儿由于记忆时间短,养成持久习惯需要通过反复操作进行强化,因此,很容易忘记刚刚提过的要求。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求家长可以给予提示或即时示范。比如,用完剪刀后,家长可以提示,“宝宝用完剪刀后,要把它放到哪里呢”,“宝宝,我们一起送小剪刀回家吧”。通过有效的示范和提示,幼儿很快掌握了必要的常规。
托班幼儿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中度过,如果想巩固他们的良好习惯,就需要将幼儿园常规培养渗透进家庭。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幼儿提供独立的毛巾、牙刷、水杯等个人用品;在幼儿如厕、进餐等过程中,继续坚持在园的培养要求,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而且巩固了他们在园的良好习惯。
父母的介入指导,有效提高了教育效果,使托班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托班幼儿不仅哭闹减少了,而且对周围环境的探索更加勇敢、大胆了。家长也更了解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从而缓解了焦虑,丰富了教育经验和策略。
培养常规,巧妙利用符号
托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丰富。一开始,我们说:“宝宝们,去玩手头玩具吧。”幼儿们却无动于衷,还是各干各的。后来,我们分析了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换种方法试一试。于是,我们将手头玩具的架子上贴上了小星星,然后提示幼儿去找小星星玩一玩。使用这一方法后,幼儿们很快理解了教师的意图。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仅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意识到自己的指导语言只有具体、形象,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提炼,才能被幼儿接纳并反馈。
由于托班幼儿的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力弱,注意力易分散,空间方位调节能力低,因此排队过程中总是出现拥堵、推挤的现象。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感受,并且控制自己的动作,培养站队有序不拥挤的好习惯,我们在班级门口设置了小车轮的标记。教师只要一提示“小乘客请上车”,幼儿就高高兴兴地站到了车轮上。这样既让幼儿对空间方位有了感知,同时培养了幼儿有序排队的习惯。
托班幼儿虽然年纪小,能力有限,但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因此,我们有意在桌面游戏、进餐等活动前,让幼儿自己搬椅子。开始,幼儿把椅子无序摆放,使得幼儿经常会挤在一起坐。怎样才能指导幼儿有序摆放椅子呢?我们在每张桌子的四个角上贴上了标记,提示幼儿去找桌子上的好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托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良好的常规。
编辑:cicy
 

上一篇:适宜干预,纠正儿童偏食、挑食行为

下一篇:大班幼儿餐后活动管理略谈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